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冰 《今日科苑》2012,(6):20-22
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上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北极地区上方的臭氧层首次出现大面积空洞,足以被称为‘北极臭氧洞’。"也有报道称,北极上方出现了一个面积达到加利福尼亚州5倍的臭氧洞,这个规模空前的空洞有时会向东欧、俄罗斯和蒙古地区移动,因而当地人受到的紫外线照射强度会增加,但不会持久。  相似文献   

2.
瑞语 《百科知识》2007,(9X):17-18
每年的9月16日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之所以选定这个日子,是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按其要求,所有缔约国都应冻结并依照缩减时间表来减少含氯氟烃(CFCS)和其他消耗臭氧层物质(0DS)的生产和使用。2007年恰逢该议定书签署20周年。正如今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主题所言.  相似文献   

3.
继2011年8月公布"北极战略"后,今年1月17日,丹麦率先设立北极大使,极大地增强了其在北极的实力。而在这场夺宝大战中,丹麦还只能算是小角色,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挪威大秀武力甚至兵戎相见,瑞典、芬兰和冰岛也跃跃欲试。在极地宝藏之争的背后,是由庞大的企业集群组成的多国部队。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The Global Runoff Data Base (GRDB)和The Arctic Great Rivers Observatory (ArcticGRO)地表径流数据研究了1930年以来的俄罗斯环北极地区六大河流地表径流变化规律,并综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为进一步科学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的俄罗斯环北极地区的径流变化规律,进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北德维纳河、伯朝拉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和科雷马河年径流量分别以每年1.53 m 3/s、7.27 m 3/s、15.37 m 3/s、19.59 m 3/s、38.41 m 3/s、21.15 m 3/s的速率呈增加趋势。径流的年内分布特征表现为春季和夏季的洪峰流量降低,冬季径流量增加,径流年内分配趋向更加均匀。②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对大部分地区的年径流量影响不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大因素共同驱动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布特征。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北极河流径流变化、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界水资源合作开发,以及制定北极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对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南极和北极相隔约1.1万千米,中间被热带海洋分割着,两地看上去完全不会有什么密切关系,但科学家却发现——  相似文献   

6.
全地形消防摩托预防奥运主场馆群及周边地区火灾的发生。 “一旦发生险情,在1分钟之内这种消防车辆就能到达‘鸟巢’内的任何位置。”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种名为“北极猫”的全地形消防摩托车身长2.4米,宽约12米,排量为650毫升,最大速度为70千米/小时。全车采用无级变速四轮驱动,不仅能够轻松地在狭窄的沙土地上行进,  相似文献   

7.
陈奕彤  高晓 《资源科学》2020,42(11):2062-2074
气候变化使人类利用北极海洋资源成为可能,但少有研究涉及包括北极理事会在内的国际机制在北极海洋资源利用中的价值和作用方式,及其与环境保护之间互动机理的动态发展。对北极海洋资源利用的国际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北极海洋资源并为维护中国在北极的权益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义。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以往因海域结冰而无法利用的航运、油气、渔业等海洋资源被开发的机会和潜力显著增强,并吸引了各利益攸关方的浓厚兴趣。通过对北极海洋资源利用潜力和环境风险及相应的国际治理机制进行分析,发现:①具有分区主义特性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以议题为基础的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律文书共同构成了有关北极海洋资源利用的国际机制;②北极理事会在治理海洋资源利用的过程中,扮演了提供知识产品、协调北极国家一致意见、提升政治意愿、联络相关主管国际组织的角色,但其区域主义的治理路径缺乏对外部利益、人类共同利益以及海洋整体利益的考虑;③在跨领域的北极海洋资源利用问题上,现有的国际机制忽视了海洋的整体性,在解决资源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上力有不逮,既有的国际机制亟需能够容纳域外利益攸关者的国际合作。中国应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继续拓宽在北极理事会内外参与北极治理的多维渠道,有技巧地维护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吴嘉佑 《百科知识》2001,(12):51-52
《俄罗斯恶之花》出版于1998年,由当代俄国文艺理论家、小说家维克托·叶罗菲耶夫编著,集22位俄罗斯作家的26个中、短篇小说而成。主题上的一致性使之构成一部完整的小说集。26部作品,除个别以外,均于70年代中后期在苏联境内外问世,被叶罗菲耶夫称为“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中最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小  相似文献   

