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笙 《今日科苑》2012,(12):12-13
李壮,陕西咸阳人,1963年生。1983年在延安大学获理学学士,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高分子化学专业理学硕士,1991年获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厕所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2013  相似文献   

3.
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以VIP论文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国宝研究员及其同事的最新研究成果——绿色高效的三联吡啶钌/二丁基乙醇胺电化学发光体系。该研究成果对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核酸测定具有重要意义,为寻找更好的发光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组建意义:建设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是面向国际矿产资源科学前沿和解决国家对矿业重大需求的必然选择,也对发展地球化学学科、满足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6.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归根到底来自外在的符号与内在的思维。那么怎样联接这两个世界呢?需要通过对感知信号的分析.这些信号以图像、视频、声音等形式存在着.被称为是模式。对这些模式的识别有助于人们实现获取外部环境知识并与环境进行交互的目的。这就涉及到了一个研究领域——模式识别。这.是一个崭新的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7.
2001年1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了专家组对上海、南京地区创新群体进行了现场考察。其中有一支学术思想活跃、治学严谨、凝聚力强、勇于创新、团结奋进的研究群体,给专家们留下了极为  相似文献   

8.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一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都是由于新的科学发明和新技术的产生而引发的,科学技术做为革命的力量,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igh Temperature Gas Dynamics,LHD)以空天科技发展为主要应用背景,致力于高温气体动力学的基础问题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钱学森和郭永怀先生建立的力学所气动科研力量和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作为实验室前身的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于1994年,在俞鸿儒院士的指导下,坚持工程科学理念,以创新求发展,逐步发展成为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装备配套的高温气体动力学开放研究基地,并于2011年迈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  相似文献   

10.
一个经济实力雄厚、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医药产业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创制新药的能力却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这是我国医药行业最大的隐痛。这种状况深深地触动了不少在生物医药领域前行的科研工作者,这其中就包括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的王任小研究员。王任小研究员目前为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1.
以王恩哥和薛其坤为学术带头人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结构薄膜生长机理和原子尺度控制"研究群体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的首批资助群体之一.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科技部2008年12月新颁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9年3—5月组织实施了化学科学领域25个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3.
科技人生 陈菊英,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专业,至1988年工作于国家中央气象台工作,为长期天气(气候)预报员和副组长,负责业务服务和科研;1989年以来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为课题组长,重点研究区域性旱涝和强暴雨过程的气候分布特征和旱涝预测预报技术方法。在气候特征与洪旱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以瞬态光学的理论与技术为方向,开展超短光脉冲产生、放大、压缩机理与技术研究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快过程研究,开展瞬态光学技术测试设备研制及在科研生产中的推广应用。近期研究重点是:超短脉冲产生、放大、压缩、测量的新原理新技术,全固体激光技术及半导体激光和光纤激光技术;红外、紫外及X-Ray皮秒、飞秒测量技术,变象管技术,非线性技术,高速激光全息计量技术(PS,FS);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快过程研究,光合作用机理,半导体材料及各种光功能材料的非线…  相似文献   

15.
专家简介:王树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8年生于山东博兴。2000年和2003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年在中科院化学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到201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研究,2010年3月入选中科院化学所"引进国外杰出青年人才计划"。率先提出"结构识别与分子识别"协同的生物识别粘附效应,并用于癌症检测,因此获2010年世界科技奖提名。曾获2006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2008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50篇),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0年世界科技奖(材料类)提名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中国专利2项,美国专利2项;在多家国际著名杂志发表邀请综述4篇,英文专著2章;任Nature出版社亚洲材料杂志NPG Asia Materials副主编。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的生命多种多样,繁衍生息、不断变化,形成了纷繁复杂的世界。生命进化现象一直是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生物的系统发育和进化机制是探索生命奥秘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北京香山,有一个锲而不舍的研究群体,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探索植物系统发育和进化的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这就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以该实验室中青年研究骨干为核心、以葛颂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组成的研究群体,获  相似文献   

17.
王建昕,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主任。王建听长期从事内燃机和汽车的燃烧和排放研究工作,在我国汽车排放污染控制、高效清洁新燃烧技术以及清洁燃料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看来,内燃机节能减排的研究工作虽然艰苦,但技术成果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使得这项工作充满激情和乐趣,投入其中,所感受的快乐是激动人心和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8.
三十多年前,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汉带领课题组开始自适应光学研究时,有关领导告诫他们说这项工作短期内看不到成果,而且可能应用面也不广,因此希望大家能坐得住冷板凳。姜文汉带领课题组历经艰辛,不断取得自适应光学研究的突破。在863计划实施中,有多个主题都对自适应光学提出需求,充分显示了自适应光学在大型光学工程、先进医疗设备方面巨大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2006年视察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时说:“光电所的自适应光学,从一个很小的研究小组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后应用到许多方面,很好地体现了前瞻性和基础性的创新工作的推动作用,光电所如果没有自适应光学的基础,就没有今天的优势,这类工作正是科学院应该做的,也是坚持要做的。”路院长这段话很好地总结了自适应光学创新研究的作用和意义,对于姜文汉本人来说,这是很大的褒奖与肯定。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今,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机器人研究已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在医疗层面,康复机器人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贯穿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在高清视频、数字医疗、物联网以及虚拟现实等需求的强劲推动下.宽带化、泛在化、融合化的信息接入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和发展引擎.为此.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启动了下一代接入网络的国家战略行动。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信息交互量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