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词汇丰富生动,表现力强,在后世运用广泛。但是由于《庄子》语言与思想的玄妙难测,后世对《庄子》词汇的理解和解释多有偏差,使用也有不正确之处。考释和辨析这些疑难词语,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庄子》词语。  相似文献   

2.
《庄子》一书有很多疑难词语,本文仅选取其中的四个,考释其词义源流、结构演变和词性变化,辨析其在词义训释和词语使用方面存在的失误及其产生的原因,补正他人训释和运用这些《庄子》词语之缺失。  相似文献   

3.
前—个结构意为“的确如此”。它主要用来对前面的说法加以强调。这时,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指的是同一个人或物。如:She loves sports.So she does,她喜欢体育活动。她的确喜欢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董解元西厢记》中既包含丰富的戏曲词汇,又收录了大量的口语词,其性质典雅与通俗参半。考察《董西厢》中的部分疑难词语,可以补证前贤所做的注释,并为有争议的词语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庄子》词汇丰富生动,表现力强,但是疑难词语也很多,给后人理解和使用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其考镜源流,补正缺失,以图对读《庄》用《庄》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对屈原《九歌》中所见几组历来训释存在分歧和矛盾的词语,如"龙驾"与"帝服"、"宜修"与"宜笑"、"左骖"与"右"等,试图辨析众说,选择或提出较符合作者原意的释义。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诗经>二首》的教学设计时,可以借关键词,从学习活动的创设角度入手进行创新设计。首先可以对“荇菜”与“蒹葭”进行探讨,通过其反复出现的现象探究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其次可以对“淑女”和“伊人”进行探讨,围绕“淑女”和“伊人”挖掘一系列问题并尝试进行解答,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诗经>二首》的学习,掌握诗歌解读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诗经》中的农事诗词语的研究来分析当时的农业生产、生活以及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从而反映出周代的经济基础状况和物质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朴学宗师顾炎武以传统经学价值取向为标准品评、抨击明代学术之空疏浅陋,认为古学弃于明,经学亡于明,剽窃之风盛于明,改窜古书之习猖獗于明,制义所利在“空疏之人”,最没有学问的也就数明代人了(参见《日知录》)。此后,在《诗经》学史研究中,学者对明代《诗经》学多为贬抑之词,以为“明人之学,在义理一方面言,不如宋人之精;在考证一方面言,不及汉唐之密”(胡朴安《诗经学》)。多以为“明代《诗经》学”学者不过数位,著作不过数部,而且或真伪不辨,或“无甚精义”,或“多凭臆说”,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山西大学教授刘毓庆先生在北京大学师从褚斌杰先生  相似文献   

10.
汪莹 《中文自学指导》2000,(6):42-43,48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包蕴着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史,其中最早的也是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诗经》。从民族文化心理来说,一开始起西方人便造出了希腊罗马诸神,而使西方文学成为了“神的文学”,而从《诗经》开始,写实的风格造就了东方“人的文学”。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汉语大词典》所收现代词语释义存在的一些问题,以补辞书之疏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或称“诗三百”。我们通常都是说它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诗三百”是取其约数。但也有人说《诗经》里的诗歌有311篇,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正>《论语·侍坐章》是《论语》中篇幅较长且富有文学色彩的一篇语录体散文,被选入多种版本语文教材。由于《论语》中对话向来简短含蓄,所以《侍坐章》中也有不少地方语简意丰,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争议。现选取一些地方作详细辨析。一、"哂"究竟是讥讽还是赞赏关于"哂"的解释,主要有微笑、赞赏、讥讽等几种。"哂"的本意就是"微笑",宋朱熹《论语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源头,表现出关注现实的热情、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实而不华、质朴率真,让更多的人见识了真我本色。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第二册《(诗经)两首》之一《氓》中有“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句,课本解释“载”为“动词词头,无义”。而翻译“载笑载言”为“一面笑来一面讲”。这会让学生产生异议。  相似文献   

16.
乾隆撰写的《文津阁记》,简明地介绍了《四库全书》分类印刷和分别馆藏的情况。指出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目的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别人对该文的注释,有几处不妥之处,一一指出。  相似文献   

17.
《(字诂)考识》一书疏通了《字诂》难理解的词语,对《字诂》的解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字诂)考识》作了分析:一是《(字诂)考识》的特点;二是《(字诂)考识》的意义;三是《(字诂)考识》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田作 《语文知识》2001,(8):30-3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创作,距今约二千五百多年。它的出现,展开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诗经》流传至今,除了丰富的思想性和人民性之外,其语言的生动活泼,音韵和谐,人们乐于诵读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诗经》流传下来的数量众多的成语中得到印证。《诗经》三百零五篇,流传下来的成语竟多达130条。数量之多,为后人使用频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成语,散见于“风”“雅”“颂”各部分。其中以“雅”为最多,计69条,“风”次之,计57条,“颂”最少,计4条。《语文知识》1999年6期曾发表了张顺发先生的《(从诗经)中直接援用的成语》一文,计70余条,本文详加补足,并按“风”“雅”“颂”顺序罗列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撰者圆仁虽为日本僧人,但具备颇高的汉文修养与造诣,对汉语及唐代书仪的运用水平相当高。对入唐僧圆仁所撰文书中疑难词语的释读,可以了解当时中日书仪用语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