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only是一个十分活跃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很灵活 ,但却很重要 ,往往是修饰哪个词就放在哪个词的前面 ,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等。1 only作形容词时前面加定冠词the ,作“惟一”解 ,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Maryistheonlypersonabletodoit.玛丽是惟一能做那事的人。Heusedtheonlybalanceinthelaboratory.他用的是实验室的惟一天平。但置于名词前的only并不都是形容词 ,例如 :Onlychildknowit.只有孩子知道它。(only修饰整个…  相似文献   

2.
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多是两两比较,考查异同。解题时可根据语境、语法结构作出分析判断,这样既准确又稳当。下面以“且”字为例,作简单分析。“且”字的意义和用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二)用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况且”;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并且”;表示先让步,后推一层,相当于“尚且”。区分这两类主要是看“且”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即从它后面所跟的词的词性来确定它所表示的语法关系。一般说来“且”字后面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且”为副词;否则,它…  相似文献   

3.
“故”字是一个多义词,为了便于掌握,可根据它在句中的位置来确定词性和词义:1.在句首,一般是连词,表示因果、目的关系,译为“所以”、“因此”,若“以故”、“是故”连用,也是同样的意思。如:  相似文献   

4.
这几个词都具有“也”、“同样地”、“还”的意思。但在句中的用法不尽相同。现浅析如下: 一、also(adv.)多用于书面语和较正式场合。通常与动词连用,修饰句子里主语后面的部分。它在句中一般位于be动词和助动词之后,行为动词之前。但当它在句中作状语时,放在句首,后面用一个逗号;当用作强调时,放句尾;also有时用作连词相当于and also。例如: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里的句尾“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了”,有用作词尾的,也有用作句尾的。用作词尾的“了”,是动词“实现体”的标记,用作句尾的“了”,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至于“着”,就只有用作词尾,而无用作句尾的。用作词尾的“着”,是动词“进行(或持续)体”的标记。然而,在早期白话文中,以及现代某些方言口语中,不乏“着”作句尾的语言实例。  相似文献   

6.
《孟子》中"然"的词义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孟子》中“然”的用法,并比较其它上古典籍中“然”的用例,来说明“然”字在古汉语中用作转折连词和词尾等用法都与“然”的代词意义“这样”及“然”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7.
单句中的重音,可以根据“实词重读,虚词一般不重读”的原则来确定。但情景对话答句中的重音应根据问句的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1.问:“Dontsaythatbeforeyoulookatthepicture.”一句中的before有什么用法?答:before可以用作连词、介词或副词。1)用作连词时,before可以引导时间状语从句。例如:Washyourhandsbeforeyouhavemeals.饭前洗手。Wheredidyoustudybeforeyoucametoourschool?在来我们学校之前,你在哪儿学习?2)用作介词时,before后面接名词、代词或动词-ing形式。例如:ImustfinishtheworkbeforeSunday.我必须在星期天以前完成这项工作。Ifoundabookbeforethem.我发现他们前面有本书。DontwatchTVbeforedoingyourhomework.做完作业再看电视。3)用作副词时,be…  相似文献   

9.
either可用作代词、形容词、副词和连词。下面将其用法作一归纳。一、either用作代词时,意为“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在句中可作主语和宾语。either在句中用作主语时,谓语动词应为单数形式。例如:  相似文献   

10.
“着”字句是表示静态位置的位置句中的一种,“着”字句根据内部隐含的语义的不同,可以分为着1句,着2句和着3句。本文着重讨论这三种“着”字句的内部差异:1.不同的“着”字句中的动词语义特征的差异;2.不同的“着”字句句式在空间位置系统中表现出来的语义特征的差异;3.不同的“着”字句中的语用功能的差异。最后,还将对与“着”字句有对当关系的“了”字句进行考察与比较。  相似文献   

11.
until既可用作介词又可用作连词,所引导的介词短语或从句在句中充当时间状语或时间状语从句。在运用该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until同肯定句式连用时,句中的谓语一般要用延续性动词,表示某动作一直延续到until所表示的时间为止,汉语可译为“到……为止”。如:  相似文献   

