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理解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百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结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二是突出“德行”,以培养学生善解人意的素质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使学生在做人与为学上齐头并进。三是将认知与感情贯穿全部教育过程,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四是把理解作为教育目的之一,使通过理解而教和为理解而教融为一体。五是成批转化因误解造成的后进生,形成“后进生大步前进,优秀生更优”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2.
赵慧玲 《文教资料》2006,(16):96-97
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的“首席执行者”,在培养良好的班级体促进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而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结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二是突出“德行”,以培养学生善解人意的素质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使学生在做人与为学上齐头并进;三是将认知与情感贯串于全部教育过程,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四是把理解作为教育的目的之一、使通过理解而教和为理解而教融为一体;五是成批转化因误解造成的学困…  相似文献   

3.
《华章》2006,(11)
理解教育所信奉的“理解观”是理解教育的基石。由此确立的理解教育的主要内涵是:通过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师生身心更好地发展,生命意义更加丰富的过程。一、发展师生的理解意识,使之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一)确立理解性校训,即“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理解学生,教在心灵”旨在提示教师:理解作为手段,是教好学生的前提。因为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每次教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真切的内心体验,这样的教才能事半功倍。反之,把教建立在误解学生的基础上,虽然教了,甚至教得很苦,但大多…  相似文献   

4.
“理解教育”是素质教育深化的结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上海市金山区兴起并在全国已产生一定影响的“理解教育” ,是消除误解 ,增进理解 ,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 ,从而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 ,是将素质教育精神化为具体教育形态的尝试 ,是素质教育深化的必然结果。面向全体学生 成批转化后进生这是理解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蕴含着设计者把素质教育的初衷之一“面向全体学生”变成普遍事实的动机。人们知道 ,迄今为止的我国素质教育 ,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但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或让后进生也得到较好发展 )仍需有大量工作要做。在关爱并转化后进生方面 ,尽管有…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的“首席执行者”,在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理解教育的有关理论,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工作中增强对学生的理解尤为重要。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而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结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二是突出“德行”,以培养学生善解人意的素质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使学生在做人与为学上齐头并进;三是将认知与情感贯串于全部教育过程,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四是把理解作为教育…  相似文献   

6.
刘波 《考试周刊》2008,(53):75-76
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而获得较好的发展和过程。它特别关注后进生这一弱势群体,是一种有效转化后进生的教育模式。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理解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以优化高职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素芬 《考试周刊》2012,(43):180-180
所谓的"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而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它不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而是一种对当代制度化教育进行补充的教育思想与一系列策略。当今实施素质教育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它关注后进生这一弱势群体。转化后进生是当今教育难题之一,更是令广大教师头痛的问题,已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教、有待学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把幸福作为教育的内容,是一种较为肤浅、更加危险的理解,它有可能允许以不幸的方式进行“幸福”的教学工作,很容易使“幸福的内容”蜕变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根本性情感性质,使幸福与教育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则是更为深刻、可靠的理解。当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人”有关,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所以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给学生“教幸福”;反之,不能教学生幸福,教师实际上也不存在幸福地教。有一种说法:教育的过程是苦的,但果子是甜的。这如果不是骗人的,就是对幸福有误解。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目的与过程总是内在统一的。我们无法设想不幸的过程会突然推演出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第十章为理解而教有一个小专题:教材和为理解而教,提到一个重要的误解:把教材当成教学大纲,指出教材既不是地图,也不是行程安排,而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旅行中起支持作用的旅游手册。本文以七年级科学新教材为例,通过“增加”“改编”“调”“整合”相应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能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为学生的理解而教。  相似文献   

10.
“师生之间的误解是教育效益低下甚至造成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对学生采取冷漠、嫌弃甚至粗暴的行为 ,这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解形式。真正的‘理解’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的箴言。  最近半年来 ,熊教授把“理解教育”的模式应用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附中 ,在广西建立了第一个理解型素质教育实验基地。所谓“理解教育” ,就是依据反思性教学理论和主体间性原理 ,在素质教育这面旗帜下 ,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非认知因素发展 ,关注全体学生进步 ,关注素质教育具体化的新教育模式。  理解教育的观念系统主要是三句话 :一是理解学生 ,教在心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兴趣、需要、态度和个性 ,善解学生的意愿 ,解读学生的心灵 ,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 ,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二是理解教师 ,勤学奋进。要求学生形成如下观念 :老师教我不容易 ,莫将教诲付东流 ;真诚交往 ,与人为善 ;心中苦闷及时吐 ,常叫愉悦驻心田 ;熟读精思诚可贵 ,标新立异价更高 ;理解少烦恼 ,误解生祸殃。三是理解自我 ,塑造人生。要求师生都应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自己” ,不断规划和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附中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熊川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