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来探讨中动结构的共性与个性.文章先从英语的中动结构入手,总结出了中动结构的一般性特点,继而对Sinhalese语、古希腊语、法语和德语等语言的中动结构进行跨语言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对于有中动形态标记的语言来说,可以直接根据中动标记来确定.而且,有形态标记的中动结构与反身结构有一定的关系,甚至可以通过这种关系的远近来对语言进行分类,如单一式中动结构和双重式中动结构.但是,这些结论都不适用于汉语,因为汉语没有形态上的中动标记.基于此,我们认为中动结构应从语义上找到共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手分析英语中动结构的来源,生成,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等,有助于我们研究研究的对象和抓住其本质,全面理解其句法和语义特征,保障中动结构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动结构是由中动动词引发的一类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结构是由中间动词构成的位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二者之间的一种语态结构,并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之中。  相似文献   

4.
论中动结构的句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动结构的生成过程,分析已有解释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假设,即中动词经历了一个“不及物化”的过程,从而使外论元受到抑制,内论元提升至主语位置。  相似文献   

5.
中动结构的行为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动结构现象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中动结构生成机制及其动词的归属研究上.文章在总结已有文献对中动结构的研究基础上,从认知语法句法分析的行为链模式及能量传递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中动结构所反映的典型事件模式在信息传递及状态改变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以期望加深现有的对中动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动结构作为英语语态的一个特例,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学者们在中动结构的归类和特性等方面已经达成一些共识,而对于该结构的形成原因则是众说纷纭.不同的语言学家依据不同的语言学理论,采取了不同的语言学研究策略,对于中动结构的生成规则、构成原因、语义和语用基础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讨.本文则试图采用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尝试在该语言学框架内探讨中动结构的构式意义.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有三种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和中动语态,对应的就有主动结构、被动结构和中动结构。英语中动结构具有主动的形式、被动的意义,动词看似不及物,实则及物,它独特的句法构造引发了众多研究。英语中动结构具有原型及家族相似性特征,因此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典型的中动结构主语和动词可换位还原成逻辑上的动宾结构,非典型中动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形式上有变体,主语不一定是逻辑上的受事论元。习得中动结构关键在于掌握中动结构构成的语义语用限制和语义因素,学习者只有整合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及其界面特征,才能更加全面有效地习得变化发展中的中动结构。  相似文献   

8.
冯荣荣 《海外英语》2011,(10):319+356
中动结构是英汉语言中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以往研究都是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该文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中动结构的主动态、被动态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的认知基础:受事图形化,施事背景化;图形相同,角色不同;背景不同,其突显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刘小明 《海外英语》2022,(18):78-79+82
英语中动句是一种常见但相对特殊的句法结构,学界前期主要运用描写法研究其句法形成机制、选择限制条件和语义语用特征,后来转向了句法和语义层面的解释。文章基于对该结构谓语动词特点及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的前期研究,借助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对中动句的主语、谓语和状语进行阐释,探究该结构的认知动因,以帮助学习者更好掌握该句法结构。  相似文献   

10.
陈月 《现代语文》2013,(7):78-81
中动结构是介于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之间的一种特殊结构。中动结构对于进入其中的动词有明显的选择限制。汉语中的状态词项和到达词项一般不能进入中动结构中,活动词项和目标词项如果含有[+及物][+自主]的语义特征则可以进入中动结构中,如果不含有这些特征,则不能进入中动结构中。  相似文献   

11.
借助多重动态博弈分析绩效工资的计量,得出代理人绩效考核中棘轮效应存在的必然性,在委托合同延续的时间足够长的前提下,绩效考核的标准就趋于当前的绩效水平,也就是绩效工资为零。  相似文献   

12.
借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剖析阅读理解本质的基础上,可总结出阅读教学中的话语分析模式。依据这一模式,阅读教学即要把语篇当作过程来教,又应将它当作产品来教授,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能动作用,培养他们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模糊性特点,将证据理论应用于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当中,并借助于有权重的证据理论合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合成。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将使用评价理论的"态度"资源作为分析工具,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商务演讲语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旨在对评价资源在演讲辞中构建人际意义的作用进行探讨。对16篇各大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或总裁发表的商务英语演讲进行了分析,以期发现他们对中国经济形势、跨国公司经营状况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看法,对中国全球化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慈善筹款信人际意义的评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慈善筹款信是呼吁社会人群捐款的一种公共语篇。由于这类语篇牵扯到作者和读者关系的建构,所以研究筹款信的人际意义对于解释这类语篇如何实现劝说功能是很重要的。在系统功能理论语法框架中,运用马丁的评价理论分析语料筹款信的评价资源以及它们在实现筹款信人际功能中所起的作用,以初步展现筹款信这一类语篇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关注人的各项潜能的发展,它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国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教学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对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特别是树立科学的评价观有重要意义。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评价应当关注:评价项目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情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和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子系统,将级差系统贯穿其中,分析了小说<觉醒>中的女主人公艾德娜的情欲觉醒过程;运用情感系统分析了艾德娜觉醒前后的爱情观;用判断系统分析了伴随艾德娜觉醒的深深的孤独感;用鉴赏系统分析了艾德娜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语篇意义分析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交际行为,其过程蕴含着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这就要求读者在语篇理解的过程中着眼于作者的思维认知方式。运用认知模式中的突显、框架、视角等识解概念能有效地将人类生活体验及认知方式运用于语篇理解的各个层面,从而深入挖掘作者思想及意图。这一思想要求教师在语篇教学中不只是机械地分析词、短语、句子等基本语言结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对英汉中动构式意义进行一番新的探讨。研究表明,英汉中动构式意义的特点是"凸显受事"但又"隐含施事"。其意义发端于突显受事属性的意向性,心理属性对物理属性既依赖又独立的随附性是实现该意向的动因,涌现过程是实现该意向的途径。"凸显受事"与"隐含施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桑麦兰  梅庭军 《海外英语》2012,(24):258-259
英语词汇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词汇语境变化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词汇意义变化建立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之上的。利用认知隐喻理论分析大学教材中英语词汇,研究词汇的隐喻意义,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