9.
王文 《知识窗》2008,(7):50-51
于2007年8月4日发射升空的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历时9个多月在太空“奔走”7.11亿公里后,终于在北京时间2008年5月26日7时53分”踏上”了火星北极地区,成为首个登陆火星北极地区的探测器。“凤凰”号着陆约2小时后,工作人员接收到它从火星传回地球的第一批40余幅黑白图像,开始了为期90天研究火星北极地区是否拥有生命的勘测重任。那么,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革新》2010,(10):41-41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云会交流。但是,它们在说什么呢? 一项新研究发现.像叽叽喳喳的蟋蟀或者夏天晚上闪亮的萤火虫一样。云确实会彼此“交流”。这一令人惊讶的研究结论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一发现可能对理解地球气候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二 《科学生活》2013,(4):46-47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文章报道,根据国外一些科学家的意见,现代人将不会再在世太长时间,在最近的100年间,人们的外形会起很大变化,将出现能摆脱现代人所有毛病和弱点的未来人,就这个话题我们采了解下目前常见的三种说法。  相似文献   

12.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航天局(ESA)与美国宇航局联合执行的太阳观测探测器:太阳和目光层探测器,捕捉到太阳表面出现的巨大“空洞”,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7月18日上午09时06分,位于太阳北极附近,实际上,  相似文献   

13.
《自然》     
《科学中国人》2023,(3):10-15
预测森林的未来《自然》封面:泰国康卡沾国家公园清晨的雾气。《自然》杂志第7923期封面展示了一系列论文的合集,主要关注森林在全球变暖下的脆弱性和潜在修复力。前3篇论文主要聚焦北美地区,探讨了北方物种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和干旱,分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树干生长时间,揭示了白云杉向北极苔原的迁移情况。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10,(6):5-5
浙江大学一项模拟臭氧层空洞下的斑马鱼发育实验表明,在对照实验中,暴露在紫外辐射下的斑马鱼卵弱不禁风,全部死亡:而“穿上”课题组研发的“防护服”的斑马鱼卵则茁壮成长,顺利完成全部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业月刊》2009,(3):62-62
问:“万千百十工程活动”到底是个件么概念?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一个流传得十分久远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说:在很久以前,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为了争当领袖,大战了一场。结果,共工被打败了。他宁死不屈,一头撞在西北的不周山上,把山撞倒了。那不周山原来是撑天的柱子,这一倒,天就塌下来一块,出了一个大窟窿。天河里的水就顺着窟窿哗哗地倾泻下来,淹没了田地、庄稼、牲畜和房屋。  相似文献   

17.
《长生殿》的主题是肯定为赞美“李杨情缘”,但部分学者认为李杨之“情”是一种庸俗和不理性的“情”,是不值得肯定的,洪主观上的主题思想与客观上的内容表达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本文通过分析李杨之间“情”的性质的逐步转变,证明“至情”思想在《长生殿》中的表达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在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化论坛上.茅于轼、汪玉凯、陈禹、秦海、杨培芳、李晓宁、阚凯力、方美琪、董小英.李广乾、杨冰之、杨凤春、李奔、胡小明、高纯德、乌家培、梁优彩、陈玉龙、肖昶.聂林海、乔阳等著名专家学者就我国的电子政务效益问题发表了看法.总体归纳起来共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12年5月27日.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世界知名的《自然》杂志网络版发表了一个观点: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一些恐龙的幼崽在体型长成之前就进入了成熟期.并在此基础上进化成了鸟类!这一观点非常新奇.身躯庞大的恐龙怎么和鸟扯上关系了呢?  相似文献   

20.
《科教文汇》2005,(11):19-19
美国科学家在近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一位因脑部受损而难以正常识别他人恐惧表情的妇女.使他们对人类大脑情感认知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此前.医学界一直认为脑杏仁核是人类大脑中识别恐惧表情的关键部位。这位38岁的妇女由于患病导致大脑两侧杏仁核均有损伤.确实很难识别出他人脸上的恐惧表情,但她识别喜悦、愤怒.哀伤等表情的能力却很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