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说,从事业余新闻写作难,但阆中市龙泉镇党委书记莫子君却在这条路上跋涉了十五个春秋。十五年来,莫子君采写的新闻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南充日报》等中央、省、市级的38家新闻单位用稿2600多篇,年均用稿量近200篇,其中有48篇获省、市好新闻奖和征文大赛奖。榜上无名脚下有路1980年秋天,刚满16岁的莫子君高考以6分之差落榜,之后,他回到阆中市老观镇关帝庙村。第二年,莫子君自费征订了《四川农村日报》、《南充日报》,他一边读报,一边试着写一些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新经验。初涉新闻报道莫子君…  相似文献   

2.
我的几点体会汉源县委报道组周邦和从1958年《四川日报》刊登我采写的《彝家山寨荞麦香》第一篇新闻稿以来,我搞报道已有37年了。一些体会或许对业余通讯员有所启示。新闻采访,是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专门的调查研究活动,要采访成功,必须做到:一要刻苦学习。新闻...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6日,《四川日报》一版刊登了我采写的稿件《西昌成为普及初等教育市》。这篇稿子发表后,在我市引起很大反响。回想这篇稿子的写作经过,要感谢《新闻与写作》杂志的指导。我1988年7月才开始学写新闻稿件。1989年7月月,订了《新闻与写作》,它对我采写很有指导作用。《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9期,发表了四川省汉源县委宣传部龚儒全同志写的《要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4.
责任感使命感──采写《劣质煤油害得她终身残废》一文的体会旺苍县委报道组何学元1992年5月,《四川日报》“读者来信”版刊登了我采写的《劣质煤油害得她终身残废》,旗帜鲜明地为一个遭受伪劣商品残害的农村少女仗义执言。这篇700来字的报道,被评为《四川日报...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新闻联姻──读邱沛篁的《新闻采写与研究》刘耀辉我与四川联合大学新闻系主任邱沛重教授,可以说是老相识了。1959年秋我被分配至四川日报编辑部文艺组工作时,他在四川大学中文系读书,常写文艺评论,常来本报文艺组与老编辑们切磋,并与我初识。之后,尽管双...  相似文献   

6.
横看成岭侧成峰──采写《雅姐善舞“老来俏”》的体会牟祚涵我的拙作《雅姐善舞“老来俏”》在《四川日报》、《四川人日报》、《雅安报》等报刊发表后,有位同仁问:“你是如何把雅姐跳迪斯科写得来有声有色的?”这是写作时我力求选择最佳角度和立意新而不落俗套。跨入...  相似文献   

7.
春风化雨育“金菊”──记《德阳日报》一次成功的社会新闻报道张辅国,王涌十岁孤女面临辍学离家挣扎堪苦德阳日报呼唤奉献爱心反响强烈1995年3月28日,德阳日报社会新闻专版刊载了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明天,我的家在哪儿?》一文,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吴金峰、邓志强报道:武警阿克苏地区支队在新闻报道工作中,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做法,发动广大官兵结合工作写报道,被总队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为了搞好新闻报道工作,自2002年年初以来,支队党委就把新闻报道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长期坚持下来,针对支队新闻报道工作实际出了“四招”:一是举办了新闻报道员培训班,邀请了《人民武警报》、《新疆日报》和《新疆经济报》的编辑记者来警营讲授新闻采写业务知识,并专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现场采写和评点,促进了培训效果。二是从财力和物…  相似文献   

9.
小稿子也能激起千层浪──《一个高考生的苦恼》采写札记彭华1995年8月14日,四川日报第三版刊登了我采写的文章《一个高考生的苦恼》。这篇稿件全文仅500字,没想到在川报一露脸即引起了强烈反响。遂宁、绵阳、德阳、万县、雅安等一封封信件、一个个电话、一张...  相似文献   

10.
胡小平 《新闻界》2000,(3):58-58
《新闻界》编辑部的老师来信说 ,我在1997年和1998两年有三篇新闻作品获得了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 ,要我写一篇文章说一说怎样才能多出精品。实在有些汗颜 ,但又盛情难却。想来想去 ,打算将自己是怎样采写这几篇新闻稿的写出来 ,再粗浅地谈一谈自己对多出精品的看法。获省好新闻一等奖的三篇作品分别是刊在《四川农村日报》上的《下岗女工张子君带出养猪专业社》、《提起红色罚款单 ,乡长 :我也怕》和《罗永光能官能民本色不变》。采写《下岗女工张子君带出养猪专业社》是1997年的夏天。最初并非去采访张子君 ,是高坪区畜牧局的同…  相似文献   

