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林 《现代传播》2007,(5):155-157
美国传播学者William Gudykunst在研究跨文化传播时认为,跨文化传播应该注意两种语境的使用方式:一种是低语境,另一种是高语境.①也就是说,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这样的低语境文化区,若要实现有效传播,传播者一般尽可能地运用客观写实手法,将自己的意图表达清楚.而在高语境文化区如中国,传播者则相信人际间直觉、感觉上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变形金刚3》的成功无疑是跨文化传播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从电影内容、语境解析以及文化营销策略三方面对它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并对中国电影全球化进行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体育交往先天具有的跨文化传播特质分析入手,阐释了全球文化流动中体育交往的现实语境;并试图联系有助于拓展体育交往议题的几种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范式,进一步论述体育交往的理论逻辑,希望能够对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文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提供一种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提升中国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效果,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本文从中国元素的视角出发,结合案例分析了语境转换与广告编码、价值观与中国元素的使用禁忌以及中国元素的国际化演绎这三种植入策略,以求提高中国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汪聪 《今传媒》2015,(1):20-21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把语境分为高语境与低语境,以之分析文化的多样性,霍尔认为不同的语境下,信息意义的编码解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正是当前中西方跨文化交流中一系列误解、隔阂的直接原因。如何区分高、低语境差异,探寻恰当的传播策略,进而克服不同语境下的交流麻烦,是中国跨文化交际频繁的二十一世纪里,走向世界、合作共赢的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6.
刘涵喆 《军事记者》2010,(12):37-38
军事对外宣传的中心问题是跨文化传播,而我军对外宣传跨文化传播的意识较弱、平台较少、人才较缺,需要采取切合中国实际的军事对外宣传跨文化传播的应对策略,以消解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读,跨越语言差异产生的障碍,解决语境差异带来的问题,构建跨文化传播的共同空间。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包含了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对峙和互动。本文通过分析美、韩剧等异质文化产品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探讨中国本土文化对外来异质文化产品进行适应性选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各种短视频、纪录片、电视剧等传播介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下,美食永远是国内外经久不衰的话题,向世界介绍中国美食文化,是中国跨文化传播,也是对外传播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为例,从叙事风格、叙事话语等方面解读该纪录片如何更好地在跨文化传播中输出中国文化与东方美学。  相似文献   

9.
叙事语境是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传播的跨文化属性,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不同文化间的语境藩篱,从语言、图像符号的信息本质入手,以“平实的陈述,生动的表达”构建叙事语境,减少“中国声音”跨文化传递的失真率,提高“中国故事”的易读性和亲和力,为对外传播在域外“入脑赢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也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电视剧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承载着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使命.美版《甄嬛传》作为第一部,也是惟一一部在美国主流媒介平台以付费形式播出的国产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对我国电视剧"走出去"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理论出发,试图运用高低语境理论、文化维度理论,从语境、剧情、主题等方面分析美版《甄嬛传》的对外传播策略,并总结出我国电视剧对外传播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占年度总票房的比例仍旧不高,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国产电影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文化折扣,致使票房表现不尽人意。本研究以2017年在中国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美国电影《寻梦环游记》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涉及的低语境美国文化、高语境的中国和墨西哥文化,以符号学和"故事"理论为基础解析电影的创作策略,探究其产生于低语境文化,借用高语境文化向高低语境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折扣较低的原因,从而为中国电影的创作提出建议:首先,电影创作者应提高文化认识度,降低文化折扣;其次应立足历史,着眼高语境文化创作;再次应放眼世界,寻求低语境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2.
姜飞 《编辑之友》2021,(11):前插2,6-15
在深入认识传播技术革新和传播理论阈限呈现的巨大思想张力基础上,经历了跨文化传播思想史语境前置、实践问题语境错置和全球传播实践主体空置的尴尬之后,全面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是否需要以及如何探索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学成为一个目前隐而未发但迟早要发的问题.笔者不揣鄙陋,对既往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文化批判,对这个领域的认知无奈和实践沼泽进行了深描,对跨文化传播领域理论性变迁和学科自觉做了探索性建构,进而从叙事重建的视角呼吁是时候开启跨文化传播学建设,商榷于领域方家.  相似文献   

13.
董赛 《大观周刊》2011,(13):50-50,15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语境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T.Hall)认为,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都要受到语境的影响。他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颇有见地地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High-Context)与低语境(Low-Context)。他指出:“高语境(Hc)传播或讯息即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极少数则处在清晰、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低语境(LC)传播正好相反,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电”广告作为一种有效的产品推广方式,充分的反映出不同语境文化之间的特征与差异.  相似文献   

14.
林徐  张珊珊 《视听》2016,(7):102-103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美剧在美国文化输出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分别处于语境天平两端的中美两国,在文化理解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元素的运用成为美剧打破不同语境桎梏的重要手段。文章以《生活大爆炸》为例,探讨九季以来,中国元素在剧集中的具体运用,分析对比这些中国元素背后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发现其构建的中国形象与当前中国的社会环境有较大的出入。并就如何正确看待美剧对中国形象的偏见与误解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在跨文化传播以及树立中国形象方面有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澄澄 《今传媒》2016,(2):155-157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的传播现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增强我国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跨文化传播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文化圈中已经成为了交流、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以丝绸之路文化圈中的相关文化元素为载体,试图探究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前提与背景,问题与障碍,路径与目标.在多元对立——统一的语境下,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效果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我国新闻媒体对外传播工作所恪守的一条基本原则。本文认为我国新闻媒体在对外传播中国声音时,要立足多媒体发展的现实,实施全方位、立体化传播;针对目标受众的接受习惯,实施精准性、他者化传播;彰显中国文化的内容特色,实施跨语境、跨文化传播,实现全球传播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7.
温金凤 《今传媒》2011,19(1):126-128
在全球化传播的时代,电影走向世界,实现它所承载的跨文化传播价值是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首先追溯一下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历史,然后由此出发将中国电影置于更广阔的全球化语境下,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的特点与映像进行审视与探讨,从而为电影艺术的对外传播提供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化产业的产出物,异质文化产品及其传播因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的意义在当今已超过了任何其他文化形态。跨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包含了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对峙和互动。本文通过分析美、韩剧等异质文化产品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探讨中国本土文化对外来异质文化产品进行适应性选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程文灵 《今传媒》2016,(5):60-61
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需要研究者持续关注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在风靡全球的最大互联网演讲平台上,TED演讲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有以下特征:作为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对全球发展既存在威胁又是有利的合作伙伴,同时国内矛盾突出.TED演讲需要更多的中国声音来争取更多的跨文化传播主动权,以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20.
薛洁 《新闻世界》2010,(12):172-173
进入2l世纪,全球化时代进一步来临。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跨文化传播媒介,在全球化语境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台湾导演李安和他的一系列电影蜚声国际影坛,被认为是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本文通过对其代表作之一《卧虎藏龙》的分析,来说明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