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前,国内各电视台的频道、栏目不断增加,节目内容日益丰富,观众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没有若干强栏目,节目能否赢得观众的认可,已成为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对于许多“弱台”而言,打造强栏目更加重要。我们首先明确一下何谓“弱台”,何谓强栏目。这里所说的“弱台”,是指在某一地区电视观众所能收看到的节目播出台中,规模、人员、资金、制作设备、信号覆盖等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电视台。而强栏目则指在某一地区电视观众中能相对持久地产生较大影响力的自办栏目。强栏目对于电视台来说起着标志与品牌的作用,有…  相似文献   

2.
沛县电视台对农栏目《农村科苑》创办以来,从栏目自身的定位、内容到运作形式,都以追求“三贴近”为特色,成为沛县电视台的一档精品栏目,曾被评为“徐州市十大品牌栏目”和“徐州市十大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3.
前一段时间,听说有人指责冯巩是“相声界的叛徒”,原因是他冯巩不循传统相声的规矩,搀和了小品等表演形式的一些东西到相声里,弄成了一个所谓的“泛相声”,使传统的相声变了味。 娱乐界的消息且当笑谈。联系到媒体,我们发现媒体的好多表现样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不少台(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由“播”改成了  相似文献   

4.
蔡效东 《视听界》2005,(4):i016-i016
2004年以来,姜堰电视台围绕中央“一号件”中“农民增收”这个话题,在新闻和专题栏目中开办了《农民增收:路在何方》、《乡村聚焦》等固定专栏,好评如潮,取得了少有的“领导满意、群众满意”的双重效果。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做“三农”报道,为农民增收助一臂之力,我们该做、能做的事,其实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5.
前阵子笔者和电视台的记者赴某部队采访一位“爱鸟司令”。采访中需要拍摄一组群鸟齐飞的镜头。可偏偏当时恰逢黄昏时分,鸟儿早已归林休憩。部队考虑到我们来一趟不容易,便答应了电视台记者的要求,让士兵们大喊大叫.哄赶鸟儿,结果鸟群受惊,腾空而起。我这位同行如愿以偿拍摄到了热闹场面。  相似文献   

6.
张健 《新闻窗》2007,(2):16-17
与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相比,在人力、物力上,地级电视台无论如何也只能算是一个“小台”。然而,相比之下,“小台”的“小”也只紧紧体现在人力、物力上,“小台”决不缺少“大智慧”、“大志气”。“小台”做的节目,同样能让上级台刮目相看,同样能尽到媒体的责任,发挥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说不尽的“城市话题”──广州电视台《城市话题》栏目创意广州电视台杨宇华,朱毅,曾志我们觉得,作为城市电视台的时政记者,不关注城市话题是不可思议的。“城市”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到本世纪末,“城市化”将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变化,城市人口的比例将破天荒...  相似文献   

8.
谢宁 《新闻实践》2007,(3):38-38
面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的强势覆盖,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怎样把地域优势变为媒体的资源优势、公信力优势?我们的实践是,在民生新闻中重视“三农”报道是关键所在。近几年来,乐清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民生快递》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程晓梅 《视听纵横》2003,(4):103-104
节目是一家电视台的主要“构件”,没有节目的电视台是无法想像的,节目是电视台生存、发展的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节目必须面向市场,这个“市场”的概念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无形市场,即电视台每天以节目播出形式面对的受众市场;二是有形市场,即通过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易的节目市场。前是“消费环节”,后是是“流通环节”。  相似文献   

10.
彭飙 《新闻世界》2004,(7):44-45
从2000年年中起.欧美各大电视台掀起了一股电视“真人秀”节目(Reality TV)的热潮。随后也开始在大陆电视台点起星星之火,并且大有燎燃之势,在引进国外的《生存》、《夺宝奇秀》等节目的同时,我们本土的电视工作也创作了像《生存大挑战》、《走进香格里拉》、《完美假期》、《飞越新三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  相似文献   

