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县有线网络现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有线网络从原来的有线数据广播、有线视频点播到交互电视、网络电视等业务的产生,对用户的收视习惯从看电视走向用电视、网络的传输模式从模拟到数字,网络的功能从单一走向数字化、多功能、多业务融合。新技术最主要是光技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整个有线电视的业务、运营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由此对网络的传输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有线网络双向建设与改造,推动有线网络向双向、交互、多功能方向发展,是有线网络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对全球广播行业而言,眼下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历经数十年发展,大众传媒在21世纪进入了新技术的井喷阶段,数字化与集成化、网络化与移动化、交互性与兼容性。在此背景下,广播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跨领域覆盖的绝佳机遇——互联网络、智能手机、微型多媒体终端、光纤高速率传输……每项新媒体技术背后都蕴藏着无限可能。但是挑战也显而易见,电视依靠数字高清、网络交互等技术依旧牢牢占据大众传媒头把交椅;许多平面媒体也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提出数字电视一体机双向业务方案,主要研究国内外机卡分离先进技术,综合考虑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方向,研究机卡分离电视和视密卡,增加支持运营商视频点播、广告以及数据广播等增值业务应用所需资源,提出实现思路,设计系统架构。本文中提供的系统包括:前端服务器、数字一体机的主机和视密卡组成,视密卡与主机进行通信交互,并通过主机的IP模块与VOD服务器进行交互,能够通过视密卡实现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荔 《新闻世界》2013,(3):24-25
近年来广播创新一直与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2011年新浪微博推出全新应用,网友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不用传统收音机在网络上就可以收听自己喜欢的电台,它是传统的广播和新媒体的深度结合,它打破了传统广播媒体地域和终端限制,实现边听边聊的交互传播。微博这种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推崇,用户数爆发式增长,同时为广播与新媒体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新的载体,“微电台”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歌华飞视创新模式简介 歌华飞视业务是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与国外有线电视运营商同步推出的Wi-Fi无线视频服务模式,依托有线电视网络+Wi—Fi无线覆盖技术,实现了有线电视网络向无线网络的延伸,视频服务由面向电视机单一终端到面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终端的扩展,服务场景由家庭到公共场所热点区域的全面覆盖。  相似文献   

6.
牛存有 《声屏世界》2017,(10):13-15
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带动媒体广告结构的转型升级;网络媒体的深度垂直化,带动广播媒体传输终端的升级;广播听众(用户)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带动广播用户聚拢终端的变化.车载和智能网络收听终端将是广播市场整体转型升级的最大入口.  相似文献   

7.
顾名思义,图文广播是指在现有广播音频信号的基础上融合了图像、文字等信号为一体的信息传播技术。由于借助了电视的接入终端,图文广播又被习惯地称为电视文字广播和电视广播。从技术的角度看,图文广播的应用,反映了大众传播时代不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一种技术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林清波 《新闻实践》2010,(10):71-72
今年以来,我国广电系统议论最多的是三网融合,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五大融合,即:技术融合、网络融合、内容融合、终端融合、产业融合。三网融合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在同一网络上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这给广电媒体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与考验。  相似文献   

9.
歌华飞视创新模式简介歌华飞视业务是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与国外有线电视运营商同步推出的Wi-Fi无线视频服务模式,依托有线电视网络+Wi-Fi无线覆盖技术,实现了有线电视网络向无线网络的延伸,视频服务由面向电视机单一终端到面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终端的扩展,服务场景由家庭到公共场所热点区域的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山丹 《编辑之友》2010,(2):34-35,41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提出的,是指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二者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由此带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09,(8):24-25
在8月23日召开的“下一代网络融合与发展中国峰会(CNCS)”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阐述了他对三网融合的认识和期盼。蒋总工认为,国家之所以很重视三网融合的原因是来自三个方面:服务要求趋同、业务要求趋同;技术趋同(数字化、分组化、交互化);接入网网络能力趋同(单向广播+双向交互),核心网网络能力互补。这三个方面也可被看做三网融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刚 《记者摇篮》2012,(12):61-62
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视媒体与各种新媒体相互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剧,媒介融合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通过数字技术,报纸和杂志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展现出来;电视视频和广播音频通过网络传输,在互联网上也可以点击观看、收听。通过"机顶盒",电视和互联网也实现了融合,利用电视也可以上网。而音频、视频、文本等都可以通过手  相似文献   

13.
歌华飞视创新模式简介 歌华飞视业务是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与国外有线电视运营商同步推出的Wi-Fi无线视频服务模式,依托有线电视网络+Wi-Fi无线覆盖技术,实现了有线电视网络向无线网络的延伸,视频服务由面向电视机单一终端到面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终端的扩展,服务场景由家庭到公共场所热点区域的全面覆盖.  相似文献   

14.
<正>在8月23日召开的"下一代网络融合与发展中国峰会(CNCS)"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阐述了他对三网融合的认识和期盼。蒋总工认为,国家之所以很重视三网融合的原因是来自三个方面:服务要求趋同、业务要求趋同;技术趋同(数字化、分组化、交互化);接入网网络能力趋同(单向广播+双向交互),核心网网络能力互补。这三个方面也可被看做三网融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介快速崛起,当今社会已进入了媒介融合新时代。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实现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终端等不同层面的融合,实现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等多种媒介融合的传播形态。媒介融合是一种新的现象,更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当前,新媒体发展进一步呈现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和互动化功能加速的态  相似文献   

16.
童云 《中国广播》2023,(4):56-58
<正>数智时代,广播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新兴技术驱动广播突破声音局限融合转型,重塑全媒体传播新生态。新型广播的底层逻辑是技术系统融合创新,建立云、网、端新型技术架构,包括以大规模、分布式云计算为主的智慧广播云,以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为主的新型广播网,以及为用户提供界面、内容、应用等媒体服务的智慧广播端。技术主导转型是广播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广播技术主导转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新技术促进不同领域加速融合,广播的跨界创新往往是在行业交叉领域中寻求突破;第二,数字连接促进了听众、用户之间的信息流通和数字交往;第三,新技术赋权听众主动参与信息交换,信息为网络行动者所共享。  相似文献   

17.
牛存有 《视听界》2014,(5):46-50
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收听工具演化为广播收听终端,形成传统、车载和智能三元终端主体市场,支撑广播媒体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和融合中的独特市场地位和价值。网络收听终端的受众对收听终端使用的多样性、转换性以及收听节目的线性与非线性的兼容性,最具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移动新媒体发展研究:移动终端媒体化移动媒体主要指以移动终端载体和无线网络为传播介质,实现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传播和服务,是以手机媒体为典型代表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第五媒体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19.
引言 "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网融合后能为用户集中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服务. 智慧家庭又可称为智慧家庭服务系统,是在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和三网融合的时代大潮推动下,综合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配合感知技术,利用传感设备进行实时信息采集、交互和管理,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集成为一体的高效、安全、环保、便捷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数字编码技术在广播技术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E1做为一种原本用于电信传输话音的技术也被用在广播的信号传输中,成为广播电台传输节目的重要手段,在基于现有的SDH(即高速同步光通讯网)网络的基础上,通过E1技术利用光纤网络同时传输多路广播节目信号,这种传输是一种远距离的、一点到多点的传输,具有传输容量大、损耗低,频带宽、不受干扰等优点,丰富了广播节目的传输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