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了归因理论的相关理论成果,分析了个体行为的认知基础,提出了个体行为的完全归因概念并分析其要素与过程.为增进个体行为的完整性和应用性,进一步给出了个体行为完整归因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个体行为在时空环境的连续性以及心智环境的复杂性,并将归因的推断与归因效果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个体行为的归因认知过程进行了完整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认为个体的成败主要归因于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而个体对成败原因的感知是主观的,个体对成败不同的归因对其随后的情感和行为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教师是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主要影响者,为了对学生的学业成败归因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基于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对教师提出四条建议:成为分析学生行为的"科学家";避免时学生的成败归因产生偏见;给予学生正确的归因反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归因训练.  相似文献   

3.
学业成就动机的水平决定着大学生个体的发展,而归因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个体的情绪、期望和行为,进而影响大学生个体的学业成就动机。本文在自我归因理论的框架内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在成就情境中的自我归因内容进行剖析,阐明了大学生的自我归因与学业成就动机的逻辑关系,研究了借鉴自我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启示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自我归因的大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成就动机的水平决定着大学生个体的发展,而归因直接影响看大学生个体的情绪、期望和行为,进而影响大学生个体的学业成就动机.本文在自我归因理论的框架内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在成就情境中的自我归因内容进行剖析,阐明了大学生的自我归因与学业成就动机的逻辑关系,研究了借鉴自我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启示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谈归因方式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是一个心理过程,归因理论告诉我们,对行为归因的不同,会影响个体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时的行为动力,在高校德育工作中,重视归因方式对德育的影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6.
管辉 《家教世界》2013,(8):100-101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认识和判断,它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期望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隐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正确、积极的运用归因理论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韦纳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归因理论家,他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可觉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归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动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人们通过归因来预测、评价人们的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随着个体的发展成熟,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会形成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我们把它称为归因风格 (attribution style)。归因风格一旦形成,就会对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社会认知、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维纳归因理论是解释学习动机最系统的理论之一,集中研究个体在行为之后,对自己行为结果,成功或失败进行认知解释。归因理论中系统将人们认为的,造成个人成败的因素归结为如下几点:能力、运气、努力、身心状况、任务难度以及其它。这一理论能够很好的用于指导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维纳归因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的理论,就是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的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归因过程的研究,称狭义的归因理论;二是对归因效果的研究,称广义的归因理论。对归因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解释人们的行为动机,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本文仅就教育心理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谈一下教师如何通过归因正确引导学生行为,以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一、韦纳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韦纳(B.Weiner)是美国著名的归因理论心理学家。在有关归因和动机  相似文献   

11.
一、归因理论简述 归因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于1958年在其人际知觉研究中首先提出。到上个世纪60年代(1965),社会心理学家琼斯(E.A.Jones)和戴维斯(K.E.Davis)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从行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的理论,就是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的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归因过程的研究,称狭义的归因理论;二是对归因效果的研究,称广义的归因理论.对归因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解释人们的行为动机,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本文仅就教育心理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谈一下教师如何通过归因正确引导学生行为,以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正归因主要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信息和线索,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推断行为产生的原因。归因理论是在归因的基础上,对行为原因进行解释和推论的理论。所以,归因理论可以将人们的心理活动与现实行为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判断人们的行为特点。在归因领域中逐渐衍生了推理归因、协变归因以及成败归因等理论,本文将对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进行比较,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一、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归因理论对学习不良学生进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它不仅对以往的行为结果作出解释 ,而且对新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类型的归因其结果也是不大相同的。就学生而言 ,对学业成败的不同归因 ,会以相应的行为方式影响学习。研究表明 ,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是在智力上 ,而是在学习积极性上 ,而他们各自的学习积极性与他们对学习的归因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不良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归因不当造成的。因此 ,探讨消除学习不良学生消极归因的有效方法 ,对实现其教育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归因理论的基本…  相似文献   

15.
归因是个体对自身的行为原因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归因方式是个人行为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自身特有的归因认知。本文对归因、归因方式的概念加以介绍,探讨归因方式及灵活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如何对青年人的归因方式加以引导,使其心理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会对彼此的行为进行归因。本文基于归因理论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理解为结果一归因一情绪、期望一行为抉择这两种过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主要从归因方式,归因目的以及元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当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归因训练和指导,帮助纠正归因偏差,促使建立积极合理的归因模式,从而使大学生减少人际冲突,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归因理论分析了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归因理论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全面把握学生的归因特点,并善于运用相关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做出恰当的归因。正确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科学道德问题纷繁复杂,其中最典型、最严重的当数科研不端行为。从个体、社会、管理三个层面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道德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而归因是人们对自己过去行为的解释,是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是个体行为动机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近十年来18篇有关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相关性的文章进行归类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领域在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指出该领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归因,通俗地讲,就是寻找结果的原因,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归因理论的探讨始于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的认知理论。1967年,凯利提出了协变原则理论,认为特定的行为结果与原因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固定不变的关系。70年代以来,韦纳创立并不断完善了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把归因和情感、行为紧密联系起来,使归因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对归因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归因理论对现实特别是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归因训练成为归因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所谓归因训练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