11.
我是1987年开始学写新闻稿件的。三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写了近150篇新闻稿件,分别被《工人日报》、《中国建材报》、《北京晚报》等报刊,电台采用。我所采写的新闻报道,大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是什么促使我有这样的热情来采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呢?是企业的新人新事。我们厂是个小厂,不足300人。近年来,厂里发生了深刻变化,涌现了不少新人新事,报道的题材还是很多的,但却没有人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新闻爱好者,是四川省达县地区《通川日报》的通讯员。去年我为报刊、电台采写新闻稿件八十余篇,被县广播站播用六十余篇,被《通川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民报》、《经济日报》和四川广播电台共刊用三十多篇。在实践工作中,自己深感新闻基础知识不扎实,总想系统地学习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去年十一月份,西北新闻刊院招生,给了我业余系统学习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13.
王一 《新闻界》2001,(4):57-58
“编外”记者是梁廷荣对自己的戏称。实际上,梁廷荣确实被《四川日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社会报》、《绵阳日报》、《绵阳科技报》、《厂长经理报》等10多家新闻单位聘为通讯员、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只不过,梁廷荣不像其它记者那样是国家干部,连招聘干部都不是。但梁廷荣对此不介意,终年乐滋滋地下乡采访、整理资料、采写新闻报道。一梁廷荣是绵阳市涪城区丰谷镇人。和他那个时代的许多青年一样,连高中也没有完整地上过。但他却从小喜欢看书学习,并立志要当一名作家。1976年粉碎“四人帮”时,已在丰谷镇印刷厂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可读性──科技好新闻之源──采写《春蚕到死丝未尽》一得谈四川日报记者雷健1995年6月6日深夜,四川三线经济技术联合发展总公司电话通知我,7日至8日,“蛹蛋白长纤维技术研究”项目要开成果鉴定会,约我参加。对于从事科技报道多年的我来说,采写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5.
珍惜荣誉     
在我的书柜里,已珍藏和保存着一百多本荣誉证书。这些荣誉证书人部分是新闻单位颁发给我的。我一直都很珍惜。 翻看证书,最早的一本是原随县广播站颁发的模范通讯员证书。那是1983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的我,忽对新闻报道产生了兴趣,于是我采写讴歌农村新人新事的新闻稿件投寄县广播站,当年我被评上模范通讯员。1984年我被《新农民》杂志评为模范通讯员。不久我在村小学任教,后来又干起了幼教。由于在新闻报道中干出了点成绩。后来我又被招聘到镇广播站从事宣传报道。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采写的新闻稿件先后在中央、省地、市级报纸和电台采用。仅1986年我就被《湖北日报》、《襄樊日报》等8家新闻单位评为优秀或模范通讯员。  相似文献   

16.
十余年来,我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企业报》、《新闻出版报》、《中国煤炭报》、《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日报》等20多家报刊发表读者来信近100篇。我的愿望是:用手中的笔,为矿工鼓与呼,为群众分忧解难。我原在井下工作,发现个别矿工在井下动辄骂爹咒娘,污言秽语不堪入耳。有的还在矿车、风门上画一些裸体像,写些无聊的打油诗,等等。我认为这种现象不利于矿山文明生产,应当制止。于是,我采写了(井下也应讲文明)一稿。这篇来信很快在(广旺矿工报)和(中国煤炭报)上发表了,并在矿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  相似文献   

17.
1997年3月28日编辑同志:我是绵阳市老龄委和绵阳日报的通讯员,现在已63岁了,可是编辑同志仍然耐心指导我。我还清楚地记得,在绵阳日报高级培训班学习时,《新闻界》主编何光珽给我们讲课,教我起步,热情地扶持我这个老年通讯员。我从1995年到现在一直订《新闻界》,每期我都详细阅读,觉得内容丰富,有科学性、趣味性,并使我学到了不少新闻写作知识。1996年,我采写的新闻稿共128篇被中央、省、市报刊、电台采用。去年,我到邮局寄稿时,途中被汽车撞伤了右手,至今仍未痊愈,这稿子是用左手写的。字写得不好,请…  相似文献   

18.
在吉林省白山市,崛起了一家民营企业———白山市老乡亲食品厂。这个厂生产的“老乡亲”牌粘玉米走俏省会长春市,并且还很快打入了深圳市场,受到用户青睐。因此,我先采写了消息《“老乡亲”粘玉米走俏省城》,发表于2002年12月30日《长白山日报》头版头条;接着我又采写了人物通讯《“再就业状元”吴春艳》,发表在2003年1月9日《长白山日报》头版;后来,我又抓住机会拍了一张新闻照片,发表于2003年1月17日《长白山日报》头版;不长时间,我又精心撰写了一篇评论《从“老乡亲”所想到的》,发表于2003年2月6日《长白山日报》头版。上述四种体裁的新…  相似文献   

19.
我刚开始搞新闻报道工作时,急于想让稿件上广播,登报刊,不能正确对待退稿。接到退回来的稿件,就往烂纸地里一扔,认为自己写的稿子,给退回来了,还有什么好看的。去年五月初,我采写了一篇反映一些农户乱占土地盖房子、滥用耕地建砖窑的稿件,寄给《徐州日报》,没几天就给退回来了,我又分别投给电台和报刊,结果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不过《新华日报》编辑部在退稿中附了一个便条:“希望你能从更深的角度去挖、去写,如报道地方政府是如何采取措  相似文献   

20.
多写短新闻     
我在农村基层工作,经常采写一些乡间短新闻。自去年四月以来,我先后在《四川民兵》、《四川农民报》、《四川工人报》等报刊,及县人民广播站发表了七十多篇稿件。还分别被《南充日报》、《四川农民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和通讯员。下面谈一点采写短新闻的体会。短新闻要凝聚一点,短小精悍。我开始写稿时,总想写出“大部头”,有分量的长稿。于是使劲拼凑材料,拉长篇幅,因而写出的稿子主题不突出,事例不典型,费力不小,不能采用。后来,我仔细琢磨《新闻与写作》上一些作者谈写作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