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罗马尼亚女子中跑运动员在各次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一系列辉煌的战绩,涌现出一批世界水平的优秀选手。罗马尼亚女子中跑的训练特点是一切为了提高技能水平。在训练量方面,罗马尼亚运动员比其他国家女选手要大。一般认为,年跑量:800米运动员为4600公里+500公里=5100公里,1500米运动员为5000公里+500公里=5500公里。罗马尼亚女选手均超过以上指标达500公里。在训练强度方面,罗马尼亚专家们与一般传统的中跑训练观点不同。传统的训练观点认为,随着训练量的增加,训练强度应降低,而罗马尼亚选手是训练量大。训练强度亦大。甚至在重大比赛季节,她们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都很大。例如著名女运动员麦列什斯库1978年  相似文献   

2.
英国女子长跑选手波勒·莱特克里夫2002年被国际田联评为年度最佳女运动员,她创造了马拉松世界最高成绩2:17’18”0,打破了女了10000m的欧洲纪录,5000m的成绩也接近了世界纪录。波勒·莱特克里夫的10000m成绩(30’01”09),半程马拉松的成绩(66’47”0),与世界优秀马拉松选手比较,可以看出,她的马拉松成绩的提高还有很大的潜力。波勒·莱特克里夫在芝加哥创造了马拉松世界最高成绩。参加芝加哥马拉松前,她进行了9个星期的艰苦训练,最后一次24  相似文献   

3.
三、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现代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训练的特点:是训练量大,训练强度高,一天进行两次训练,总时间有时长达6个小时以上。比如日本马拉松名将一濑古利彦,每天要跑35—40公里。现代马拉松训练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重点突出大里程训练,澳洲、日本运动员被广泛接受,他们每周训练量为210—250公里,如克莱顿准备期达280—350公里。另一种是重点抓质量训练,如欧美运动员,他们是在越野跑的基础上增加场地训练。他们重视强度训练,训练量低于澳洲运动员,萨拉扎尔每周为110—130公里,罗杰斯为160—230公里,汤普森为160—200公里。总之,坚持长期的科学训练,是他们取得胜利的基础。在我国马拉松运动员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内蒙为代表的耐力型运动员,一种是以  相似文献   

4.
马拉松成绩突破2小时20分的训练计划今天,用不到2小时20分的时间跑完马拉松已不再意味着达到世界水平,但对跑到30公里处成绩不到1小时40分的选手来说,突破2小20分这一关仍然是令人神往的。假如未能突破,那么或是因为在33公里以后不行了,或是开始时跑得太快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选手的成绩都徘徊在2小时22分或2小时23分的水平。一突破2小时20分,成绩就进展得很快,2小时15分到2小18分之间的成绩水平是可能达到的。2小时20分选手和2小时30分选手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必须全年少有例外地天天练,周训练量至少120公里,最  相似文献   

5.
葡萄牙著名长跑选手卡洛斯·洛佩斯去年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上,以2:07′11″的优异成绩刷新了英国史蒂夫·琼斯创造的2:08′5″的世界马拉松最高成绩,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突破2:08″大关的选手。洛佩斯1947年2月18日生于维塞乌,身高1.67米,体重56公斤。他从小喜爱体育运动,经常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上奔跑。他青年时代就显露出长跑的才能,跻身于葡萄牙优秀长跑运动员的行列。1968年,他首次夺得葡萄牙全国5000米跑冠军。从那时起,他的成绩节节上升,并屡次在国内外的重大比赛中取得胜利。1976年在蒙特利尔奥运会的10000米比赛中,他以27′42″7的成绩获得银牌。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问及灰色系统理论等研完方法,对1985~1994年间的八次重大女子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获得前10名选手分段成绩的变化作了系统分析。揭示了各分段成绩变化对总成绩的影响及其体力分配的一般态势,指出20~35公里段是影响优秀女子马拉松选手运动成绩的关键段落,进而给出了进行重要段落训练时的量化控制模式,为教练员制订训练计划和控制重要段落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拉松是一项消耗很大的体力运动,能跑完马拉松全程的运动员一般都经过长期的特别训练。然而美国的科学家前不久在中部非洲所作的实地考察发现,当地有一个特别善于长距离跑的土族部落,此部落人口总共约500人,其中有一半能“轻松”跑完马拉松全程,约20人成绩在2小时10分以内,与目前世界最好的成绩差不多。专家们认为,如果让此部落选派10名好手参加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所有奖牌都有可能被该部落选手夺走,由此专家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我国在马拉松、中长跑的训练上日趋科学,因而取得了令人喜悦的进步,1981年云南选手许亮以2小时13分32秒的成绩率先突破内蒙古张云程保持了十六年之久的男子马拉松全国最高成绩。1986年10月山东朱树春又以2小时13分15秒的成绩改写了全国最高成绩。今年3月在六运会马拉松比赛中云南选手又以2小时12分17秒的成绩更上一层楼。我国女子马拉松水平提高更快,从1983年全国第一次正式比赛以来,仅4年时间全国最佳成绩不断更新,目前已有7人的成绩突破了2小时35分,一举跃入了亚洲先进水平。但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喜多秀喜是日本著名长跑选手之一,现年29岁,日本神户制钢劳动部业务员。福冈大学毕业,身高1.70米,体重59公斤,胸围88cm,最高成绩马拉松2:11′05″;10000米27′48″59;5000米13′27″44。喜多热爱长跑活动,十几年来始终如一。他现在年运动量多达9000公里,大月达1000公里以上,一次训练课曾在六甲山上连续不停的跑5小时。喜多的教练田宫敬之助和佐佐木精一郎都是日本的名教练,他们现在训练的运动员森口达也5000米13′26″55,是日本81年的最好成绩,武富丰5000米13′45″;10000米  相似文献   

