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教育》2006,(2A):15-17
随着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化和机制的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转变。而观念的转变带来了在人才观、家教方式、多元化等方面的错位和冲突。[编按]  相似文献   

2.
近日,有关"学历"的讨论频频见诸媒体。从清华大学博士后任教高中,到北大高材生退学转读技校,再到就业招聘时的"以校论薪"……种种新闻报道聚焦于此,在"学历崇拜"甚嚣尘上的时代,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高学历,不再光鲜了吗?在2014年11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上,周浩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他从北京大学退学后,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世人眼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中青报登出一则吸引人们眼球的新闻:香港一位长期为学生做饭扫地的82岁老太袁苏妹,没有大学文凭,没有教授职称:至今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隆重授予“荣誉院士”称号。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2012,(12):21-21
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倾向,拿诺贝尔奖来说事。但我认为,对于是否出人才,不能以得诺贝尔奖来衡量。诺贝尔奖的游戏规则是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对发展中国家存在事实上的歧视和偏见,有很大的不公正性。社会上把诺贝尔奖和出人才联系起来,这是有偏颇的。  相似文献   

5.
韩愈基于对国家动乱、吏治腐败的现实思考,结合自身"坎坷而艰难"的仕途经历,提出治国"在得人"的论断,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从成才、选才和用才方面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状况的担忧,进一步指出了成才之途、选才之方和用才之策,形成了韩愈独特的人才观。理解与应用韩愈的人才观。韩愈的人才观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球迷”、“歌迷”的出现,“追星族”、“发烧友”的兴起,昭示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一种精神现象——“偶像”情结的泛化和“崇拜”意识的高扬。何谓“崇拜”?辞书上通常以“尊敬”、“敬佩”来解释,这意思上是差不离的,可情味上却差得多。崇拜至少包含了几多沉醉、几多迷狂。不用看别的,只须看看歌迷们崇拜起歌星来怎样的如醉如痴、要死要活即可明白几分。某男歌星在我们城市的体育场卖唱,人头攒动中许多少女“阿×我爱你”、“我爱你——阿×”地喊得震天价响不算,还陆续跳上台去搂紧那“阿×”的脖子,狂吻之下差点让这颗星憋不过气来。这崇拜,岂是“尊敬”、“敬佩”所能尽意的?对球星的崇拜亦很可观,  相似文献   

7.
<正> 最近几年,参加“电大”、“业大”、“刊大”、“函大”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经过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取得了相应的“学历”证书,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情。但有部分同志“学历”到手,却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一般来讲,“学历”深,“学力”则高;“学  相似文献   

8.
本刊编辑部经常收到一些考生朋友的来信,询问有关学 历、学位的问题。为了解答考生朋友的疑问,我刊特组织这篇学历、学位 常识的文章,希望对考生朋友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毕业季,许多博士生求职四处碰壁,遭遇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本科就读院校并非"211"高校.据不完全统计,很多用人单位,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明确表示,求职者本科毕业院校必须为"21 1"院校.这种招聘被称为"学历查三代",这种现象须引起我们反思. "学历查三代"的根源在于学历崇拜,尤其是名校崇拜,其用意是看重学历的"含金量".这种做法有违就业公平,将导致"名校情结"愈演愈烈,使得应试教育倾向不断加强,让教育评价和选拔模式更加单一.  相似文献   

10.
学历“查三代”的是是非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英雄不能编造出处。对于人才的鉴定,除了不应对其学历歧视,还应防范其冒用虚假学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学历查三代在古代,至少在明朝就不是什么稀奇事。  相似文献   

11.
“文革”的领袖崇拜是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对自身绝对权威的想象性再现,这体现在领袖与群众之间相互神圣化的互动关系之中。“样板戏”作为宣扬领袖崇拜的重要的艺术载体,它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样板戏”对领袖的神化与民众崇圣心理互为依托;“样板戏”的英雄崇拜与对领袖的极度崇敬彼此勾连;“样板戏”的剧场演出与剧场观看中的偶像崇拜互相呼应。  相似文献   

12.
即使不作大规模调研,也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国是一个"论文大国"。大学本科生毕业要写论文,硕士生、博士生毕业,论文更不可少。至于评职称,则非要公开发表论文若干不可。以国家人口之众,扩招以来受教育面之广,职称晋升需求之旺,每  相似文献   

13.
张嵩 《中国培训》2004,(11):14-14
目前出现了一种二律背反现象:一方面是技工人才对现状不满,想报考公务员和从事其它行业;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严峻的技工荒。该怎样去解决这对矛盾? 各方面都要加大改革力度。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认为:目前技能人才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矛盾问题表明,一方面说明社会急需,而另一方面待遇没有落实,这个“怪现象”是学历型社会所特有的。但是,现在人们应该看到,世界工厂已经在向中国迁移,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型时期:由学历型向资格型转变。尤其在沿海,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劳动复杂度增加,这样劳动者的准入门槛也在提高。以前凭一张文凭…  相似文献   

14.
我儿子喜欢听我讲故事。我也爱给儿子讲故事,因为我相信故事是启迪、培养孩子想象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怎样做到有故事可讲,并寓听故事于教育之中,我一直没想出好法子。一天,我从看电视连续剧中受到启发:能不能给孩子编一部连续《故事集》,做到长流  相似文献   

15.
滕朝阳 《教育》2009,(11):11-11
即使不作大规模调研,也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国是一个“论文大国”。大学本科生毕业要写论文,硕士生、博士生毕业,论文更不可少。至于评职称,则非要公开发表论文若干不可。以国家人口之众,扩招以来受教育面之广,职称晋升需求之旺,每年的论文生产数量自是相当惊人。  相似文献   

16.
17.
在中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相互矛盾和冲突的教育价值观:显性的或精英的价值观;隐性的或民间的价值观。前者主要反映在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判断上,如“教育从属论”、“教育工具论”等。但另一方面,在民间,在教育机构日常的教育行为中,却存在着与之相反的、非常普遍的迷信教育的倾向,我称之为“教育崇拜”或“教育迷信”。所谓教育崇拜,本质上就是夸大、迷信教育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把教育、教学和训练的作用是极为严重的。1.教育崇拜直接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断加重的直接结果在于,它使学…  相似文献   

18.
时下,正值2008届毕业生为毕业去向而忙碌的时刻。继续深造,或是就业,都让他们忙得不亦乐乎。而从吉林、四川等地传来的消息表明,在有些地方,大学中就业出现了一种就业率与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在教育者的心中,学生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很少人能认识到学生还是丰富的、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只有把过去以教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实现"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因学定教"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认识中,洪秀全的“学历”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他在村塾中读了将近十年的书,之后四次到广州去考秀才,结果都先后失败。很多学者也认为,这样的科场失败是洪秀全走上反抗道路的重要原因。笔者在讲课时也向学生介绍,在科举时代,农家子弟一般是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如果此路不通,少数有抱负的士子就很可能走上造反改变命运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