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 ,没有问题意识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主动性和深刻性 ,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 ,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 ,问题意识对于发展儿童的心智 ,保护和张扬儿童的好奇天性 ,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儿童心灵之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的愿望”。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 ,由于受不正确教育的影响 ,就会从心理上压制了幼儿的好奇心 ,使好奇心稍纵即逝 ,而且好奇带出的一个个…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主动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这种愿望虽然很强烈,但很难表达出来。教师要帮助幼儿把这种愿望表达出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心灵之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由于幼儿年龄小,知识贫乏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虽然这种愿望很强烈,但很难表达出来。教师要帮助幼儿把这种愿望表达出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培养幼儿的  相似文献   

4.
赖娇香 《时代教育》2010,(6):248-248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提出和不断实践,幼儿问题意识培养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笔者从事幼儿教育十几年,认为问题意识对于发展儿童的心智,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问题意识就是保护和张扬儿童的好奇天性.培养幼儿问题意识,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鼓励幼儿学会提问;再次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幼儿善于提问.  相似文献   

5.
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头脑中写满了问号,"好问"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在当今注重创新的时代,问题意识对于发展儿童的心智,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程建 《教师》2013,(36):104-104
问题是思维的内在动力,幼儿天性好奇、好问,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园尝试在主题教育统领下的区域活动中,创设能够激起幼儿认知冲突、诱发问题意识的探究式科学问题情境,让幼儿养成幼儿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求新求异、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提高教师问题敏感性和问题回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曹媛 《学子》2013,(2):34-35
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创新的意识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往往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好奇探究心理,才会有创新的意愿。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天性好奇的孩子像是个问题宝宝,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往往就从问题开始。幼儿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存在都理所应当,对周遭事物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态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心时常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而对于世界的好奇,不断向世界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而不是习惯事物理所应当的存在,这正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应保证孩童提出问题的权力,即使他们的问题天马行空,也是发展和培养他们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探索了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鼓励幼儿勇敢表达出对世界的困惑并尝试去探索自己的问题,将培养幼儿问题意识作为其创新意识培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不仅是幼儿智力发展的敏感期,也是幼儿个性品德孕育的萌芽期,更是影响和塑造一个人性格的重要时期。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实际,就幼儿阶段道德意识培养谈点看法。幼儿期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模仿的天性,他们的思维方式体现着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的特点,而社会规范的要求又往往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出现。如何将这种抽象的要求转化为幼儿具体的道德意识呢?我认为,启迪幼儿的自觉能动意识是关键。过去在幼儿道德意识的培养中,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失误,那就是没有意识到社会规范这种过于理性的要求是不适合幼儿的,简单的说教并不能使之真正成…  相似文献   

11.
具有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主动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对于发展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苏慧丽,于伟在《教育学报》2019年第4期中撰文指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儿童探索、理解、改造世界。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究的精神、不断挑战的欲望、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的天性,这些天性都源于"否"或"非"的基础意识,促使儿童以否定性为动力不断地探索外部的世界,并通过自身的力量加以改造。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就是在尊重儿童否定性天性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实现从单纯否定  相似文献   

13.
《华章》2008,(1)
幼儿时期的孩子好奇、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而幼儿园的美术活动这种教学形式的特点,可以满足幼儿进行想象与探索的愿望。他们可以对宇宙、月球、海底世界,展开无穷尽的自由而奇妙的想象。因此,利用美术活动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地培养是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事实告诉我们: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往往是从好奇心开始的,强烈的好奇心可以激发人们去探索、寻找问  相似文献   

15.
好奇是创新与探索最大的动力。创新的思维和积极探索的能力对于儿童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时期的儿童对一切事物都具有新鲜感,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促使着孩子们去探究,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幼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回应,答疑解惑,进一步引导幼儿养成创新探索的思维习惯。主要对关于学前教育中幼儿提问的回应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保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如小鸟会哭吗 ?小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总是红红的 ?有的孩子还常把家里的钟表、玩具拆开,看看里面的究竟。这些好奇心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产生好奇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洗澡时因身体感受到了水的浮力而发明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鲁班因带刺的草叶划破了手指而好奇,最终发明了锯子,等等。这些例子说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无不与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关。因此,教师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7.
开展早期的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对于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发现他们的科学潜能,以及对于他们将来学习科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发展好奇心,激发科学兴趣幼儿学科学的内部动力是好奇心和兴趣。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激起幼儿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强烈愿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这对幼儿形成科学的热情是极为重要的。幼儿天生就是喜欢大自然的。他们喜欢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喜欢  相似文献   

18.
<正>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游戏的实质是愿望的满足,这种愿望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概括化的情感倾向。研究儿童的游戏首先应当从考察儿童游戏的诱因与动机开始。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天然的生活方式,想想我们的童年就是在各种各样的自主游戏中玩耍、快乐、满足和发展的。因此,游戏应该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是他们天性的表露,我们应该把这种游戏构成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引入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但是事实上,很多幼儿园忽略了幼儿游戏的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数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各种的机会,让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更好培养.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1.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青少年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学生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让每一个学生都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关于幼儿科学探究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玉芝 《贵州教育》2009,(14):21-21,27
探究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天性,是一种令他们感到兴奋的学习和活动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对于幼儿来说,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就是教师为幼儿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经验,体验活动乐趣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