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报刊杂志和教研活动中,我们常能看到、听到诸如“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这样的字眼或声音。静心沉思和细细揣摩,就会发现此番说法经不起推敲,未能真正触及语文学习的本质内涵,以及语文课堂的本真状态。实际上,从“教语文”到“学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学语文”的课堂应呈现这样的基本状态:实践是自主的,思想是自觉的,表现是自律的,交流是自信的,运用是自如的,生长是自然的。  相似文献   

2.
姚玉琴 《江苏教育》2006,(2A):39-40
曾在英国学习一个月,有机会走进了曼彻斯特的30多所小学,走进英国的小学课堂。我们有一个特别的发现,即每一位教师都没有教学“备课本”,只看到有个别教师的讲台桌上有一些零星的卡片。当我们向校长老师上课是否有教案时,“St.John.S.Rc.Primary School”的校长介绍说: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不能不服务于救亡急务,由经学附庸蜕变为政治附庸,并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失落传统文化的“诗魂”。这一命运,在如飓风般迅速推进的时代浪潮中,是不可避免的。“文”与“雅”逐渐衰落,最终成为陪衬和点缀.而“白”与“俗”则逐渐成为正宗和主流。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我们注重语文的实践活动,而语文实践活动的重点就是阅读向作文迁移,读书向运用转换。可见写作是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实践活动的体现。要探究作文教学的新途径,“下水文”是学习迁移的一种方法和技巧,教师不妨先下水试深浅,以身教开发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任继和 《职教论坛》2004,(5X):33-34
有一种说法:“教师教得好与坏,学生说了算”。诚然,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参与评教,为自己的老师“打分”似也理所当然,并已成为不少院校的做法。但是,教学评估是否由学生说了算?怎样才能做到“说了算”?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不知不觉,做语文教师已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兜兜转转,走了很多弯路,也有了不少心得。曾经的我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理想,把“传道”当作语文教师最崇高的追求,但现在我渐渐明白:语文教学,“传道”也需要“技巧”,只有以“技”为基础,才能实现“道”的理想。向“云端”:理想主义的陷阱和大部分刚入职的年轻老师一样,我最初也有着理想主义情怀。在当时的我看来,语文与其他学科有本质区别,即语文教育不应局限于传授知识,而应注重“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预习———重点段引导分析———以点带面讨论点拨———运用”程式○胡金华(玉山县渎口初中实现语文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关键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解决教学目的的转轨,即从“灌注知识”转为“培养能力”;二是解决教学主体转换,即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选录了高晓生的《陈奂生上城》。课文62页写道:“他又叹了口气,想动身凯旋回府。”此处“凯旋”用得是否妥当,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当教师们“上好一课”“狠抓一背(背诵经典国学等)”“加强两写(写字教学和写作教学)”后.学生的语文学习还会难吗?展望那时,教师们娓娓道来:“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孩子们津津乐道:“学语文其实很简单”,而国人的文学素养就如“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了。  相似文献   

10.
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要求下,笔者在语文阅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要增强效率、讲求效果,努力完成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完成按要求阅读向自主阅读的有效转换,由“阅读”向“悦读”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1.
近日,有朋自北方来,向我“讨教”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若惊之余,实话实说:自《语文学习》1989年第6期发表《“说什么”与“怎么说”》开始,二十多年来,这个问题我在文章和专著里反复谈过多次,而今已没有见解可言。无奈同行坚持要我说说,那我就以当今时髦的博文形式炒炒“冷饭”吧,希望能“炒”出一点新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哲学家称之为“对话”。语言学家称之为“言语主体与言语作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心理学家称之为“同化”和“顺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主要就在于学生与语文之间是否发生了这种内在的交流.以及这种内在的交流是否流畅,是否完整,是否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语文”都是个性化的、不确定的。事实上,各不相同的学习个性和千差万别的文本个性,也决定了我们实施阅读教学必须灵活多变,追求个性教学。在实践中,也只有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构建富有“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应从何入手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作业存在诸多问题,应在“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重构作业观。应贯通课标与教材,明确设计依据;梳理“学习提示”,明确作业类型;依据“研习任务”,细化各类作业:课前诊断类作业——以“评”定“教”;基础巩固类作业——以“评”助“学”;思辨读写类作业——以“评”促“学”。重构作业评价策略包括:前置作业评价标准,构建多元评价模式,做好数据统计运用。  相似文献   

14.
“唯本而教”与“个性教学”两种文本解读观上的迥异,对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同的影响。“个性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更容易实现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价值追求,语文阅读教学由“唯本而教”向“个性教学”的转变是新课改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粤教版语文必修(1)《静女》一诗中,关于“静女”的理解有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教材课下注释把“静女”解释为:文雅的姑娘。但是文本所呈现出来的女孩子却并非如此,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典型的动作来概括女子性格:“爱而不见”,躲藏起来不出现;“贻我彤管”,赠送我彤管;“自牧归荑”,从郊外采荑草馈赠于我。这三个动作说明女孩是一个俏皮活...  相似文献   

16.
一忌:堆砌辞藻,华而不“适”。 一提起“语文味儿”的课堂评价,很多老师便认为只要语言堆砌了华丽的辞藻,显得“诗意流淌”,就是有“语文味儿”了,却丝毫不考虑这样的评价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是否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促织》一文中有这样一句:“里胥滑黠,假此科敛丁口。”课下注释:“【科敛丁口】向百姓摊派费用。科敛,摊派、搜刮。丁口,指百姓。丁,成年男女。”这里把“丁”解释为“成年男女”,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吴海燕 《中学文科》2007,(11):164-16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而我们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善当学生的“经纪人”,让学生能很好地与社会融合,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以实践长知识,以知识助实践,从而达到知行统一、行中求知、知以导行的良好教育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前语文教育界关注:课程是否能充分彰星时代的创新精神和价值取向,是否能真正体现语文课程应有的“多样”、“动态”、“创生”的发展理念,是否能真正切实有效地满足当代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余耀清 《学语文》2023,(1):35-38
文章针对性地解读香菱学诗的前后经过,结合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德能状况、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做一位德能双馨、教而有道的语文教师和做一名好学、会学、苦学的优秀学生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教师怎么教语文”与“学生怎样学语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