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莳萝泡菜》,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小说用的诗意语的言表达展现女性敏感细腻的心理特征,印象派绘画技巧"瞬间"在小说中的体现使其具有画般的意境,这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对主题的建构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英国短篇小说现代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人物。本文依据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镜像与双我方面,详细分析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自恋情结的体现,并归纳总结其中的自恋情结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杨红 《考试周刊》2007,(11):76-7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在英语短篇小说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其作品《幸福》中她运用了精确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分析,来揭示人性本质和社会问题。文章拟分析女主人公柏莎所深深陶醉的“幸福”,以及她“幸福”的幻灭,以展现其独特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4.
张晓红 《文教资料》2009,(10):23-2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20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她语言生动、优美,富有幽默感,以大量杰出的艺术精品在英国短篇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她借鉴了许多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对短篇小说创作进行大胆创新,推动了现代主义短篇小说的发展和成熟。本文以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起风了》为例,从意识流、情节淡化、象征手法的使用三方面集中分析了现代主义在小说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5.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Mansfield,1888-1923)是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短短的十四年中写下了八十八篇短篇小说,她以女性独有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勾勒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主题大多涉及家庭事件和婚姻的不幸,而这些作品的主体--女性则体现出了似深谷幽兰般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求职女》中,两种第三人称限知视角"选择性全知"和"人物有限视角"间的转换所产生的信息对比和重合与镜像象征、果品象征、空间象征巧妙互补,构筑起作者与读者间的隐性交流渠道。这一秘渠映射主人公性格缺陷、暗示其命运走向、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让读者体悟到求职女个体悲剧背后的深层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7.
张波 《文教资料》2007,(24):114-11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擅用暗示手法而著称文坛。《一个已婚男人的故事》是她的一部残篇。在这部作品中,她使用了许多象征手法。笔者在文中对这部作品中的一些象征手法进行剖析。在剖析了象征符号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的同时,笔者也结合原文的部分片段,指出了小说中的一些象征符号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曾令云小说创作的话语模式涵盖了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四种模式,四种模式的交叉运用,不同的话语模式产生不同的话语效果。曾令云借助这些话语模式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疏密有致的结构特点,也表现了其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云兴街》通过变换人物话语模式来控制叙述角度和叙述距离,变换人物的语气和感情色彩。进一步展示云兴街的兴衰更替,云兴街人的命运际遇。  相似文献   

9.
《玻璃动物园》是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作,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作品。本剧讲述了在大萧条时期圣路易斯的温菲尔德一家的故事,剧中的三位主要人物:阿曼达、汤姆和劳拉,生活在梦想和现实的冲突中,并不断地试图逃离残酷的现实。本文着重分析剧中三位人物的困境以及逃离,说明他们无法逃离现实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0.
武雁飞  宋向阳 《海外英语》2010,(2X):143-144
作为作者塞林格的代表作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用主人公霍尔顿的苦闷以及他想要逃离的人生选择来阐释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方式。该文着重通过分析主人公选择逃离的原因,所选择的方式和最终结果,以及作品中的逃离意象,来探讨塞林格眼中现代社会个人与现实的矛盾以及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1.
《琥珀》是一部经典的女性小说,它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女性的婚姻、情感及经济意识作出了全新的诠释。小说运用聚焦人物的选择、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和全知叙述者的评论等四种心理透视手法,对于展示人物的个性魅力、发展故事情节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在英语短篇小说领域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她往往通过精心选择有意义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文章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布里尔小姐》在细节描写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探讨,细节描写艺术的成功是她小说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艾丽丝·门罗,加拿大女性作家的代表,其代表作品《逃离》更是体现了女性主义的特点。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批评分析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女性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简·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小说家之一,其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享誉全球。奥斯汀擅于交替使用多种言语转述方式,使读者与书中人物间的距离处在持续变化的动态范围之中,令读者从不同角度观察角色、感受角色。本文以言语转述理论为基石,通过对比两组引语的语用差别,赏析奥斯汀对言语转述的灵活运用,尤其是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如何助力文中人物性格塑造,解析其文字魅力。  相似文献   

15.
对于女性而言,逃离与回归围城,不过是命运的安排,但是,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不仅以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平凡女性的形象,更是细致刻画出她们平淡真实的生活,这些女性都有着对生活的相同期盼:不为命运所安排,逃离围城。本文就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分析门罗的主要写作特征,以及分析小说的女主人公对围城的逃离与回归。  相似文献   

16.
著名英国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短暂的一生里却创造了八十八篇短篇小说,为英国短篇小说的写作和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花园茶会》就是其中的一篇经典。故事所揭露的深刻的阶级问题和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及探索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回味。本文用二元对立解读花园茶会中典型的、突出的对立面,以期展示作者新颖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7.
《已故上校的女儿》作为一篇典型的曼斯菲尔德式的短篇小说,不仅延续了作者前期的写作题材和语言风格,更以典型的无情节写作手法,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曼斯菲尔德的《已故上校的女儿》在叙述时间方面运用了时间交替倒叙的手法,有意识地跳出了传统叙事时间;而在叙述视角方面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所不同的是,她更多地灵活采用第三人称外视角和人物有限视角,即有时由处于故事外的叙述者用自己的旁观视角客观冷静地叙事,有时又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眼光观察和讲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所写的《夏洛的网》中的言语引述及人物对话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总结与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相关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各种"说"。  相似文献   

19.
简·奥斯丁19世纪的经典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突破传统的男女青年恋爱婚姻小说的拘囿,体现出欧洲高雅文化与帝国主义殖民事业的一致性和契合性.由<曼斯菲尔德庄园>可以见出,文化是怎样与帝国主义殖民事业合谋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小说文本与帝国海外殖民实践暗合的具体层面.  相似文献   

20.
黄雯静 《考试周刊》2011,(44):28-29
《幸福》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本文力图从小说女主人公贝莎幸福感骤然幻灭的遭遇来探求其同性恋身份焦虑的根源和困惑。而贝莎的强烈身份焦虑导致了她在不断寻觅自身身份的过程中流露出游离于边缘地位的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