12.
一、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依依惜别的深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查《现代汉语词典》可知,“个”用作量词时,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战争”有它的专用量词“场”、“次”,因此句中的“个”用在“战争”前修饰不当,可换成“场”或“次”。二、动宾搭配不当。《故乡的榕树》中有这样一句:  相似文献   

13.
词类活用是汉语中一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某些语法功能 ,当然也具有了某一新的意义。辨别实词是否活用 ,主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法结构 ,如果句中的某一实词用它原来的词性的意义解释不通 ,就可能活用为另一类词了。如“一狼洞其中”的“洞” ,原作“窟窿”讲 ,名词 ,但在这里解释不通。该句的主语是名词“狼” ,“洞”处在动词谓语的位置上 ,陈述“狼”的动作 ,“洞”显然地活用作动词了 ,作“打洞”讲 ,这样就讲通了。初中文言文课文中出现的这种现象 ,主要有以下几种 :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在句…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李愬雪夜入蔡州》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进城梯而下之.”课本的注释是:“(李进城)用梯子引下他来.”根据课本的注释,我们可以推导出句中的“梯”和“下”的解释,即“梯”译成“用梯子”,实际上是看成名词用作状语,“下之”译成“引下他”,实际上是看作一般动宾关系.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梯”应译成“搭梯子”,是名词用作动词;“下之”应译成“使他下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全句是两个动词共戴一个主语的连谓式单句.用符号表示是这样:进诚梯而下之.  相似文献   

15.
“以、而”是《离骚》句中用得比较多的两个虚词。《离骚》三百七十二句(“已矣哉”看作一句,则为三百七十三句)中,由“以”构成的“以”字句七十七句,由“而”构成的“而”字句七十一句。本文的目的在说明“以、而”在《离骚》构句中的作用,即它们在相同的位置构成什么样的一些句子,并根据它们的作用提出对理解某些句子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兮”在《楚辞》中的句法位置有多种。句法位置不同,“兮”所表达的语气是有区别的。“兮”位于句中时,常常造成其后虚词的省略。  相似文献   

17.
可以用作形容词、副词、代词或名词,但在句中表示的意思不同,在句中所作的成分也不同,现将其用法分述如下:一、用作形容词,意为“所有的”、“一切的”,在句中可用作定语或表语。例如:A ll the children are very busy.所有的孩子都很忙。Thats all for today.今天就讲到这儿。二、用作副词,在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意为“完全地”、“十分”。例如:Thats all right.没有关系。I am all for adopting the new technique.我十分赞成使用这项新技术。三、用作代词,意为“一切”、“全部”,在句中用作主语或宾语。例如:A ll of us are fond o…  相似文献   

18.
高中第二册语文课本中古汉语语法知识短文《文言词的一些用法》,对“名词用作状语”作了如下概述: “状语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对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但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象,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这段文字共三句话,首句解说状语的一般位置和作用,指出状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次句说明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尾句则转而说明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  相似文献   

19.
<正> 古汉语的传统教法运用起来驾轻就熟,所以人们不愿摒弃。然而它使学生泥古不化、述而不作。我们根据成人理解力强而记忆力差的特点,对古汉语的旧教法实行大胆改革,其作法是“三变”。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由于古汉语知识浩繁,即使讲得再多,也不过是举例发凡而已,因此必须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教给学生治学方法,即“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给学生一把开启古汉语知识宝库的钥匙,使之终身受益。例如,一个名词是否活用作动词,除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外,还可以根据一个名词在句中的地位,以及它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等,来判断这个名词是否活用作动词。我们给学生总结出十种辨识方法:一、代词和名词充当宾语时,它前面的名词用作动词;二、状语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三、名词前  相似文献   

20.
1 all,both 二者均可用作形容词、代词或副词,意指“都”、“全部”,但它们的使用范围不一样。 all用来指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人或物。用作形容词和代词时,修饰和代替复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用作副词时,其位置通常放在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之后,行为动词之前。例: (1)All the runners got ready to ru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