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有一些新闻,存在着让读者读后弄不清、看不懂、甚至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令读者如坠迷雾之中。究其原因,大致是:陈述含糊、交代不清、前后矛盾、滥用专业术语以及打马虎眼等。一篇新闻中,这样的地方越多给人造成的迷惑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2.
给人印象一向比较保守的英国报纸实现形色化以后,一向积极进取的美国报纸,却因为它的“霸主”《纽约时报》的顽强抵抗,在彩色化方面显得步履蹒跚了。好在《纽约时报》在这个问题上终于有所“觉悟”,美国报纸的彩色化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加快步伐。美国报纸出现彩色版,开始于1982年创刊的美国第一家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甘尼特报团创办)。它的创刊号大胆使用了多种颜色装饰很大的立体全国气象图,版面相当漂亮,他习惯于“黑色艺术”的报纸读者感到面目一新。这种新方式亦成为《今日美国》  相似文献   

3.
报纸为了吸引读者,千方百计追求标题出彩、新颖,在标题中使用问号的现象日趋增多,9月11日某报新闻标题《管狗还是管人?(主题)重庆举行养犬管理立法听证会(副题)》,消息内容是在《重  相似文献   

4.
报纸编辑是一门艺术。一份报纸,一个版面,要给读者以丰富的信息,科学的知识,高雅的情趣和美好的视觉。实现这些目的,要求报纸的宣传内容在版面上要主题集中,要在增加信息量和新闻的广度、深度上作文章,而不是东拚西凑,豆腐、茄子加黄瓜,请读者吃“大烩菜”。“大烩菜”是晋西北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10,(10):7-7
杨初亮在2010年第9期《新闻实践》上撰文说,阅读报纸,读者常常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对报道的真实性存疑,特别是频繁出现的“张先生”、“李小姐”、“刘女士”……这些人到底是记者真的采访对象,还是记者坐在办公室里“合理想象”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八月二十五日头版头条消息《袁凤翙钻研业务取得领导生产主动权党委书记由外行变内行》,我们几个人刚读到第三个字“翙”,就被拦路虎拦住了。岁乎?羽乎?抑或其它?忙翻字典,《学文化字典》、《工农兵字典》、《新华字典》都没找着。直至找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查出翙,读绘[huì],鸟飞声,才算解开了难题。一个生字,一番周折,由此我想:为什么有些报刊,明知个别难字(或词)  相似文献   

7.
当记者不久,我曾给自己树了一个目标:别人写过的东西(指主题、角度)不写。回顾多年的记者生涯,虽未完全实现上述目标,却时时告诫自己要写有新意的稿子,少给读者“老面孔”。我在学校里学的是新闻专业。整天耳濡目染,接受了这样的概念: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给读者提供新鲜事实和思想,要使每一篇稿子能给读者以某些启迪。如果尽给读者“老面孔”,让人一见“似曾相识”,这是事业心不强的表现。多年来,我遵循师嘱,努力在实践中体现上述精神。(一)  相似文献   

8.
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今夏发生的世纪大洪水,在凶狂肆虐了两个多月后,终于离我们远去。中国青年报记录百万军民奋力抗争的日日夜夜随之成为历史。有道是,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青年报是此次抗洪报道率先启动的媒体之一。从长江连续出现崩岸现象开始,至9月上旬抗洪抢险取得决定性胜利,先后紧急派出了43名记者、50人次奔赴南北两线现场  相似文献   

9.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某电视台特地于当晚黄金时段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共享阳光》的节目。在艾滋病猖獗的严峻形势下,应该说,这个节目有着积极意义。然而,在讲述艾滋孤儿、今年刚15岁的高一女学生纪云香的遭遇时,编导者却又一次故伎重演,复制了又一个令人遗憾的悲情故事: 小云香是一个父母早已双双死于艾滋病的可怜孤儿。但两年前,她幸运地被一对北京夫妇收养。背景大屏幕上,今日的  相似文献   

