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大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与人同在的,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和教育手段,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育中加强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文精神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体育教育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在确定人文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并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知识和认知有机结合,二是知识和行为有机结合,三是做人与培养人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普遍正义,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因此,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重建大学教育的人文精神应采取以下策略,即确定“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和造就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为首要目标;提供大学人文精神形成的必备条件;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大学广泛开设的人文课程,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不但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输,还要兼顾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从人文精神内涵出发,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英语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但是在理工科院校,英语教学还是沿用固有的教与学的模式,并没有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本文在问卷调查、随堂听课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文精神重构背景下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旨在通过人文教育在理工科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其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人文教育对于提高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一些理工科大学的科学教育不尽如人意,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容乐观,人文教育相对薄弱,要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应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教育:即在科普中整合人文精神,在专业中挖掘人文精神,在文化中凝练人文精神,在创新中升华人文精神。在实践中体悟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数学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大学数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联系,大学数学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影响,以及大学数学教育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缺失是当代大学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除了工具理性的强化以及消费意识的风行使得个人的感性空间和信仰区域呈现为一种真空状态之外,大学教育方式、社会环境也是导致人文精神缺失的重要原因。文章从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涵、缺失表现以及缺失原因着手探讨,对高校学生如何加强人文精神教育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旨在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大学办学质量,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颜真卿一生在书法、做人方面留下的丰厚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他的《祭侄文稿》是千年书家临书做人学习的典范。《祭侄文稿》所展示的线条美学、所彰显的儒学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华传统主流文化的今天显得尤其珍贵。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恰当运用《祭侄文稿》,充分发挥其珍贵的史料价值、美学滋养功能以及人文精神熏陶功能,能对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正在形成中的中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人做人,教师教育同样如此.教师教育所培养的是未来的教师,这一特殊性更要求教师教育以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在20世纪民族复兴、富固强民的背景下,教育工具理性的不断膨胀导致了人文精神的日益边缘化以致缺失.人文精神的缺失给人类自身带来了严重的病痛,给社会全面发展造成了极大障碍.迈入新世纪之际,党和政府明智地作出了以科学发展现统领全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大战略决策.面对这一发展志势,教师教育必须大力复兴人文精神,推动教育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最大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场域。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顺应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符合持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诉求。奥林匹克教育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助推器,有助于强化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责任意识,发挥全面育人价值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现实困境体现在:容易受到后奥运时代低谷效应影响、对于奥林匹克教育意义的认知不全、奥林匹克教育缺乏身体力行的实践、欠缺对奥林匹克教育的质量评估等。基于此,提出后奥运时代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工作的优化路径,包括:深化后奥运时代战略协同关系;提升对奥林匹克教育的认知度;强化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典范;加强奥林匹克教育监督与评估。  相似文献   

12.
和谐教育是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展开的,体育院校的和谐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大学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在体育院校有效地开展大学语文教育能更好地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更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整个教育体系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教育持续有效的发展,初等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过分注重"教书"而忽视了对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引起社会对初等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吁。通过对引领时代的民主教育思想的剖析,探究初等教育民主化发展的四个"双教育",可从本质上挖掘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潜能,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与美育,在培养人的个性方面是一致的;同时美育的实践原则又与高职对学生掌握技能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在高职通识教育中贯彻美育,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施。首先,把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其次,让每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最后,为学生提供创造、展示艺术才能的天地。  相似文献   

15.
邓颖超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儿童教育体系,即儿童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主张开设儿童教育机构,注重盲童教育,又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密切结合,为我国近现代儿童教育工作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拥有实施劳动教育的天然条件和功能优势,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对劳动教育认识的偏差,劳动教育存在地位边缘化倾向、学生劳动价值观念不强、劳动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育人导向,遵循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与德育工作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协同教育机制、完善多层级考核评价机制、重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劳动育人实践项目、深化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劳动锻炼、优化学校劳动教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须适应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科学研究和学科专业发展的态势,以及人类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公共课课程体系的由专业教育向和谐教育的转型、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必修课课程体系的由知识教育向思维方法教育的转型,以及专业选修课课程体系的由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型,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改革。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德育教育的积极提倡者和实践者,其德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批判地继承了中国民族道德教育的优秀思想,而且还吸收整合了西方现代德育的诸多有益思想,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创立了富有中国特色且符合社会实际发展的德育思想理论.陶行知的德育理论虽然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大学生德育工作应坚持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教育原则,重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大学生德育渗透到整个校园生活,与此同时,应坚持不懈地实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陶行知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国60多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始终在探索中前行,体育教学改革成为了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过程中,我国高校体育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思想与内容体系。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的确立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指明了方向,不断创新与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进一步完善了体育教学思想,成为了现代体育教学的中心内容,是我国现代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实现培养具备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梳理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指出该领域存在的理论化、教条化、零散化和形式化等问题;在分析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的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以学校体育为平台,促进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的融合,实现生命安全教育及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