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1基础教育各阶段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到2007年,全国99%的地方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而高中阶段和学前教育阶段到目前还没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阶段。2基础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及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差距十分明显,而且最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悬殊问题,要尽量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目前,这些差距的表现主要有三:(1)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全国基础教育质量不平衡。(2)城市乃至乡镇中小学趋于两极分化,导致"择校生"现象愈演愈烈。(3)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保障不足。  相似文献   

3.
陈红 《湖南教育》2010,(12):35-35
目前,义务教育的发展并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较落后地区之间不均衡。城乡之间不均衡——与农村相比较,城市更具有政策上、资金上、资源上的优势,城市不仅在硬件(特别是办学条件)和软件(特别是师资力量)上明显优于农村,而且由于城市作为地方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等众所周知的原因,迄今为止,资金和人才仍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这就必然造成区域内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学校与学校之间也不均衡——示范性中小学与薄弱学校相比较,一般具有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十分突出,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针对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构建刻画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程度的度量方法。提出以义务教育最低保障标准为评价基点的思想。依据各地区发展差异,构建不同地区义务教育最低保障标准的测算模型。以此模型计算在满足最低保障标准条件下,义务教育经费的实际投入量。利用模型计算结果对我国31个省市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在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进行横向或纵向差异的对比,客观量化了我国目前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为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分配和预算决策,提供了理论和数量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塌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省级统计数据,本文探讨了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塌陷问题。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教师收入等方面相对均衡,但义务教育投入的生均指标显著落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部分省份,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水平塌陷"与"低水平均衡"现象;(2)计量分析表明,东、中、西区域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增长塌陷"并有可能长期陷入"低水平陷阱"。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看,加大中央对中部地区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强化中部地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力度是扭转中部地区"教育塌陷"的必由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师》2014,(Z1):47-48
我国现已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但仍存在着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包括财力资源配置、物力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是指师资力量的配置。现在,教育经费投入已达到GDP的4%,在教育财力和物力上已有保障。因此,合理的师资配置已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分析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师资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主要从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实现教师的合理流动、强化教师编制管理以及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促进教师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均衡问题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很不均衡,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其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与我国当前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构建区域均衡发展的职业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区域发展现状,阐述了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并就职业教育的区域发展均衡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农村中小学教育保障条件大大减弱;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仍不能得到较好解决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本解决县级政府的财力结构与其负担的义务教育责任不相称问题。本提出其解决方案为重构农村义务教育事权划分格局,即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在由乡镇为主转为以县为主的基础上,构建起“国家办学,分类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9.
区域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7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规模的省际间比较,对全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东中西各个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不同。为此,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物力的支持和保障;其次政府要重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第三要加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总体较差,主要指标达标率总体较低,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计算机台数、教职工编制配备等尤为薄弱,且学段之间、城乡之间办学基本条件差异显著;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比较明显,低位且不均衡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均衡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必须坚持“使最少受惠者获得最大利益”的社会正义原则,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创新机制,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在县域内实现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法制与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基础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部分 ,其中义务教育又是“重中之重”。“实施义务教育 ,城市以市或者市辖区为单位组织进行 ;农村以县为单位组织进行 ,并落实到乡 (镇 )。”① 因此 ,所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通常是指实施义务教育单位区域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要保证区域范围内每一位符合接受义务教育条件的成员都能接受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 ,即享受均衡的义务教育机会、均衡的义务教育条件和均衡的义务教育过程。这些目标与教育法的创制…  相似文献   

12.
缩小省内义务教育投入的县际差距是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从财力、人力和物力三个投入维度构建衡量县级义务教育投入指标体系,以东部某省为例,测度该省2007-2012年义务教育投入的县际差距及其变动.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县域义务教育投入的因素.研究发现:县际义务教育投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呈反向变动关系,相对差距缩小主要得益于省对县的财力均衡作用的发挥,而绝对差距扩大的主要体制原因是“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和依县级财力而定的梯度发展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县级财政教育投入并未与县级财力增长同步,抑制了义务教育投入县际差距的缩小速度.未来的改革思路是,继续加大省对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和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监督力度,突出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均衡功能,对特定义务教育财政支出项目“以省为主”来负担.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月览     
《生活教育》2010,(5):34-35
陈小娅:东部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7日,教育部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区现场座谈会在本市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表示,作为全国较为发达的地区,东部地区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的高水平均衡发展,同时要特别注重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14.
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个区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探索不同发展模式,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结国内外缩小区域教育差距的经验,大致有七种均衡发展模式,具体如下. 其一,梯度均衡推进式.这种模式在实现策略上,鼓励教育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和学校快速发展教育,同时,积极推进校际均衡和区域均衡发展,扶持教育发展条件差的地区和学校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15.
信息     
国内全国陈小娅:东部地区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2010年4月7日,教育部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区现场座谈会在天津市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表示,作为全国较为发达的地区,东部地区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的高水平均衡发展,同时要特别注重课程质量、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内涵发展。她表示,对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而言,要想实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 董志伟)省政府日前下发<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从调整优化区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保障弱势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站在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强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全省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到2010年,实现全省50%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规定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了法律保障。从全国来讲,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重点是教育投资的均衡化、硬件设施的均衡化。这是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教育的投资和校舍、设备等方面差距太大。  相似文献   

18.
构建“路径—工具—评价”分析框架,梳理地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路径和工具,并基于PMC政策指数模型进行政策评价,有助于回答地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政策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和效果如何的问题。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主要从布局结构、均等机会、培育质量、学校治理、政策条件和资源配置六个方面规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同地区在政策工具使用上呈现差异性,东部地区以过程型工具为主,中西部地区的保障型工具占比居多。在政策评价方面,各地区的政策得分跨越3个评价等级,平均水平为可接受级,政策结构相对合理,政策支持的一致性水平较好,但需要在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进一步完善。未来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通过增加过程型政策工具,扩宽政策内容覆盖面提升政策执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战略目标之后,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这种不平衡,包括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和校际之间的不平衡,其中后两者也即区域内的不平衡更易为百姓所感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包括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教师资源的均衡和生源的均衡。其中,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最为关键。在农村学校硬件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在农村普遍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提高师资水平、努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对于中西部劳动力输出省份意味着人力资本流失,而对东部地区则是人力资本额外增加.在我国目前"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下,这种人力资本溢出造成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与收益非对称性,而给东部带来了人口及财政红利.因此,为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应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教育补偿;而将义务教育的重心提升到中央财政则是最有效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