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强化学生文体意识,杜绝“四不像”作文的出现,越来越多省份的高考对作文文体作出严格的要求,只限定写记叙文或议论文两种文体.因此,如何教学生写好议论文的工作就摆上了语文教师的案头.要想写好议论文需要注意的有很多,如论点的明确、论据的合理、论证的严谨等等.因为许多学生写作时喜欢运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嘛!的确,事例论证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论证方法.那么,学生的习作中,如何才能巧妙地用好事例呢?这就应讲究技巧.  相似文献   

2.
由于学生长期受命题作文和定性思维的束缚,往往只会运用有限的几种常见的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去写作,不会、不懂也不敢运用别的一些新颖的文体去创作,因此达不到创新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作文文体个性化的教学实验,"对症下药"地去进行有意义的作文创作,从而实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们都曾有过因为老师布置的作文而咬笔头殚精竭虑、为怎么运用作文技巧而绞尽脑汁的时候,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胸中无竹".如何才能胸有成竹呢?我想给大家推荐一种写作练笔的方法--速写.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作文教学主要是针对两种文体:议论文和记叙文。其中记叙文学生从小学练到高中,其写作技巧和能力基本定型,而高中教师一般会在其深度上加以点拨。而议论文则是在高中开始训练,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影响很大。传统的议论文教学一般是教师先讲解一些方法技巧,然后学生写一篇作文,再接着教师会把学生在具体写作中出现  相似文献   

5.
议论文是作者运用组织巧妙的语言说服他人的一项文体类型。写作议论文考验的是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会出现概念不清、逻辑混乱,角度单一等问题。文章以"痛感新闻"材料作文写作为例探寻写作议论文的大致思路。  相似文献   

6.
葛朋利 《考试周刊》2013,(55):42-42
议论文也称论说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阐述作者的观点,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议论文是初中作文中的一个重要文体,是中考一个重要的备选文体。然而,在平时训练中,学生往往对议论文最不"感冒",特别对后进生来说更是无从下手,有的学生甚至"缴械投降"。如何引导后进生写好议论文呢?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议论文一直是颇受考生青睐的文体,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在考试I中选择议论文来写作的学生占1/3,而得高分的作文往往有一个共性就是论I理深刻透彻。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提醒:议论文的写作务必要在说理深刻上彰显特点。不过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说理不是那么深刻的文章,他们有论点,有论据,亦有论证过程,但是他们又不像是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议论文写作有无"规矩"可依?如何对待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规矩"?福建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俞发亮老师搜集了近年来各种报刊发表的学生"争议作文"及其"争议",编辑成《中国学生作文惹是非》《中国学生作文怎么啦》两书(已于今年年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下面这场"争议"也许能对你如何写好议论文有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困惑一:文体 我们教什么文体?我们考什么文体?如何理解教、考与课标的公然背离?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在阅读教学领域还是写作教学领域,总有一个挥之不去回避不了的、为广大一线教师头痛不已的、似乎是"无解"的问题,即"文体之惑". 阅读方面,我们教的教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小说"、"诗歌"、"剧本"、"散文",还有"寓言"、"童话"、"书信"、"演讲稿"等等;我们的教参、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考试,也是将以上"文体"一锅煮.可我们的写作呢,情况似乎就有点不一样了,面对学生们的作文,老师们经常困惑的是:到底什么样的文章叫"记叙文",什么样的文章是"规范的议论文"?如何区别"记叙文"和"散文"、"记叙文"和"小说"?每年高考、中考后为什么总有那么多对作文文体的质疑和问难?  相似文献   

9.
文体,是写文章时所用的体裁。在高考作文和平常的作文中,我们常用的文体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但实际上,文章的体裁远远不止这些,还包括一些诸如说明书、网络论坛类的"常用应用文体"。从近几年高考阅卷场上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证明,以"常用应用文体"进行写作,更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也更容易获得高分。但应该注意的是,大家在运用这些"应用文体"写作的同时,更要注意文体规范,不能写成"四不像"作文。本期我们主要讲解议论文体的写作规范及要点。  相似文献   

