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北京的一家大报,在议论出版改革时,引出一家出版社负责人的看法:“加入WTO以后,如果出版社仍然沿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老路,肯定不能适应发展”。再一次把出版社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这个问题尖锐地提出来。《事业乎?企业乎?》引发的深入讨论这使我再次拜读出版界老领导、资深出版家王益同志在《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1期发表的《事业乎?企业乎?》这篇重要文章。王益同志以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固有的内在含义的科学划分,论证出版社是企业单位而不是事业单  相似文献   

2.
吾日三省吾身语出《论语·学而篇》。此章全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是孔子有名的弟子之一。日,每天。三,虚指,言其多。省(xǐng),反省。身,本身,自己。此章论曾参省身慎行之事,是曾参对弟子的启发性谈话。意谓: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不欺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刘宝楠《论语正义》云:“谋贵尽忠,朋友主信,传恶穿凿,故曾子省慎之。”曾子是两千年前的人物,他所据以反省自己的准则,自然是儒家的道德标准,在后人不断的引用过程中,逐渐被简化、紧缩并赋予新的内涵,成为指导人们提高道德修养,净化精神境界的箴言。今天,人们往往通俗形象地把“吾日三省吾身”这句格言比拟为“过电影”。  相似文献   

3.
201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名叫《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小品,一位小品演员说了一句台词:“孔子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其实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子夏说的,见《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子夏日“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相似文献   

4.
1987年第5期《新疆新闻界》刊登了一篇《新闻乎?广告乎?》的文章。文虽不长,我却越读越胡涂,越纳闷。文中写道:某报“第二版的下半部刊出了一则广告”,“在该报的第一版右下角又刊载了一条同这则广告一模一样的‘新闻’”。于是乎,作者就发出了“新闻乎?广告乎?”的感叹与诘问。我不明白,为什么在不同版面列登了内容近似的广告与新闻,就使作者“乎乎”起来。这是一。第二,文中写道:“晚报本来版面小,容量不大”,“如果不是走后门,编辑部的用意又何在呢?”这句话的  相似文献   

5.
傅杰  欣然 《出版参考》2007,(10):42-43
傅杰:《论语一百句》一则 自得之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开篇记录的孔子的第三句话。有朋自远方来而乐.是为人所知、为世所知时的快乐:人不知而不愠.是不为人所知、不为世所知时的平和。为人所知、为世所知不仅仅关乎你的愿望、你的能力.也常常关乎你的机遇、你所处的世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仁,历来被人们信奉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根植于心,表现出来就是一种对宇宙万物的真挚热爱.但是,在仁向外发散的过程中又有先后顺序.首先体现在人和物之间,孔子的仁爱是先人后物的,从《论语·乡党》中的一段记载即可看出,说的是孔子家的马棚着火,孔子退朝回来,第一句问的是:"伤人乎?"他首先关注的是人而非马,可见在孔子的关爱中人是居于优先地位的.  相似文献   

7.
“杏林”、“杏坛”两个词虽不常用,但极易用错。请看:“战国时名医扁鹊,医术高明,精通内科、妇科、五官科和小儿科等,还创造了切脉医术,为脉学的倡导者,当时曾誉满杏坛,后被秦太医忌杀。”这段话中“誉满杏坛”用错了。何谓杏坛?相传为孔子讲学的处所。《庄子·渔父》云:“孔子游乎缁(zī)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庄子寓言,本非实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报刊上谈论出版单位(特别是出版社)的属性时,仍有人说改革开放前出版社一直是事业单位事业管理,因此出版体制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由完全的事业单位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转变。这是不准确的。王益同志曾在《事业乎?企业乎?》(《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1期)一文中引用20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政  相似文献   

9.
再论出版物两个效益与文化品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文化品位?我们首先得清楚何谓文化?《周易》云: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论述文化的语句,在此时中国人的观念中所谓文化的含义实际上就是去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以教育感化为手段去治理天下。《现代汉  相似文献   

10.
我常常想,孔子《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不是他老人家为我们描述了当年他所经历的一种文化传播盛宴的场面,并且揭示了当时的文化传播者应当具备的传播心态?然而,也许由于某种文化习得性遗传的原因,到现在,许多教科书中,仍将“时习之”仅仅注释为经常温习。这样,三句话就成为逻辑上互无联系的并列语句。  相似文献   

