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版界出现了一股竞相翻译出版外国通俗小说的热潮,一些出版社为了牟利,大量地印制一些以强奸、卖淫、凶杀、吸毒等资本主义社会常见的丑陋现象为题材的“西方世界畅销书”,致使许多思想倾向不健康、内容淫秽、描写下流的作品涌入图书市场。例如:有的作品极力渲染性感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红红火火的“王朔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化、情感化的社会现象。虽然我认为。王朔本人和他的作品中,更深层些的是一些人生的审视和反思,其中不乏理性的批判。但是在“王朔热”中。人们注意得更多的却是对那些辛辣的嘲弄、苦涩的调侃的欣赏与把玩。由此而产生的快意构成了“王朔热”中不易言传的情感力量。这只能表明,情感方面的生活在社会上确实有极大的需要和潜力。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目前单期发行量超过10万册的通俗文学期刊已经寥寥无几。除了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分流了读者这个外在因素之外,传统通俗文学期刊萎缩的更重要原因乃是自身的创新力不足,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阅读  相似文献   

4.
徐文婷 《新闻世界》2009,(5):112-113
从广播、报纸再到电视、网络,媒介本身是在不停进化的。手机报的出现意味着又一次的媒体转型。作为一种新的传播现象,手机报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手机报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所具备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使得它能迅速地勃兴,而其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又对它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本丈试图对手机报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并简要的探讨手机报该如何克服缺陷,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5.
李芮 《声屏世界》2021,(3):97-98
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时间使用的日益碎片化,手机用户对短视频的需求迅速增加,使得短视频行业在2017年迅猛发展.为了适应手机用户观看短视频的需求,一种颠覆以往横屏观看视频习惯的竖屏视频应运而生.竖视频的出现,为手机短视频用户提供了更多样的视频观看选择和体验.文章结合有关案例,对竖视频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  相似文献   

6.
方言新闻节目走红,在我国很多地方已成为一种事实。近看身边的浙江,温州有《百晓讲新闻》,杭州有《阿六头说新闻》。远观四川,目前成都的电视台、电台拥有的方言类节目居然有六七个之多,四川的广电系统因此被人们指责成在搞“方言工程”。环视全国,目前江苏、广东、福建、四川、湖南等省份,地方台的新闻节目中就有不少方言类新闻节目,而且收视率普遍较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方言新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中间和理论界都掀起了千层浪,各种论点的争锋还远远没有平息。笔者认为,对于方言新闻,只有理性地加以分析和引导,才能使其趋利避害,为社会文…  相似文献   

7.
方言电视节目勃兴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佳 《新闻前哨》2005,(10):70-70
近年来,在武汉地区以武汉方言为电视语言的节目呈勃兴态势。湖北电视经济频道策划推出的武汉方言剧栏目《经视故事会》,甫一推出,就赢得了武汉市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目前该栏目已经培养了一个较稳定的收视群。今年入夏以来,武汉电视台又推出了系列方言情景剧《江城一家亲》。我们在为武汉方言电视节目受到本地观众如此热烈的欢迎而欢欣鼓舞的同时,还要冷静地思考这背后的原因,并且认真分析这类节目所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真正把这种“名品”做成“精品”。  相似文献   

8.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认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相似文献   

9.
我看王朔     
《新闻出版交流》2000,(4):32-34
1王朔和他的同时代作家比起来 ,起点不算高。在刘索拉写出她的《你别无选择》、徐星写出《无主题变奏》、莫言写出《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 ,马原写出《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的时候 ,他在写什么呢?在写《空中小姐》。这是什么东西?通俗言情故事而已 ,无论是立意、结构和贯穿其中的情调 ,都是对70年代的流行小说《爱情故事》的模仿。王朔那时的趣味相当于今天一个刚失恋的18岁女孩 ,自以为历尽风雨 ,有大款出钱让她做歌手 ,于是在自己的第一支单曲中哀怨地演唱那一段痛史。这痛史其实是一段感情游戏 ,一唱起来也知道这东西的…  相似文献   

10.
通俗文学的叙事追求快乐原则,常常以"非奇不传"的叙事对象、"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等博得大众的"欢心";通俗文学也往往以"提供社会有趣的信息"为其叙事旨归,从而使某种当时较为流行的意识或观念能与读者的习惯性思维与情感流动达成较大程度上的"共谋"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认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相似文献   

12.
王朔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以北京时事文化咨询公司总经理的名义,参与策划、剧作、投资拍摄令人注目的主旋律电影《红樱桃》和由此套拍的二十集连续剧《血色童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我萌生了再访王朔的兴趣。 二年前,我访问王朔时,他当时自称是个“码字匠”。没有“铁饭碗”,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这在当时中国几千名作家协会会员中,除  相似文献   

13.
在《听音寻路者——王朔论》这本书中,作者通过王朔的作品,探讨的是作家卖文问题,是作家卖文与作家的生存方式以及文化人格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一股“时评风”遍吹中国各类媒体。当然.它并非自党报始。《中国青年报》1998年创办“冰点时评”,随后,《南方周末》开辟“视点”,《北京青年报》设有“每周评论”,《南方都市报》更是开风气之先,于2002年3月4日在全国首创时评版,并于2003年4月2日正式扩版.与国际惯例接轨,在社评版之外增设来论版。在《南方都市报》的带动下,各地晚报、都市类报纸以及各类新闻网站也群起效仿。出现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的时评热潮。  相似文献   

15.
印度数字出版异军突起,在技术创新领域、公共事业领域、本土文化产业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它的主要启示是大力发展本土数字出版、加强互联网产业的国家支持、创新是数字出版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王朔与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有四部王朔小说被改编为电影,这一年被称为"王朔电影年"。"王朔电影年"的出现是新时期中国电影商业化、世俗化趋向的表征,标志着中国大陆的文化空间的再次分裂与转型,以及中国影视文化格局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变化:从形而上学的精英话语空间过渡到世俗化的大众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八年的通俗文学可以说基本上还是近年通俗文学兴起的延续,其主要特点有“四多三少”。即作者多、作品多、武打艳情题材多、读者多和优秀作家少、优秀作品少、现实感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的通俗文学期刊达250多种,每年发行量达几亿册。在“纯文学”发展不景气的状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通俗文学期刊从无到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有人统计,在全国500多家文艺期刊中,通俗类的已占到70%至80%之多,堪称大观。通俗文学期刊的竞相面世,它在文化市场中独占鳌头的地位,反映了广大读者对通俗文学的认可和欢迎,它也是文学园地百花争艳繁荣景况的一种表现。但由于这类期刊发展的过于迅速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局面,并曾因一度出现的庸俗化倾向,受到读者的批评。  相似文献   

19.
一通俗文学杂志虽然只是形形色色杂志中的品种之一,在整个出版物中更可说是子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但通俗文学杂志不仅数量多,发行量也大。无论是在街头书摊上还是报刊亭的橱窗中,通俗文学杂志都是“大户”。仅仅就此一点而言,我们在为提高出版物质量的努力中,也就决不能对提高通俗文学杂志的质量问题有哪怕是丝毫的忽视。  相似文献   

20.
廉昌 《传媒》2003,(5):22-22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京城的书报摊上出售的各种故事小报多达十几种。它们多为一些正规出版社、报刊社的副牌产品。不可否认,这些小报对活跃部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益处,但也有相当多小报中相当多的内容格调不高、低级庸俗,诸如大款怜香惜玉,寡妇半夜偷情,歹徒凶杀殴斗,靓女卖弄风骚,以及其他偷鸡摸狗、装神弄鬼等荒诞不经的故事随处可见。 据了解,买这些小报的读者多是青年民工和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