10.
常常收到学生来信问:老师,我写议论文。为什么总是不会‘分析’?是啊,议论文写作是高中学生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不会分析,又是作文中最常见的,同学们写作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对此,我们不能一一答复。所以特别约请了北京市第五中学作文教学专家尹龙国老师结合语文教材专门为同学们写了这篇文章,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定有收获。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应用性较强的文体,现实教学中存在重方法、技巧的外在指导,轻思维、思辨的内在培养,所以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容易出现"八股化""模式化"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认识到议论文是说理的,分析说理是议论文的核心,而培养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分析说理能力的关键。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1.高中生思维能力的特点思维作为一种能力与品质,是人的智力的集中体  相似文献   

12.
议论文是高考经常出现的文体之一,但很多同学在写作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不会对论点、论据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基于此,笔者试结合2006年高考优秀作文给读者介绍几种常用的展开论证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化作文"课堂教学面临的突出话题有这样几个: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如何让学生明白写作本身也是一种生活,而且是一种令人神往的精神生活?如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进而形成基本的写作能力?具体到对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生态化作文教学"的一个着眼点是针对学生所了解的各种材料不能有所判别、有所取舍、有所利用,在作文中不会对材料进行分析与加工,不能跳出原材  相似文献   

14.
<正>思维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能力之一,想要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办法有很多种,议论文写作训练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老师要怎样做才能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认知规范,训练思维近年来,写作教学中提出了"淡化文体"的理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议论文写作还要强调结构、体式等"规范"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学生不熟知议论文的结构形式等"基本规矩",写出来的文章就好似剔了骨的烂肉,虽然有着精美的包装,却依然委顿在地、不成形  相似文献   

15.
<正>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皆为新材料作文,绝大多数考生选择议论文的文体来展现自己的写作能力。但在日常的作文批改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文体不明。既像记叙文,又像议论文,结果"四不像"。2.结构不清。整篇文章没  相似文献   

16.
一、目标定位1.了解假设分析法的特点及作用;2.初步学会运用假设分析法进行议论说理。二、选题依据1.学生作文现状——说理简单化,议论苍白无力。2.是达到“切合文体要求”这一标准的重要途径。3.可以扩展联想,充实内容。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学习要点及目标完成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在议论文写作实践中,用得最普遍的论证方法是例证法。在例证法的选例、叙例、议例这三个环节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是哪个环节?——议例。议论文就是要议论,这才“切合文体要求”,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可是,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普遍存在这样的毛病—…  相似文献   

17.
议论文是新高考背景下语文作文考查的主要文体。是否具有核心论点、丰富的论据及清晰的行文结构是议论文考查的重要标准和要素。因而,有必要加强议论文写作的方法指导。可通过正向解读、拆解分析及引进案例等方式,围绕特定的写作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写作的方法技巧,逐步形成理性思维和思辨意识,提升议论文写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何伟 《新高考》2011,(2):11-12
议论文是考场作文的常用文体,许多作文虽论点鲜明,但素材运用存在严重问题,实令人遗憾。有人将议论文写作比喻为:"观点是果实,结构是树形,语言是绿叶,论据是枝干。"对于论据,尤其事实论据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枝干强壮才能叶茂果甜。然而我们发现,学生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高一同学在议论文写作入门阶段,运用事例论证时,容易记叙事例过繁,议论不显,导致作文既不是记叙文也不是议论文,也就是"以叙代议、文体不明"。出现文体不明的现象,就等于不会写文章,在高考中是拿不到分的。例如有同学在论证"宽容可以让一个人在事业上一帆风顺,可以利国利民"这个观点时,是这样举例论证的: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就是这样一个典范。当时,蔺相如和廉颇一文一武两位官员在赵国地位都非常重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来,新材料作文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方向,而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一般有着很强的理性思辨,这就导致议论性文体成了学生高考作文的首选,高考议论性文体与记叙性文体9:1的悬殊可见议论文在学生选择中的权重,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水平有多好,当下学生议论文写作的现状依然堪忧。往往在审题立意、构建框架之后,学生却发现"巧妇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