11.
略谈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刘刚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为代表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近年来异军突起,深受观众欢迎。目前,各地电视台争相开办此类节目已蔚然成风。我们南京电视台开办此类节目时间较早,从几年来的实践看,此类节目的开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  相似文献   

12.
尹彩安 《河北广播》2006,(5):111-112
农业和农村工作事关国计民生,新一届政府领导人对“三农”倍加重视,各级新闻媒体办好“三农”节目,适应时代要求,意义重大而深远。笔者所在的唐海县农业基础雄厚,以稻苇种植、水产养殖为主。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适应节目改革的需要,我县电视台陆续推出了《科技之光》《农场天地》《专家话农事》等对农节目。那么如何把这类节目办好,使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成为农民所信赖的“良师益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深刻体会到,办好农村节目,必须立足服务性,注重引导性,突出针对性,追求时效性。把握住了这四点,“三农”节目就会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就有广阔的天地,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3.
从4月下旬到5月前半月,我省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媒体群展开了一场同一主题宣传活动,即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求真务实、振兴辽宁”的现场报道。其间“早晨广播、白天报纸、晚间电视、网站全天候”的立体宣传,多角度地反映了从城市到乡村,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机关到学校的振兴实景.汇成了一组动人的。振兴进行曲”,极受基层单位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鲍曙平 《视听界》2001,(4):59-59
泰兴广播电视台的电视片连续两度获得省、市“五个一工程”奖,总结几年来这方面的工作实践,有偶然条件,然而,毫无疑问其中包含了许多的必然因素。之一,一个明确的思路。冲击新的目标是一种诱惑。创作的热情和“取法乎上”的兴奋,恰恰来自于勇气和自信。当时,我们就明确提出省、市“五个一工程”奖的目标一定要实现,并且作为目标任务下达到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推崇创新的时代。在电视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收视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一招鲜,吃遍天”的周期似乎越来越短,“先”和”鲜”的程度也越来越小,越来越难。比如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从推出“民生新闻”到现在不到两年,各地电视台已经纷纷模仿,办起了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16.
“九五”成就辉煌,“九五”特点突出,“九五”值得大书特书。今年关于“九五”成就的宣传,从中央到地方,从报纸、电台到电视台,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其中的良好效果和不尽如人意之处,能引起我们对新形势下成就报道的一些思考。 难处与优势 实事求是地讲,搞好“九五”报道有相当难度。 一是我们在平时大量的正面宣传中,大量报道过这些成就与成绩,使此次报道在内容上缺乏新鲜感,对挖掘素材的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7.
“糊涂”几时休?王光烈“喝板桥酒、难得糊涂”,这是不久前某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厂告。这条广告无论从艺术上和美学、社会学的观点来看都是十分荒谬的。因为它充满了颓废和没落的理念,远远超出商业的范畴,将把人们导入误区。我们知道郑板桥是处在封建专制统治时代,他在...  相似文献   

18.
因为寒假,又加上中间一个春节,有了较多时间在家里欣赏电视里播放的电视剧与电影。看了几部电影后,有了比较,感到电视台多播一点“励志”片,是很有必要的。“励志”片一般都有人物、有故事,甚至有原型,通过主人公奋斗、拼搏,最后成才,做出成绩。这种片子对青年人和我们这类老年人都颇有教益。  相似文献   

19.
信阳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地区,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信阳电视台诞生时仅有1万元开办费和一套小型摄像机和放像机,用极其有限的财政拨款办起了新闻、专题、广告和文艺节目。从1987年建台到1993年9月,逐步由周一新闻发展到周三新闻,节目量由少到多,质量逐步提高,影响愈来愈大。1993年,我们又决定开办“每日新闻”节目。那么,贫困地区电视台有办“每日新闻”的条件吗?我们经过调查论证,认为起码有以下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曾富善 《声屏世界》2007,(11):17-18
近年,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纷纷登上各地电视台的荧屏。吉安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今晚八点》在这种大潮中应运而生。2006年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今晚八点》收视率一直稳定在6%左右,在全省11个设区市电视台栏目中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全国城市电视台“十佳栏目”和江西省广播电视“十佳栏目”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