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在三十七摄氏度左右,是由于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使得身体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人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在三十七摄氏度左右,是由于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使得身体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的平行。 体内物质通过新陈代谢分别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人们的活动时所需的  相似文献   

3.
<正>高温、高湿环境对人体的物质能量代谢、体温调节功能以及呼吸循环等系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湿热环境中运动训练时,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受阻,体温极易升高。体温过高会影响运动能力,使人烦躁、疲劳、食欲不振,严重时可发生中暑、热痉挛等热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一、湿热环境下运动训练对身体机能的影响1.水和电解质。在湿热环境下运动训练,机体的水盐代谢加强。汗液为低渗液,固体成分占0.3%~0.8%,主要为钠盐,还  相似文献   

4.
钟丽娟 《健身科学》2014,(12):45-45
老年人是易“电”人群 静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皮肤与衣服之间、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尤其是化纤的衣服。再加上居室内墙壁和地板多属绝缘体,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因此更容易遭受静电的侵袭。  相似文献   

5.
<正> 中暑俗称“发痧”,是因较长时间接受日射和高温而引起的一种机体体温调节机能紊乱的急性病症。它是夏天运动中常见的疾病。 在炎热的夏天,在高温、高湿、风速小的环境中进行较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时,由于体内产热急剧增加,散热困难,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引起体温大大增加,这时便可能发生中暑。特别是在天气闷热,大量分泌汗液,体内水盐代谢失调,缺乏水分补充和头部直接受到强烈阳光照射等情况下,中暑就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一、高温高湿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在一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会通过中枢调控增加皮肤血流量、增加出汗率等方式进行体温调节,可以将人体体温维持在恒定的37℃左右。但如果环境温度超过人体体温调节的极限时,人体正常的热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发生呼吸加快、心率加快、氧化代谢产物增加、电解质紊乱等生理反应,被称为热应激。在热应激状态下,人体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抑制,神经内分泌和心血管系统压力  相似文献   

7.
运动与热     
普通健康人从事重体力劳动,由代谢产生 的热且增加10倍,而优秀运动员从事运动时产热将增加20倍,大约80%的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仅有少部分转化为肌肉做功。外界温度的升高以及机体内热的积累,加速热量的排出,并且伴随体内大量水分的散失,导致运动员水平衡失调或脱水现象(尤其在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训练或比赛期间),必然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在安静状态下,体温调节主要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另外,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汗液蒸发成为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在热环境运动时,心血管系统产生适应性变化,即皮肤血流量增…  相似文献   

8.
运动与体温     
人是恒温动物,不管是盛夏还是严冬,人们的体温总是保持在37℃左右,体温的恒定在于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代谢过程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正常体温24小时内,变动范围不超过1℃,清晨2—6点睡眠时最低,下午2—8点时最高.影响体温的因素很多,如:年令、性别、进食、天气状况和体育锻炼等。在体育活动的影响下,由于肌肉的收缩,使产热过程加强,超过了散热过程,体温可暂时上升1—2℃。体温的上升,不仅可以避免肌肉的损伤,而且利于肌肉做强丽有力的快速收缩运动。人体内产生的热量一般情况通过四条途径向外  相似文献   

9.
天气渐暖,又进入了游泳盛行的季节,许多学校都在利用上体育课或者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开展游泳活动,最近我们收到读者来信,就组织学生参加游泳提出了以下几个卫生常识问题。现仅据我们所知,简覆如下: 一、游泳时为什么多尿,能不能就地在水里解小便? 人在正常生活中,排泄废物主要通过排尿和排汗。游泳时,因为基本上不出汗,而机体又处于剧烈运动之中,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产热和散热明显增加,产生的废物自然也就相应增多了,大部分废物既然不能经出汗排出体外,那就只能通过肾脏由小便排泄。其  相似文献   

10.
在炎热的气候中,人从环境获得热量,要维持体温,就应该散热。体育锻炼可增加产热,并且要求有散热的渠道来维持恒定的体温。水份从呼吸道和皮肤蒸发提供了这个渠道,使热可以散发到比身体热的空气中去。蒸发一克水要吸收0.58大卡的热量。因此,水代谢在体温的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炎热的气候中的水平衡可能受到  相似文献   

