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万懋涵,是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知道,万懋涵身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爸爸妈妈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十三四岁的年龄,她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呢?坦率地说,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并不知情,但有兴趣了解,也许是职业使然。《美丽的绽放》给了我一个窗口,让我有机会去窥探他们这一代人的内心,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爱所想。  相似文献   

2.
<正>灵魂的呼唤,宇宙的指引,人们所找寻的阿特曼究竟在何处?婆罗门悉达多、沙门悉达多以及商人悉达多,他们孜孜不倦地寻找着自己内心的阿特曼,寻找着“我”。“我”究竟在何处?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能够回答,包括我们自己。我们剖开自己覆盖着细小血管的心脏,捧着它,凑近到要碰到鼻尖的距离,目不转睛地观察它。  相似文献   

3.
近日,笔者拜读了张业厚老师的《狗尾还是貂尾》(《教育文汇》)2011年第5期,以下简称《尾》文)一文,受益匪浅。文章字里行间体现了张老师及其同事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精准解读和创造性的实践,尤其是张老师感情真挚、文采飞扬的下水  相似文献   

4.
陈一家 《下一代》2014,(2):18-18
正今天,我学了《我的"长生果"》这篇文章,它讲述了作者爱看书的故事:读起书来常常废寝忘食,书已经成了他的一部分。我被作者勤奋好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也觉得多阅读可以使我的作文进步。我原来并不喜爱看书,文章理所当然写不好,还经常跑题。一次语文考试,作文题是《我的好朋友》。本来做前面的大部分都还一帆风顺,但到最后的作文题时,仿佛遇到了巨大的台风,到不了对岸,船沉大海。我绞尽三斤脑汁,怎么也想不出来,写不出来。考试为什么要写作文呢?这完全是为难人嘛!心情也像是从悬崖上直线下滑,糟透了。幸好急中生  相似文献   

5.
寒假过完刚刚开学,仿佛一切又回到了紧张有序的状态中。有一天.我写完作业后拿起崭新的语文教科书随意翻看,伴随着一丝丝清新油墨的书香,无意中阅读了叶文玲作家写的《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读完之后思绪飞扬,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把  相似文献   

6.
教育论文很多,但大多冷冰冰的,教条式的,能够叫人感动的不多,耐人回味的更少。读了《山东教育》2002年第26期(9月中旬)“教师文苑”栏目刊登的杨洪芳、杨俊平老师的《母亲的谎言》一文,很受启发,很有感触。我几乎是含着泪读完该文的。我为文中的欢子早年失去父亲的不幸感到痛心,又为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而感到欣慰和庆幸。我为欢子的愚顽不化而着急,也为他的不断进步而高兴。欢子是听着他的母亲的“谎言”长大的。就是那劝人向善的童话般的“谎言”,那劝人向上“曲解”老师原意的“谎话”,那用无私的爱编织的一个个生活的谎话,使一个被认为几…  相似文献   

7.
[案例]教学“求平均数”时出现了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上午3小时行270千米,下午5小时行300千米,这辆汽车这天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引自《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11上《美丽的错误》一文)我们先看原文描述的课堂片段:生1:(270 300)÷(3 5)=71.25(千米)。生2:先用270÷3=9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读了《美丽中国》这本书。这本书共分为“生命之间”、“美丽的家园”、“哭泣的地球”和“守望明天,呼唤绿色文明”四个部分。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生物与人类的故事,告诉我们美丽的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有举世瞩目的万亩石榴园,有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有震  相似文献   

9.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光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离别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读这首《美丽的乡愁》时,曾经被它的清丽、惆怅和有些忧郁、怀恋的情结所缠绕,但却不知作者的丝丝乡愁从何而来。直到今天,翻阅了台湾著名女作家席慕蓉另一部著作《我的家在高原上》,才深深体会了席慕蓉这一美丽的乡愁源自于水草丰美的蒙古高原。这本书描绘了作者心中梦土的美丽与丰饶。翻开书的一瞬间,那炽烈的国家之情,那无语怅望的乡愁,那“流浪人的一颗憔悴的心”,明明白白地呈现在我面前,浓浓地渗满了…  相似文献   