11.
一篇小品文的绝妙好题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区有一家报纸,对蒋介石频繁打内战深为不满,刊登了一篇小品文,题目是:《摩登论语:战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个题目是套用《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文章发表后,该报在一周内竞被罚停刊两次。另一家报纸对此愤愤不平,特意发消息,并加上这样一条标题:《报而时停之,不亦怪乎!》这条辛辣讽刺的绝妙好题,老百姓读之,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2.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第六》)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仁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它已经很久了啊." 中庸之道,被孔子称为"至德",即至高无上的品德、仁德.君子行中庸之道,执两而用中,正是在现实中适当取其长而避其短的上策.  相似文献   

13.
孔子祭鱼     
〔原文〕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甚强,孔子不受。献鱼者曰:“天暑远市,卖之不售,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孔子再拜受。使弟子扫除,将祭之。弟子曰:“夫人将弃之,今吾子将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之,务施而不腐余财者,圣人也。今圣人之赐,可无祭乎?” 〔译文〕孔子到楚国去,有个渔夫很诚恳地献给他一条鱼,孔子不肯接受。献鱼的人说:“天气很热,离市场又远,在这里卖又卖不出去,本想把它丢了,可又想不如把它献给先生。”孔子拜了两拜后将鱼收下。他让学生们清扫住处,准备祭拜这条鱼。学生说:“人家准备丢弃的鱼,现在您却要祭拜它,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我听过这样的话,尽力施舍他人而不糟蹋多余财物的人,是圣人。现在受到圣人的赐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记者》今年第4期刊登了王乾荣同志的《出文乎?出名乎?》一文,看得出,王乾荣同志淡泊名利,甘于默默奉献,令人敬佩。然王文认为记者不可能出名,也不应该出名,笔者却不敢苟同,试与王乾荣同志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出于新闻职业习惯,看报刊喜欢挑毛病、找岔子,然后翻词典、查资料,妄评一番。我自诩这是学习和记忆的一种手段。这不,读《新闻战线》1992年第3期的文章《新闻写作中的“虚”与“实”》,又挑出毛病了。该文引用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一段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但《新》文在引用时,却将“然则何时而乐耶?”错写成“然则何时不忧?”《岳阳楼记》是名篇,曾被收入中学课本,流传之  相似文献   

16.
改错(之三)     
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4月6日上海某日报《辩证看待自身欲望》一文的作者将"食色,性也"这句话说成是孔子的名言,这是不对的。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名句用法辞典》注释,这句话原出于《孟子.告子上》,是比孔子晚些时候的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告子说的,意思是:"饮食和男女之情,是人的本性。"告子说这句话时,孔子恐怕早已长  相似文献   

17.
书名刍议     
一有书必有书名,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不然。先秦时代的古籍大多数没有书名。比如孔子编订的“六经”中,《诗》、《书》、《礼》、《乐》、《易》的名称就全是后人加的。而《春秋》也只是当时对编年体史书的通称,在孔子之前就有鲁春秋、周春秋、燕春秋等,孔子只不过沿用旧称罢了。至于“子书”,如《管子》、《孟子》等书名也是后人所加的,其意义不过是人名的替代,即“管先生”、“孟先生”的意思。秦汉时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于先生和邹先生结缘,编辑出版了邹先生所著的《听老子讲道》、《伴孔子周游》、《<道德经>旁说》等文化系列,这个系列的选题是基于什么而策划的呢? 于志斌:来海天出版社之前,我在黄山书社做古籍出版。  相似文献   

19.
中庸之德     
《全国新书目》2022,(12):98-99
<正>本书共分为12个部分,详细介绍了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主要内容和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深刻影响,对普及我国优秀而丰富的古典文学,发扬古人“诗以言志”的优良传统,陶冶和提升现代国民的精神情操和文史素养均有助益。温柔敦厚的诗歌艺术风格受到后世的极大弘扬,其思想基础就是儒家的“中庸”思想。“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本原则,是他评价事物的基本标准。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也就是居于中位,不偏不倚,  相似文献   

2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语出《论语·学而篇》。此章全文是:“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孔子。识,音zhí,记住。何有于我哉,“何有”在古代是一常用语,在不同场合表示不同意义。如《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的“何有”,便是“有什么”的意思。此章表现孔子勤学善教、虚怀着谷的谦逊态度。意思是“[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也有人说,《论语》中的“何有”,都是“不雅之辞”。若此,末句的意思便是“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这与孔子谦逊的态度不类。“学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