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活动就是教师依据幼儿的发展以及兴趣的需求,为幼儿在幼儿园中开辟一定的活动区域,使幼儿在自主的活动中去学习,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以幼儿发展为方针,尊重幼儿的自主行为,注重环境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加强在活动中幼儿和教师的互动,促使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该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教师应该尽量创设幼儿可以参与的科学活动,并在活动中注意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托班幼儿正处于交往的习得期,培养其交往兴趣对于促进幼儿终身发展具有奠基意义。因此教师要以激活幼儿的兴趣为支点,以活动为载体,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点燃幼儿的交往之火,将交往内化为幼儿成长的自我需求,快乐交往,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陈琴 《学前教育》2008,(10):32-33
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活动中,教师充分关注、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生成教育教学主题,确立教育教学目标,从而将幼儿的兴趣需求与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通过具体案例,阐述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策略,即教师要善于创设真实情景、生成热点内容、开展多元活动和倡导自我反思等策略,以达到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尊重幼儿主动学习的需求、丰富幼儿主动学习的方式和提升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回应策略     
1.追随幼儿兴趣,灵活应对当幼儿的兴趣与教师的预设发生矛盾时,教师应该"等待",观察幼儿的探索行为,寻找教育契机,及时调整活动进程,以顺应幼儿的探索需求,推动探索活动深入  相似文献   

7.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的深入影响了教师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瑞吉欧方案教学的特点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体,活动的生长点与兴趣紧密相连,活动的开展以幼儿内在需求作为动力,关注幼儿发展需要,课程常常表现为"计划不及变化快".为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解决好教师预设活动与幼儿生成活动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我们幼教工作者的研究焦点.  相似文献   

8.
栾伟波  张燕 《幼儿教育》2001,(12):22-23
活动区的创设与教师的课程思想密切相关。在不同的课程模式中,活动区的内容、性质和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尝试瑞吉欧方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活动区创设新思路。一、针对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师幼共同构建活动区1.了解幼儿的兴趣,构建活动区活动主题网络。为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我们和孩子一起制作了“小问号信箱”,通过它来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关注点,并由  相似文献   

9.
自主性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是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从中切实体会到要进一步关注幼儿的需求,也学会了依据幼儿活动水平的高低来判断幼儿在课程中获得支持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创设教育情境或环境,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主选择活动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在自由的探索和学习中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10.
在中班“有趣的蜗牛”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想法需求,列出问题清单引导儿童观察记录;欣赏儿童,分享幼儿的智慧创造。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在幼儿活动区域内投放有效的活动材料,是学校和教师充分激发幼儿天性,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实现学习,在游戏中得以成长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我们提出了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的策略:一是创设"互动性环境"以提高幼儿活动积极性;二是创设"标识性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三是从不同阶段的幼儿的不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投放材料,以期满足幼儿能力发展的需求和自主探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中,幼儿教育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幼儿教育者必须致力于幼儿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满足幼儿的个人成长需求。幼儿普遍对游戏充满兴趣,类型丰富的游戏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与技能,同时促进其认知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度较低,无法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推动活动的实施。教师应该意识到自身的游戏者身份,并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本文将通过分析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游戏者身份缺失的原因,探索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游戏者身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成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活动的生长点与幼儿的兴趣紧密相连,活动的展开以幼儿内在的需求为动力,课程常常表现为“计划不及变化快”,这与教师中心课程是有根本差别的.在生成课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的支持、帮助、引导,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张淑贤 《福建教育》2022,(16):40-41
<正>在家乡陶瓷文化的熏陶下,幼儿对陶艺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园教师也顺应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开展了相关活动。随着幼儿园陶艺活动的深入推进,我们不断地反思:什么样的陶艺活动适合幼儿?怎样才能真正让幼儿在陶艺活动中获得学习与发展?基于幼儿陶艺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我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体验、设计、创作等方式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开展陶艺学习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活动中,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呢?再现生活场景,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在开展音乐活动前,教师要将幼儿生活的真实场景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用再现生活场景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如音乐活动"走路"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回家观察歌词中描述的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走路的样子,上课之前让幼儿模仿,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在"小篱笆"中,课前教师可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天,寻找春天,让幼儿认识篱笆,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再学唱歌曲,通过领唱、伴唱、分组唱等多种形式增添孩子的活动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便学会了歌曲。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不了解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开展的美术活动常常大大超越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在活动中更多地是枯燥地学习美术技能,导致很多幼儿对美术活动不感兴趣,甚至厌烦。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做的就是把握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让幼儿爱上美术创作,享受自由表达的乐趣。基于以上思考,本人认为,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应当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  相似文献   

17.
中秋节,历来被教师视为幼儿了解民族文化、习俗的重要节日。前面介绍的两则中秋活动,既尊重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求,又结合教育目标给予适时有效的引导,较好地将幼儿的兴趣需求与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整合为一体,促进了幼儿多种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活动在教育目标、内容以及方法与途径上都有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薛婷婷 《动漫界》2022,(12):17-18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应坚守儿童立场,把幼儿的兴趣、需求和现状放在首位,多研究幼儿,并思考如何基于"幼儿"去研究其他,通过教研为教师正确认识和进一步支持幼儿提供具体可行的路径,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许馨忆 《成才之路》2014,(36):64-64
美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作为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如故事活动、歌唱活动等形式都可以作为美术活动中的导入活动。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应该注意在美术教育方法中融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幼儿们的绘画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行,从而使他们的绘画活动更加有趣、生动,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20.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常常以自己的主观判断或经验来设置区角。致使有些区角并不能适宜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往往无法自然地融入到区角活动之中。为此,我们尝试从幼儿已有知识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来设置并参与到区角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