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我国务新闻媒介纷纷对“探索者”号水下智能机器人作了报道。“探索者”号是我国第一台无缆水下机器人,不久前它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成功地下潜到水下1000米深处,成为我国到达深海  相似文献   

2.
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作为水下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连接上部设施和水下生产系统之间的“神经和生命线”。根据不同用途脐带缆的应用特点,以及国内外主要脐带缆制造商的产品现状和技术特点,明确了脐带缆设计系统的功能需求。结合各种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对脐带缆基本组件进行建模,研发出一套基于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的脐带缆设计系统,采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实现灵活的可编辑与可配置性,3D技术可以准确展现脐带缆截面设计过程中各组件的分布情况以辅助设计,从而有效地缩短项目生产周期,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古船出水记     
<正>2022年11月,150年前的“长江口二号”古船被“奋力”轮打捞上岸。打捞出来的“长江口二号”古沉船不但填补了中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的空白,打捞时采用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更是世界首创!浑水打捞在清水环境中进行水下考古尚且困难,更何况在水流湍急的长江口进行浑水打捞。为此,中国水下考古专家们不但自主研发了“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还运用了无人艇、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多种海洋物探设备,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22日11时30分,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古沉船——“南海一号”终于随沉箱从30米深的海底浮出水面.“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极大的提高了水下考古的科技含量,是对国际水下考古的一大贡献,开创了世界水下考古的新时代.下面针对有关“南海一号”的话题在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中有可能以什么样的试题出现,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22日11时30分,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古沉船——“南海一号”终于随沉箱从30米深的海底首次浮出水面.“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极大地提高了水下考古的科技含量,是对国际水下考古的一大贡献,开创了世界水下考古的新时代.“南海一号”的打捞涉及了相当多的物理知识,为了考查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树立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关“南海一号”的话题将是2008年中考的一大热点问题.下面针对有关“南海一号”的话题在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中可能出现的形式,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1985年,美国著名海洋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沉睡多年的“泰坦尼克”号残骸,震惊世界。20年后,63岁的他又提出一项大胆设想:利用可以遥控的水下机器人,在海底对“泰坦尼克”喷漆,将其变成一座“水下博物馆”,让游人通过水下遥控摄像机参观。巴拉德希望,这一计划能够唤起国际社会对保护沉船遗址的重视。但是,他的这一离奇构想却遭来考古学家嘲讽。遥控机器人海底喷漆鉴于沉船破坏形势严峻,巴拉德提出一项大胆的文物保护计划:利用可以遥控的水下机器人,对已经严重腐蚀的船体进行喷漆保护,将“泰坦尼克”号变成一座座落在海床…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的有效途径。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必然使语文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八斤  WHOI 《小学时代》2012,(9):8-15
“鹦鹉螺号”深潜器非常擅长水下搜寻。它曾于1987年、1993年、1994年、1996年和1998年多次对泰坦尼克沉船进行了探测。 “鹦鹉螺号”还被多次用于搜寻、找回海上失事飞机残骸的工作,可谓屡立战功。这不,前不久,法国航空公司一架A330客机在大西洋海域上空失事坠海。为尽快找到失事飞机上的“黑匣子”(用来查找飞机失...  相似文献   

9.
火星探险记     
《小学时代》2012,(10):7-7
冷冰冰的月球上已经留下了宇航员的足迹,离地球更远、更神秘的火星会不会迎来好奇的探索者呢?其实一直以来,人们都没有停止对这颗红色星球的观察。你瞧,美国航空航天局最新火星探测器即将登陆火星,去寻找这颗星球上生命存在的新证据。这辆探测器被命名为“好奇”号,体积像一辆汽车那么大,研究人员还为“好奇”号设置了一个空中吊臂,通过滑...  相似文献   

10.
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缆电工”)近日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500万股,并登陆深交所.长缆电工本次募集资金6.30亿元用于500KV及以下交直流电电缆附件扩产能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体系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相似文献   

11.
亨德森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索尔&#183;贝娄塑造的人物形象,他被称为是“具有优秀品质的荒谬的探索者”,在索尔&#183;贝娄的“流浪汉”形象系列中,他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他以自愿流浪者的身份、骑士式使命和“优秀品质的荒谬探索者”这些特点使我们联系到了另一部西方文学经典——《堂吉诃德》中给我们塑造的经典人物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12.
美的探索者     
美的探索者夏殿臣当你走进一中大门,第一眼便可以看到那排引人注目的宣传橱窗。最近这方“宝地”却被初一(2)中队的“美的探索者”摄影组占领了。那令人赏心悦目的摄影作品,每天都吸引着过往的师生,给人以退想和启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流传在校园里的有关“美...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处处为学生着想,创设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情境,不断满足他们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现以“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1944年6月4日,西非佛得角群岛的附近海面上碧波荡漾,晴空万里。由海军上校加勒里指挥的美国航空母舰护航战斗群正在此处航行。深知德国潜艇狡诈厉害的海军上校心里清楚,海面越宁静往往越是潜藏着杀机和危险。他命令护航战斗群:“雷达转动,声纳工作,3望哨加强警戒,严密搜索潜艇!”于是,一张严密的猎潜网张开了。“发现水下目标!”,“查特林”号驱逐舰上的声纳兵报告声刚落,海军上校就发出了战斗警报。当确认这一水下目标是一艘德国潜艇后,两架“复仇者”式舰载机立即从航母上紧急起飞,对准水下目标的方位投下一串深水炸弹。“轰隆隆”一声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阮籍作品中有关“时间性”感悟诗句的分析,阐释阮籍“时间意识”的历史内涵和深刻性,以及在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并指出阮籍的《咏怀诗》突出并深化了生命的“时间性”这一主题,是中国古代诗人中从本体论上建立人生价值观的最重要的探索者和表现者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看成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把教学过程变成引导学生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做”数学。  相似文献   

17.
面对教育资源紧缺、社会追逐优质教育的现状,“名校”办“民校”风起云涌。是利,是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研究认为“名校”办“民校”是在公私两制下探索一条教育发展之路,其发展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办学运行上尝试着携手并进,办学策略上更应关注各自本色的构建。让政策规范改革者的探索,让法规为探索者护航,让探索者的脚步说明一切!  相似文献   

18.
“小研究作业”是指儿童带着研究的眼光和视角开展的自主、合作、重在探索和发现的学习活动。它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实践,是已有校本化研究成果的“再进阶”。语文“小研究作业”的不断迭代与创新,就是希望带给儿童一个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发现世界的机会,并借此使其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  相似文献   

20.
神奇的剑鱼     
鱼雷,是现代化的水下武器之一,舰船若被它击中就会舰毁人亡。在浩瀚的海洋里有一种可怕的“活鱼雷”,有时也袭击舰船造成突发性的危险。 英国一艘名为“巴尔巴拉”号的油轮曾遇到过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