11.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运动训练则是决定复杂系统运动能力的关键环节:训练→疲劳→恢复→训练→再疲劳→再恢复,最后使机体实现超代偿的过程。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训练、疲劳和恢复三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意义的训练,同样没有恢复的训练也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训练。1运动性疲劳产生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有:运动产生的能量消耗。剧烈运动后,机体内糖元、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能源物质大量消耗,如果不能及时补偿就会导致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运动时,会受到阳光的照射,大部分表皮都会暴露在阳光之下。特别是进行游泳运动、长跑运动。及各项球类运动。人们不但受到阳光的照射,还会受到空气和水的刺激。参加这些运动以后,既增强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又提高了人体的内脏功能。同时由于人的表面皮肤受到阳光的照射,肤色加深了,色素增加了,皮质的表层也增厚了、皮肤的弹性和收缩能力也增强了。例如,人们在运动时,由于身体发热,产生大量汗水,可通过毛孔向外排汗散热,以达到体内外温度的平衡。如果遇到冷的刺激,人体的表层皮肤将会快速收缩,以保持体内的温度、热量不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高温环境(31.5℃,55%相对湿度)γ-氨基丁酸(GABA)对人体运动中体温调节的影响.方法:2种条件,18名男性耐力性运动员以60%最大负荷进行40min功率自行车运动,60转/min.GABA运动实验(trial-G)口服运动饮料(3 ml/kg)含GABA 1000mg,对照运动实验(trial-C)口服等量运动饮料.连续测定核心体温(直肠温)、皮肤温.结果:trial-G中,核心体温在运动后12 min至运动结束低于trial-C,在运动后高于trial-C(均P<0.01).trial-G中,平均皮肤温度在口服GABA 5 min后的安静期、运动中及恢复期均高于trial-C(均P<0.01).trial-G与trial-C运动结束时,核心体温为(38.45±0.25)℃与(36.58±0.42)℃(P<0.01),平均皮肤温度为(38.59±0.24)℃与(36.39±0.55)℃(P<0.01).结论:高温环境口服GABA抑制人体运动中核心体温升高,促进皮肤散热,但运动后有严重高核心体温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人体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后,特别是在较高气温下,经过一定时间、一定强度的运动训练后,为了加快机体的恢复过程,使机体内部的水盐代谢和体温调节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必须及时而适量地补充水分(或略带盐分的水)的观点,已是毋庸置疑的了。但是,在训练持续进行的过程中,以及在训练之前,是否应该补充水分?补充水分的利弊如何?如何补充为妥?  相似文献   

15.
李蕊 《武当》2006,(10):48-48
对人体而言,运动是有极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反而有害。不科学的剧烈运动对人们的身体以及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式比赛或训练后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称为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训练课不可缺少的身体练习部分。在剧烈运动训练过程中,全身血液发生明显的重新分配,安静状态主要供应内脏的血液量在运动中转移到骨骼肌,而骨骼肌的舒缩活动产生所谓肌肉泵作用,促进骨骼肌中的血液及时回流到心脏,以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如果在剧烈运动后立即停止运动,下肢肌肉中的血液失去肌肉泵的作用而发生回流障碍,回心血  相似文献   

17.
《健身科学》2007,(12):39
冬季气温低,身体散热快,相对产热少,寒冬胃肠功能不济,单纯依赖正餐获取的营养往往有失完整,适当补充些零食会有益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温环境(32℃,55%相对湿度)长时间运动中,口服γ-氨基丁酸(GABA)对人体皮肤散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设计的方法,对18名男性耐力性项目大学生运动员进行两次实验,以60%最大负荷进行40min功率自行车运动,维持转速60转/min;GABA实验,口服运动饮料(3ml/kg体重)含有GABA 1000mg;对照实验,口服等量的运动饮料;连续测定皮肤温度(上臂、胸部、大腿及小腿)。结果:GABA实验与对照实验比较,运动中最高平均皮肤温度(36.61±0.31℃vs36.41±0.45℃)、最高平均皮肤温度升高值(1.51±0.45℃vs 1.34±0.56℃)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GABA实验中平均皮肤温度差值在运动后的20~40min高于对照实验(P0.01)。结论:高温环境口服GABA使人体运动中的皮肤温度升高,促进皮肤散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口服肌酸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酸(Creatine),即甲基胍基甘氨酸,是自然存在于人和高级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氨基酸衍生物。正常人体内肌酸含量约1.7‰,其中95%分布于肌肉,少量存在于大脑、肝、肾和睾丸中。人体骨骼肌中肌酸的平均浓度足125mmol/kg干肌重量,正常情况下约60%的肌酸与高能磷酸键结合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贮存自由能。当肌肉剧烈运动时,磷酸肌酸与ADP反应,转移高能磷酸键再合成ATP供能。肌酸和磷酸肌酸是肌肉无氧代谢中的重要平衡体系之一,人体肌酸水平的高低对人体无氧运动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不管是冬夏和秋春,正常人的体温总是要维持在摄氏37度左右。这是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激素调节,靠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来保持。然而,水在其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一)水——人体的生命素构成人体的重要成份是水。“男性成人身体一般重量的55%由水组成,女性身体水占45%。如果去掉体脂,男女体重的72%都由水组成。”①不仅血浆唾液包含水,组织细胞包含水,各种酶和激素的活动也离不开水。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与体内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