10.
11.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到了微笑很美妙,泪水中的微笑也应是美丽的,美丽很动人,遗憾中的美丽会更动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苦短,风云难测。其中讲了一个女孩海伦·凯勒的故事,她的世界是怎样的黑暗、可怕。讲了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利时最初的心境。讲了1200年前的  相似文献   

12.
读《清醒纪》的三重境界,对原著的理解,先是觉得有些凌乱,却又是淡淡的心情日记;接着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孤独、无助;最后明白了“清醒”的含义——宁静、自由,独享文字的美丽。茶味的比喻贴切,增加了文采。  相似文献   

13.
当草原上的食物被旅鼠们吃得所剩无几时,旅鼠妈妈毅然走向漫长而神秘的旅途。小旅鼠球球问妈妈,要去哪里?妈妈说,要去一个叫"天堂"的地方,那里有一片蓝色的乐土,有吃不完的食物,妈妈和妈妈的妈妈也会在那里团聚。童话《"天堂"之旅》正是通过旅鼠妈妈这句悬念十足、意味深长的话,把故事一步步地引向深入,并一直吊动着读者的"胃口"——一个余晖灿烂的黄昏(这"黄昏"既是一种得体的衬托,又是一种巧妙的寓意)。一次声势浩大的壮行悄  相似文献   

14.
翻开《辽宁教育》2002年第3期首页,一行醒目的大字"向儿童学习"映入我的眼帘(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生鈜老师所作),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振,我一口气拜读了全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5.
<正>作者:龙应台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2009年10月1日定价:39.00元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一旁,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作为母亲,妈妈想必也感同身受,还在长大了,越走越远,留下的只是一个背影。作为儿子,我也给母亲留下一个背影,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6.
翻开《辽宁教育》2002年第3期首页,一行醒目的大字“向儿童学习“映入我的眼帘(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生鈜老师所作),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振,我一口气拜读了全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7.
翻开《辽宁教育》2002年第3期首页,一行醒目的大字”向儿童学习”映入我的眼帘(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生鈜老师所作),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振,我一口气拜读了全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最强音,这是一种心灵的呼唤,这是教师灵魂深处的重大革命,这是构建良好师德风范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许愿草》。这是一个很感人的童话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小梅的小女孩。她把自己的面包送给了一个乞丐,却无意中得到了一位老婆婆送的许愿草。许愿草可以满足小女孩的六个愿望。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的祖国》不知读了多少遍,总是读不厌。并且每读一遍都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益,增强了我学习的信心。 《我的祖国》中写下了我国壮丽河山、伟大的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文明,特别是写新中国成立以来辉煌的业绩和近代现代中国英雄们斗争感人的故事。每一个具有热爱祖国之心的中国人读后,都会有深刻印象和巨大的精神鼓舞。  相似文献   

20.
今年,南京市在“市青优”的评选活动中,对每位侯选人进行了书面考核。100分的语文学科考核题中,写作占了一半,题目是:“请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一堂课的教学,或一篇文章的教学,或一次语文活动的组织),写一篇文章,阐述对某个教育学原理或心理学原理的认识。”旨在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刊选登该市教研室推荐的几篇佳作,供大家赏读、参考。这几篇文章,从内容看,有谈阅读教学的,有谈作文教学的;从写法看,有纪实性的,有散文式的;从语言看,有优美的,有平实的。其共同点是:都密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或直接或间接地阐述了自己对语文学科特点及其相关理论的认识。实践出真知,理论来源于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纯理论的探索始终需要,但我们更需要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总结。细加推敲,这几篇文章都有不足之处,但均为规定时间内当场写成,很是难能可贵。现摘录几篇,以飨读者。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跟学生一样能当场作文,也该属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