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本世纪60年代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黄金时代。70年代,由于受两次石油危机所引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现了与人力资本理论旨趣和观点相反的若干反主流派,如筛选假设、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社会化理论等。进入80年代似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逐步复苏和繁荣,经济乐观主义再度抬头。一些学者提出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再次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人力资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理论,到各种反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经济理论"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和丰富,再到新时期着重人本精神复兴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教育产权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获得了不断的丰富。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期间,以美国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等为代表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被称为"主流派"。20世纪70年代,教育经济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四种: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和过度教育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普及,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各种新理论也不断涌现,如着重人本精神复兴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教育产权理论等。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研究》2009,(11):53-53
20世纪7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遇到了严重挑战.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人力资本思想.新学说中影响较大的主要理论有三种: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和教育的社会化理论.并称为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1)筛选假设理论。筛选假设理论简称筛选理论.筛选理论得出一个与人力资本理论原有观点不同的见解:如果雇主对雇员的学历要求超过岗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教育经济学先河。到了70年代,由于西方“经济滞胀”,导致西方学对人力资本理论质疑,并形成人力资本理论新发展。然而,这不过是原有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才又辟新路径,使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石得到真正意义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极大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者认为人的智力和技能训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投资教育就是投资经济; 后者认为教育仅仅是把天生能力强、天赋高的人筛选出来, 以便将来人尽其才。因此, 前者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后者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是五十年代末在美国创立、六十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的一种经济理论,它不仅开辟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新的研究领域,而且还为西方教育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舒尔茨、丹尼逊、贝克尔和恩格尔曼等。为了了解西方教育经济学,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经济学,有必要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朱晓黎 《高教研究》2007,23(4):61-63
随着硕士研究生毕业数量的逐年增加,研究生(本文指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已日益凸显出来。试图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的观点,对目前形势变化中的研究生的择业观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使研究生们能够通过经济学的视角对自己的择业观念有一个渐趋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硕士研究生毕业数量的逐年增加,研究生(本文指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已日益凸显出来。试图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的观点,对目前形势变化中的研究生的择业观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使研究生们能够通过经济学的视角对自己的择业观念有一个渐趋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三、七十年代国外教育经济学的新理论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部分的教育经济学家摆脱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束缚,提出不同的观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及途径去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重新评估教育的经济价值使教育经济学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但是“第二代”教育经济学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大体说来,他们的观点可分为三类:筛选假设,社会化理论,及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以下对这三类学说作简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结合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试图提出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现代投资结构研究仅从西方经济学中寻求理论依据是有失偏颇的,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资本的有机构成理论、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和两大部类生产学说的剖析,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现代投资结构理论的重要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同时教育投入的主要收益来自于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大量净输出,这种人力资本的净输出导致教育财政投入与收益归属不对等,且影响着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的运行。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能够确定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中的“投入——收益”状况.为优化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理论”非经济学贡献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的重新阐释,建立了经济学研究的新范式,开创了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教育经济学的诞生。然而20世纪后期人力理论却遭遇了来自人力资本理论学派内部的批评与挑战。基于此,从学科对话的角度对“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内涵的边界限度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剖析,从而对众多被“人力资本理论”挑战者所忽视的思想和观点进行阐释,并以此表明这些思想是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Taking off from the “human capital theory” vs. “screening theory” debate, the paper seeks to distinguish at least ten different causal strands which potentially ente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ommonly observed cor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and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 Debates on this issue are commonly vitiated by two factors: (i) the failur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mechanisms which operate in fluid market situations and those which operate in bureaucratized economies with administered careers, (ii) the assumption that there can be a universally valid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y do earnings and certificates correlate?” Various institution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caus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ten linking mechanis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f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is one general difference between early and late developers. Schoo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generally less effective in fostering the sort of mental attitudes and abilities which conduc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efly because,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schooling is more examination-oriented than in richer countries. These crucial aspects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re too often overlooked, presumably for reasons which have to do with the nature of the economics and educational professions.  相似文献   

16.
奠定在个体理性基础之上的西方经济学基本假设之一的“经济人”假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着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而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引入,完成了由个体理性向交往理性的范式更替,成为化解困难和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To date, philosophers of education have shown relatively little interest in analyz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in which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is grounded. The main argument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due to the changing nature of orthodox economic theory’s influence on education, a philosophical examination of its underpinnings is required. It is maintained that as a result of economics imperialism, namely the penetration of economic modes of thinking into new domains, educational philosophers have an essential role to play in examining economic theory. The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is role and provides some examples of how educational philosophers can make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current think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s an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教育发展目标:计量经济学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教育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教育规模以及教育层次结构、教育类别结构和办学主体结构的数学模型,是科学认识教育发展规律以及合理制订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西方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之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有有关人性假设作为立论的出发点。正确理解西方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对加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建设,遏制日益严峻的腐败现象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