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对林权客体的范围认识不同,导致学术界对林权的概念界定观点众多。林权是指以林地、林木和森林等不动产为客体而形成的一系列权利的集合体,其中林地所有权在林权体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权利人行使林权的过程中,体现出权利具有支配性、对世性和排他性的特性,因此林权属于物权。  相似文献   

2.
林权属于物权,但作为物权法意义上的林权概念并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界定。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林权对法律法规规制的现实需求越来越显重要。对林权概念作出符合物权法原理的界定并将其与相关权利进行区分,对明确林权权利义务、推动林权制度改革、规范林权交易行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公权和私权的划分标准较具影响的是利益说、主体说和创设依据说。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国家、集体均可成为林权的主体。不同类型的林权在法律性质上存在差异,有的属于公权,有的属于私权,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林权界定为公权或者私权,而应将林权定性为包含公权性质和私权性质不同类型权利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4.
林权是一项集合性权利,在性质上是一种私权。林权改革就是在充分考虑林权客体特殊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不同主体所拥有的林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促进林权流转,并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我国目前的林权改革就是沿着这一方向进行的。林权改革及其成果需要立法巩固,林权立法就是在尊重生态效益优先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对林权进行用益物权化改造,使林权成为一种新型用益物权。  相似文献   

5.
一、林权的概念与权利属性(一)林权概念的争议与确定。“林权”一词在实践中称谓较多,有时将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与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前者称作“林(木)权”,后者称作“山地权(山权)”;有时将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称作“山林权”;有时把国有林业单位依法对授予其经营的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叫做“经营管理权”。学界的论述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者从国有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出发,在国有林地  相似文献   

6.
截至2014年1月,历时11年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但离集体林权改革重大意义的实现还相差较远,其后续的配套措施跟进才是集体林权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即林农权利的明确、保障等都需要在《森林法》中予以落实和保障。集体林权配套措施的改革所赋予林农的各项权利及利益的落实都是围绕森林采伐进行,森林采伐是涉及各方利益实现、集体林权改革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为此,该文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背景下森林采伐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8年6月8日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至此,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推开阶段。三年多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内在的因果关系。该关系表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坚持制度先行、统一思想、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是应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林业局委托开发出的一个帮助鄂托克旗林业局为林地、林权所有人颁发林权证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管理的一个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注册、申请表录入、申请表数据检查、林权证审批、查询、统计、数据发送与接收.在开发该系统中应用软件工程理论较好地解决了软件开发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法律规制力和自然资源特殊形态的制约,加之传统物权法理论对于林业权问题研究的不足,导致现阶段林业改革存在理论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争议。从合法性来源、概念上的称谓、性质上的诠释以及权利运作等方面来看,林业权是林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权利的总称,是兼备用益物权和准物权的特殊物权类型。  相似文献   

10.
林权登记既是行政管理手段,又具有私法上的确权功能。作为全国集体林权改革的重要一环,林权登记制度在实践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建立健全预告登记制度、规范林权登记内容以及设置统一的林权登记簿等。这不仅关系到林权权利人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我国林业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林权纠纷是林区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难点,行政调解是目前解决林权纠纷的主要方法,人民调解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对于林权纠纷的调处具有调解结果执行的保障性较强、方便灵活、标本兼治等独特价值。同时在实践中,林权纠纷人民调解应注意其适用范围、调解员队伍建设、与其他调解制度的衔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基于行为主体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体林权制度的演变过程是中央政府政策偏好变化的具体反映,而且始终交织着政府强制与农户回应的博弈过程。从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中央政府推动集体林权制度变革的主导力量来自意识形态,而推行林业“三定”则是为了追求生产效率,再次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则转变为生态效率导向。同时,农户并不完全是林权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对改革理念的认同度,决定着对新制度的接受程度,从而深刻地影响着林权制度的运行绩效。一言以蔽之,政府设计的集体林权制度型构着农户行为又为农户行为所型构,并在政府偏好和农户行为的互相作用中不断变迁。  相似文献   

13.
森林是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综合载体,完善的林权法律制度是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现有立法有关林权的规定仅将森林作为一种财产权的客体而对其经济价值予以确认和保护,对其生态价值及实现途径的规定却严重不足.这样的林权法律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不利于林业的发展.通过立法创新我国现行林权制度的有关内容,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实现林业生态价值的经济化,保障林权人的利益,是促进人们对林业投资,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林权流转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于我国集体林区,然而依现行制度,集体林权的流转过程缺乏规范性,引发出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本研究结合对德宏州的实地调研,从当地集体林权流转的现实基础入手,分析当前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制度、评估制度、法律法规、宣传引导、流转市场等几个方面,提出适合于完善当地林权流转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伊春是全国唯一的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2006年开始进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我院作为伊春国有林区唯一一的所高校,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进行提供了大量的法律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我们提高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提供法律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林区高校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坚持三个效益并重,科学有序,积极稳妥的原则。通过破解制约集体林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难题,解决集体森林和林木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在林权制度改革中要处理好与林权制度稳定的关系、与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林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等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分析隆阳区林权纠纷产生的原因,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按照林权纠纷矛盾调处的原则,结合隆阳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调处林权纠纷与矛盾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找到林权纠纷与矛盾调处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新时期林业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意义重大,但集体林权的改革还存在这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要想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必须明晰产权,完善的配套改革,将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强化利益保障.  相似文献   

19.
林权制度改革调动了亿万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林权融资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当前要从落实林权改革目标、强化政府引导、完善配套措施、健全保障体系、建立专业载体等方面大力推进林权融资。  相似文献   

20.
明确集体林地权属是2006年启动的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确权,将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明晰到各类林业经营主体,以法律维护集体林权的效力,保障各类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经历了数次变革,本次集体林地确权就遇到了历次林权改革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合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成为成功化解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