10.
一、马拉松的起源与成绩进展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为了纪念有历史意义的马拉松战役和壮烈牺牲的菲力比斯,举行了从马拉松镇到雅典的长跑比赛,把这项比赛命名为马拉松。这届奥运会马拉松跑的距离约为40公里,第2届奥运会为40.26公里,第3届为40公里,第4届奥运会才把马拉松的距离正式定为42.195公里,这就是马拉松跑的名称和距离的由来。  相似文献   

11.
马拉松跑当前的成绩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相形之下苏联马拉松运动员的成绩是大大落后了。不过,根据国内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在检测训练中取得的成绩看来,他们是能跑出2小时10分的好成绩的。我们认为,赛前训练计划不周,比赛时未能实现达到专项训练水平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下面就是个最新的例子:苏联国家队员斯大里科夫和托尔斯季科夫3月30日在晓尔科沃分别以59分零5秒和59分12秒跑完20公里。看来,在维尔纽斯举行的全苏马拉松锦  相似文献   

12.
前言随着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现代训练和比赛的负荷也逐渐加大。例如:现在滑冰运动员一年的平均体力消耗要比六十年代初期高4—5倍;高级游泳运动员的年训练量达到3500公里,有时每天可达20公里以上;长跑运动员的周训练量达到150—200公里;自行车运动员一年的训练量平均达到30000~35000公里;划船运动员的年训练量为7000~8000公里。这样大的负荷,向运动员提出了特殊的体力要求。大运动量训练必然要造成机体的疲劳,  相似文献   

13.
今年,洛杉矶奥运会将首次在奥运会史册上记载女子马拉松的成绩。谁能名列第一呢?国际体坛都把目光放在以下几个著名选手上:琼·贝诺瓦:女子马拉松世界最好成绩保持者,美国人,26岁,身高1.60米,体重47公斤,是世界前10名女子马拉松选手中身材最瘦小的,但她训练有素,步频、速度和耐力都很惊人。1975年她考入北加罗来纳州鲍杜因大学,受到系统的长跑训练。1980年毕业后,她在波士顿大学当女子长跑教练。这一年她跑了2小时31分23秒的好成绩,列美国女子马拉松第三位。1982年9月在俄勒冈尤金市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创  相似文献   

14.
跑步 倒着来     
我们经常在公园或者街心花园看见在倒走的老人。现在,我们又向你继续推荐反其道而行之的健身方式,那就是倒着跑。4小时跑完马拉松、45分钟拿下万米跑冠军,如此成绩能创下世界纪录?许多人也许会大跌眼镜,但如果得知这两项纪录的创造者蒂莫西·巴迪纳是一名倒跑运动员,你就不会惊讶了。现年39岁的巴迪纳在2001以32.78秒的成绩夺得倒跑短跑比赛冠军。这一成绩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20世纪90年代初,巴迪纳曾分别创下马拉松倒跑世界纪录和万米倒跑世界纪录,但几年后这两项纪录分别被中国选手许振军和一名印度运动员打破。倒行运动…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的国际田径比赛中,有两名引入注目的选手科和奥维特,他们是现在英国田径运动的两张“王牌”。科今年26岁,他在14岁时就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从事训练。经过多年系统的训练,运动成绩蒸蒸日上。去年科连续打破800米、1000米和1公里三项世界纪录,成绩分别为1’47″3、2’12″18和3’47″33。他在1981年整个赛季保持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参加2009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训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拉松跑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等相关性较低,而与5 000 m、10 000 m和半程马拉松跑的成绩高度相关;与外国运动员相比,我国马拉松运动员采用大强度、大训练量的训练相对较少;应加强力量训练,并高度重视高原训练,这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主要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中长跑的训练特点:第一考虑比赛距离,从800米跑直到马拉松跑;第二考虑决定员运动身体对不同类型的训练负荷作出反应的个人特点。一、能量来源众所周知,跑距越长,有氧能量来源对成绩的贡献就越大。运动员对某一特定比赛  相似文献   

18.
、在第月届亚运会自行车女子场地l公里计时赛中,()以1’1311 899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卡塔尔选手()在第11届亚运会男子1叻米跑比赛中,以10秒30的成绩勇夺冠军。、9月2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率国际奥委会委员一行()人,来北京参加第]1届亚运会开 幕式。」、为阿曼夺得第n届亚运会第一块也是唯一一块金牌的选手是()。、第11届亚运会,共()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在1987年世界杯射箭赛中,南朝鲜选手()获、北京姑娘()以231,42的成绩登上第n届亚运30米单轮世界冠军。子2D0跑的冠军宝座。)以2米26的成绩勇摘第11届亚运会男子跳高桂冠。全国各级从事…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马拉松跑全程42195米,主要是在公路上进行的一项超长距离的竞赛项目。它要求从事该项运动的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很强的体力和极高的心肺功能(马拉松跑运动员的肺活量都在5000毫升以上,安静时心率为每分钟36—40次),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近年来,我国从事马拉松跑的运动员不断增加,比赛的成绩也在逐步提高,但和世界最好成绩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呢?除了科学的选材、严格的训练外,在比赛中合理地分配体力,完成最佳的分段成绩计划是至关重要的,是提高马拉松跑成绩的有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马拉松、中长跑队27名运动员(男22人、女5人)采用拉练形式,进行长途训练。自75年元旦至2月1日从呼和浩特——北京,往返约1200公里,历时达一个月。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和任务,他们采用长短结合,快慢结合,训练与调整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训练。马拉松组每天平均跑50公里,中长跑组40公里,女中跑组20公里。男运动员最多一天跑63公里,女运动员最多跑43公里。平均强度为每公里5′20″—5′30″左右。长途拉练是我国体育新形势下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