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非政府组织自产生以来,逐渐地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在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中,非政府组织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决定了它在公共管理中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不同的角色和地位,这种角色和地位又赋予非政府组织一系列独特的优势,使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党政主导的同时,不仅不能否弃非政府组织,还要积极创设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培育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以实现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和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从而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然而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非政府组织依据自身使命和社会需求,一直致力于农村扶贫。但是,由于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影响其长远发展。本文就在分析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扶贫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对策建议,以求推进非政府组织在扶贫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区治理是一种新的社区管理观,由于“政府失败”和“市场失灵”,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与困境的分析,探究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重要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非政府组织参与WTO争端的解决,其目的是通过对裁决方施加影响从而使自身的宗旨能在WTO这个政府间的国际经济组织的运行中得到实现。由于参与争端解决的非政府组织难以代表所有WTO成员方的利益以及WTO争端解决采用“反向一致”的决策方式,裁决方在非政府组织的影响下可能对成员方的经济主权造成损害。因此,要防止裁决方在裁决时利用WTO尚未确立的规则进行裁决或对已有规则作出无限扩大的解释,并可考虑扩大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性和修改WTO现有规则,以维护成员方的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7.
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主要角色,但政府不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唯一主体。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织,具有贴近民众、灵活快捷等独有的优势,在参与应对公共危机中应该且也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认识公共危机和非政府组织开始,指出目前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非政府组织如何更好地参与公共危机管理进行一些探索,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人格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概念,它并没有把非政府组织排除在外。实际上,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间接的方式影响了国家和政府间组织的决策,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国际人格。非政府组织“民间性”的特征决定了其法律人格受到严格的限制,但不应以此否认这种人格的存在。本文从国际人格的概念说起,分析了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作用,从而引出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并指出非政府组织的法律人格是在其与国家、政府间组织的国际合作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非政府教育组织是专门或主要活动在教育领域的非政府组织,目前在我国可分为教育类社会团体、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教育基金会三类。非政府教育组织的"非政府性"内涵和特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其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背景相适应的,是公益性、自主性、专业性和历史性的统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非政府教育组织及其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回顾这些组织的发展历程,从整体上把握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助于积极发挥我国非政府教育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公众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的主体实际上是政府救助,政府救助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使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中介入的空间相当大,非政府组织有着明显的优势。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在社会救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应采取措施,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非政府组织在我国迅速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政策制定、政治动员和利益整合功能都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执政党应该依法领导非政府组织,切实做到重视、尊重非政府组织,与之合作管理公共事务,并且支持非政府组织发展,对其进行适度监管。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深化带来了民间组织的“爆发式”增长。一方面,民间组织需要向政府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在社会治理上存在失灵现象,需民间组织发挥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民间组织与政府之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政府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而民间组织协助政府解决改革深入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经济与社会问题,二者在合作模式下的协同治理中不断得到加强。民间组织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选择行为,从近期来看,政府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但从长远来看,民间组织的民间性将逐步得到加强,其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会逐渐增强,与此相应,社会治理的架构也随之由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走向政府与社会共同实行的民主治理。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和全球性问题催生了全球治理。要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主权国家、联合国和非政府组织等各种行为体共同参与。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行为主体,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相互配合、协调,形成了新的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有自身的动因,即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在世界治理中互有优势与缺陷,只有加强合作,实行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全球问题的善治。但是,日益兴起的非政府组织逐渐对联合国构成了挑战,致使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因此需要妥善处理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对待双方的合作,国际社会的多重角色与因素应对之采取鼓励引导的政策,对待二者的矛盾,应采取多方协调、沟通、弥补分歧、消除冲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民间组织(NGO)开始成长和发展,并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但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整体还很不规范,大部分还处于自发、松散的无序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政府组织的畸形发展。为此,实现NGO生成模式由政府选择向社会选择的转换,强化NGO伦理价值的信守成为实现我国NGO健康有序发展并促进公共服务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非政府组织活动合法性的前提是取得相应的法律人格.法律人格的保障主体是国际政府间组织和主权国家.具有法律人格的非政府组织将享有特定的优惠待遇.这就为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国内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从宏观上来说,非政府组织还是附属物,它们的力量来源于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力量,这就大大限制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是最早认识到非政府组织(NGOs)作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之一,它与非政府组织建立的咨商关系在先后通过的四个决议中不断有所变化,这种咨商关系受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的冷战、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和90年代的环境危机的影响,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民间组织是成熟社会政治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江苏省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应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弱化民间组织的行政色彩,引导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加大对民间组织的培育及支持,使其更好地为构建和谐江苏服务.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际教育援助三大主体的国际组织、援助国政府、NGO近年来形成多元、多层、多途径合作的局面,特别是政府与NGO,基于对彼此资源的相互依赖,形成不同的合作模式,其合作机制值得深讨。日本作为经验丰富的援助大国,政府与NGO的合作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话协商""助推NGO发展"三大制度结构来实现的,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双方根据不同的"资源依赖性"与"组织身份定位",组合成"伙伴型""合同型""延伸型"合作关系。在"伙伴型"关系中双方构成对称性依赖关系,维持各自的组织身份,在"合同型"关系中形成非对称性依赖关系,NGO虽然自主却也受政府的条件牵制,在"延伸型"合作关系下NGO过度依赖政府,致其依附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非政府组织是民生建设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服务民生建设的作用主要包括:充当沟通桥梁,促进干群和谐;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矛盾;参与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和谐。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民生建设中的作用,完善非政府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性;强化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积极鼓励非政府组织致力于服务民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promote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those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economic recession being witness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Nigeria and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many government development programmes have made NGOs more relevant than ever. NGO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and societal development in general, for which extension education is one of their policy instrument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issue of self-evaluation among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The impact of NGOs' interventions shows that there is change in living standards, income generation access to infrastructures and also change in literacy levels. This may have either a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 upon the lives of the beneficiaries.

In general, self-evaluation is seen to be a non-priority area for three reasons: there is little performance pressure on NGOs, the perspectives available for evaluation do not match the context in which NGOs function and the existing methodologies for evaluation are not appropriate for the evaluation process to become institutionalized within the NGOs. The paper discusses each of these in turn and proposes action to be taken by the NGOs and by those with whom they work, especially the poor donor agencies, etc.. The recommendation, if adopted, should encourage NGOs to engage in mor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ir own programmes and, thus, improve their impact and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