10.
阅读报纸,读者常常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对报道的真实性存疑,特别是频繁出现的“张先生”、“李小姐”、“刘女士”……这些人到底是记者真的采访对象,还是记者坐在办公室里“合理想像”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期刊征订竞争,如今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广告攻势。在2002年的期刊征订中,期刊广告词作为富有渗透性的“心理武器”,成了争夺期刊帝场注意力的耀眼“亮点”。但我们在为一些精妙绝伦的广告词叫好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有为数相当的期刊广告词,却受到读者的冷遇,甚至引起读者的反感,笔者尝试着从五个方面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2.
在某刊物上读到一则幽默:一打工妹外出打工,多日不闻音讯,家乡小姐妹三番五次去信催问,不果,小姐妹急了,说再不回信儿,就不理你。于是,接到打工妹火速回复的电文:人傻钱多快来"。幽默归幽默,但这6字电文,还是让我们领略到"言简意赅"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7,(10)
给读者来个「下回分解」文/周竞给读者来个「下回分解」文/周竞许多记者同志在报道的同时安设了“悬念”,这些“悬念”给读者以思考余地,但遗憾的是缺少“下回分解”。如,96年陕西某报刊登出了《人事科长酒后出丑,舞厅小姐当众受辱》,文中提到“铜川市农业银行人...  相似文献   

14.
杂志同读者的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决定着杂志的成败和命运。道理很简单:杂志是办给读者看的。在此,对于杂志同读者关系中的几个问题做一探讨。杂志能够给予读者一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栖霞市一母羊产下双 头羊羔,近日被国内一些媒体炒 得沸沸扬扬。后续报道说,羊主 人韩老汉愿将双头羊卖给动物园 或专家,开价2万元。罕见的双头 羊不仅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 甚至许多人还把双头羊当成了 "宝物"。令人遗憾的是,那么多  相似文献   

16.
2月23日,在杭各报都刊登了 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金光集团 APP临阵撤诉。 然而,何谓APP,各报几乎 都未做任何解释。如果是一个无 关紧要的词,也就罢了。问题是, 这个词是整篇文章中一个非常关 键的词--APP贯穿了文章的始 终,这就让读者看得真是云里雾 里了。后来,读到《今日早报》 的报道才知,APP是金光集团的  相似文献   

17.
在舆论监督中,新闻媒介对一些丑恶东西给予曝光,这对于被曝光的单位或个人是教育,对大家也是教育。 可在舆论监督中有一种怪现象,一些人和事被曝光之后,这些单位和个人还没引起足够重视和认识,还没为此整改和吸取教训,还没有新的起色,新闻单位就紧接着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说该单位、个人如何吸取教训,如何采取措施,如何出现了新面貌等,大加表扬赞赏一番,可谓“打一巴掌给个枣儿”。人们见此情景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许多不可  相似文献   

18.
彭石麟 《新闻窗》2006,(1):44-44
出于吸引读者的需要,我们的记者是很乐意采写社会新闻的。所以报纸上,五花八门的社会新闻杂存,令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9.
一年半以前将底层租给服装商店的成都古籍书店最近还其本来面目给读者,底层全部用于经营古籍图书,二楼主要经营字画、碑帖等,并经营文房用具。 这家古籍书店位于成都市商业区“黄金口岸”的春熙路,一年半以前将底层出租后,曾引起众多新闻媒介和读者的责难。此次重操旧业,为商业区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企业产品要讲求信誉,作为精神产品的新闻报道,更应讲求信誉。新闻报道的信誉体现在什么地方?除了新、真、活、准和客观公正等要素外,笔者认为新闻报道的“有头有尾”,即报道的完整性、也是关系报纸信誉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平常,我们常见到一些新闻报道“有头无尾”,这不是说某篇文章写得不完整,而是就报道某一新闻事实的过程而言的,即是指在新闻发生时,新闻媒介作了报道,但没有随后对该新闻事实的发展、后果(结局)作跟踪报道(这里是指一次性报道不能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