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西藏正在建立世界旅游目的地,林芝地区的鲁朗镇正在打造“东方瑞典小镇”,在旅游产品设计及开发的过程当中,需要考虑鲁朗实际情况,结合休闲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方式,利用林芝市的开发现状努力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本文立足于暑期西藏调研实践,结合休闲旅游理论与实际,运用旅游人类学、休闲旅游开发等学科理论,针对西藏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与林芝市鲁朗镇打造国际旅游小镇的问题提出建议,并为鲁朗的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旅游评价网站上“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游客评论进行筛选,研究旅游者对文化旅游产品的真实体验感受。研究发现,游客对“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文化体验感知力度较强,游客旅游文化感知和旅游形象感知情感都比较正面和积极。从游客体验的视角研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有助于提高地区旅游形象,促进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受众深度体验河南历史文化的又一场所,也为文化旅游实景演艺项目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旅游资源整合一直是济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整合济宁地区丰富的历史和人文旅游资源,挖掘并突出旅游地整体特色,对于深度开发济宁旅游资源、促进济宁旅游经济的更加繁荣来说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京沪高铁的运行为契机,从济宁地区众多旅游资源中的“圣”字特色入手,尝试新的旅游地特色定位。发掘新的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文旅融合作为大运河有效开发的重要方式,突显大运河文化特色,推动地区联动发展。扩大文旅融合产业链,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成为推进大运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大运河文旅融合开发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大运河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提出对策,创新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品牌价值,开展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文旅体验经济,开发利用地域文化,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促进大运河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是民族地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是民族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以芒市三台山出冬瓜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出冬瓜村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加大硬件与软件建设,建立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政府积极主导,居民主动参与,鼓励社会投资,挖掘民族文化,培育节日品牌;创新旅游发展思路,开展体验式旅游;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独特旅游产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皖北地区蕴含丰富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起步较晚,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发挥皖北地区在民俗体育旅游方面的优势,深度挖掘本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皖北地区旅游经济整体实力,成为皖北地区旅游业现今面临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健康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重视,但是,健康旅游不应该仅仅是游客的健康,同时也要求旅游目的地的健康;云南省文山州古林箐—花鱼洞区域具有开发以动植物观赏、山地探险、特殊气象气候观光、中草药养生、特色农业+少数民族为主题的生态美食、农业观光、农业体验、洞穴探险旅游、养生旅游、疗养旅游等方面旅游的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区域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使得区域内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得到调整,社会基础设施得到发展,水土流失有所好转等方面的有利影响,同时也有可能出现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物种数量减少、环境污染加重、建筑污染凸显等不利影响;加强研究和总结、提升居民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协调旅游开发中所获得的利益、加强对游客的监督管理和旅游管理宣传是解决不利影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西部地区蕴藏丰富的旅游资源、别具特色的地理条件、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丰富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初具规模的旅游环境。认为培育西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体育旅游人口的继续增长成为必然趋势,极具吸引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和地域性人文景观开发前景广阔,训练基地成为体育旅游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酒泉的区域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决定着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的方向和未来。良好的气候条件、相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利于酒泉丝路文化的旅游开发,欠佳的旅游软环境和分散的景点布局制约着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西部大开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远离客源市场和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向酒泉丝路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决定东部地带旅游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旅游产品的特征.东部地带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开发和深度开发,形成了丰富的旅游产品,而且旅游产品具有文化底蕴深厚、结构层次完整、娱乐性和参与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广泛吸引了国内外旅游者.西部地带应研究和借鉴东部地带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式,把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成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促进西部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京杭运河体育旅游产业进行研究,京杭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为相关地区体育旅游带来机遇,同时对运河生态资源保护,以及生态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挑战,生态体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条新途径。在探讨运河生态体育旅游概念、内涵、和谐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分析运河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类型,进而提出建立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旅游目的地促销策略,生态体育旅游运动休闲城市创意双轮驱动保障机制,生态体育旅游评估体系、生态体育旅游资源补偿机制,生态体育旅游资源遗产开发保护体系及生态体育旅游景区竞争力指标体系,为相关政府部门对京杭运河地区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以保证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系统分析旅游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规律,有助于为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以丽江"大玉龙"旅游景区为例,针对其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用时间强度指数、高峰指数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找出其旅游需求的时间结构规律,有助于丽江大玉龙旅游景区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对其旅游规划和经营决策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青藏铁路开通以来,西藏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的交通,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一些生态安全的隐患。为此,旅游生态安全管理研究十分必要。在产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论基础上,构建西藏旅游生态安全管理机制,分析管理机制的主体和机制内涵,提出从完善产权制度、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引导旅游者行为、做好资金和人才支持四个方面完善西藏旅游生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4.
体育旅游资源"多类多元"开发模式构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系统探讨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涵、开发模式构建的依据及其开发的理论支持体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了多类、多元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认为产业类开发模式分为"旅游 体育"和"体育 旅游"2种模式,资源类开发模式分为专项型、组合型、和附带型3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前河北省旅游形象定位仍处在首都后花园的位置,面对周边省份旅游品牌的崛起,河北省仍缺乏有影响力的经典线路和旅游品牌,与河北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旅游强省”目标相差甚远。将河北省旅游目的地划分为四种类型:休闲旅游、人文历史旅游、红色旅游和宗教旅游。选取云南、陕西、山西、山东、江西和福建作为调研地,得出以上四类河北省旅游目的地基于国民印象的旅游形象测算结果。在分析测算结果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河北省整体旅游形象基于国民印象的差异性定位的相关建议:注重有效的形象感知方式、结合主要旅游目的设计旅游产品和着力推出长城文化体验式旅游。  相似文献   

16.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为了使甘肃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与旅游更好地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了甘肃省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旅游开发价值、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观光资源和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以及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市场发育不健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矛盾突出等问题,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河南省体育旅游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向世人展示了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北京的风采。但是,奥运过后的一段持续时间内,对于举办国来说是一段难熬的时光。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筹备奥运阶段的前奥运时代,这就是奥运后经济增长的低谷阶段。在这特殊阶段,旅游业特别是体育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动力,主要讨论了在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