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三则教学叙事的分析,本文认为,在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方面, "知识生成"分别表现为重目标预设更重目标生成,重学科知识更重人生意义提升;对教学知识重接受更重理解,重单向传递更重双向互动;教学评价重同一更重差异,重结果更重过程.  相似文献   

2.
理解知识含义的视角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单方位、单角度到多方位、多角度的发展过程。这对教学评价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即评价目标由重外在、事先预设走向更重内向、动态生成,由重结果走向更重过程,重知识的积累走向更重智慧的生成;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统一化;评价方法多元化,由重定量评价走向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个由老师预设后,再幼儿生成相结合的,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等,旨在倡导幼儿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着力培养幼儿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发挥幼儿"自主"学习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倡导思想品德课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要求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架起预设与生成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容易步入误区:提前预设好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探究,解决完教师提出的问题,就算完事。其实,"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这一教学理念的核心在于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而最重要的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意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生成新问题"是使课堂高效的主要环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也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无论是预设  相似文献   

5.
目前政治课的备课主要存在"五重五轻"现象,即重形式轻思考、重知识轻思维、重教材轻学生、重预设轻生成和重传授而轻体验。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有效备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效备课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主体地位和灵动生成,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倡"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6.
所谓动态生成.指课堂上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出教师原计划中所没有的新问题、新情况,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处在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探求的欲望。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积极引领,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就会真正使讲堂变为课堂.让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7.
张贞 《考试周刊》2014,(23):179-179
主题活动是一个由老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相结合,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激情不仅得到了及时张扬,而且学习潜能得到了开发,孩子们能自主地发现问题、收集资料,自发地探究问题、合作学习,自由地表达经验、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8.
林巧玲 《考试周刊》2012,(14):45-45
合作学习过程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预设基于教学过程的计划性,而生成是基于教学过程的灵活性。教学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它们两个相辅相成。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的精心预设让合作学习有目标,提高合作效率;教师的有效指导让合作更有价值,生成更精彩。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重现的生命的载体,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因生成而精彩。预设与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案是预设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的生成尽管有些是不可预知的,但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有效引导动态生成,就可能让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若想实现上述目标,确实需要对物理课堂的动态生成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范立军 《四川教育》2006,(11):33-33
在课堂讨论中,预设与生成是一对孪生兄弟。精心的预设促进有效的生成,课堂的生成也反哺于预设。1.课堂“生成”使“预设”的目标更加多元。生成的讨论,知识不再是机械沉闷地授予,能力不再是机械乏味地习得。教师根据学情,放手让学生带上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致,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为途径、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需求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也因“生成”而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试图改变传授型"单一性"传统培养模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型"多样性"培养模式转变,鼓励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变为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的变革: 一、在培养目标上:重知识,更重能力 第一个变革是在培养目标上,要变"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为"既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教育即生成,教育是唤醒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新课改要求课堂不应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应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比起普通传授知识的课程,心理课堂往往更注重教学的生成性,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  相似文献   

14.
在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模式下,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本文结合两个案例阐述了如何精心预设来促进生成。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 ,以合作学习为途径 ,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的过程也成了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 ,随时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 ,或回应 ,或反击 ,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 ,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这种课堂教学形态可称为生成与开放。我认为 ,现代课堂教学形态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在预设中…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日益成为课堂动态生成的沃土。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现场生成的过程。当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日益成为课堂动态生成的沃土。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在强调课堂教学生成性的同  相似文献   

18.
付彩芹 《考试周刊》2010,(46):57-59
教学方法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某种教与学的原理指导下的师生相互活动的方法。传统授课强调教学结果、预设与生成,而新课程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不怕困难的意志、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实事求是的态度、质疑与独立思考的习惯、推理精神等。新课程之所以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创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既要重视预设更要重视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才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彰显课堂的生命活力,体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主动寻求发展。通过研读课标、活用教材、结合学情、创设情境等方面进行精心预设,以及探究如何灵活应用课堂中的非预期生成资源重组教学,促使精彩的生成更有价值,实现课堂因生成而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教育下,我们的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少数同学""轻全体同学"的现象。而素质教育则要求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学习,不仅知道结论,更要知道过程,更要学会合作……只有这样自主而全面地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