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立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体的教育评价模式,就能解决长期以来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认识不一的问题,共同促进教育评价目的的实现。使评价者走近被评价者的生活世界,被评价者也能够突破功利主义的束缚,关注自己的长远发展,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评价改革及其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五方面反思我国评价改革,指出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评价者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学生主要是教学评价的对象,作为被评价者接受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口号是正确的,却并不必须通过让学生成为评价者来实现;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是最根本的,但并不是反对提倡和重视发挥评价的教育等其它功能;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不可缺少,但简单地将其与学生发展对立起来则是错误的;评价标准应当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针对具体的评价对象和目标有所区别,而不是非此即彼;评价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整个教育事业一样,受到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制约,这是教育的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黄福裕 《时代教育》2013,(12):126+140
新课程改革期望教育评价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本文提出在发展性评价理念指导下,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个体差异,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克服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的弊端,实现作业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功能、评价形式等三个方面的转变,提高作业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作用的过程”。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教育工作由单一评价主体渐渐地向多元化评价主体方向发展,幼儿的评价主体地位日益得到凸现。但幼儿作为评价者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方面,幼儿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者几乎无人论及。  相似文献   

5.
就教育评价主体而言 ,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 ,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6.
发展性教育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评价者及评价的功能,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并借助多种评价手段激励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从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善问题,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共同发展过程.发展性评价关注全面发展、长远发展、差异化发展.将发展性评价运用于中学体育教学,可以发挥及时反馈、促进反思和引导激励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即在评价过程中,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就教育评价主体而言,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评价的基本要求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评价活动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评价,整个评价过程体现更多的是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认知判断。学生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可以得到教师权威性的评价,但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学中运用同伴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在评价中的被动角色,还能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一、传统评价制度与新评价制度之间的悖论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制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即课本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其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评价方法更多仍以传统的笔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的结果,忽视对体现新评价思想的手段与方法的采用;评价主体仍习惯于把评价者置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忽视甚至根本不重视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的构建;过多关注结果的评价重心,仍忽视对被评价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还尚未建立,评价所具有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也难以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即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对评等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一、自我评价,自主发展一位教师在教学《负荆请罪》时请学生进行表演,  相似文献   

12.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的维度及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教师评价体系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惟一标准,评价者只限于检查者,教师本身完全处于被动挨查的状态。这种评价难以对教师作出全面、系统和客观的真实评价,从而也难以发挥激励和改进的评价功能。我们既要发挥评价对教师的甄别功能,还要发挥对教师的教育、激励与改进的功能,使每一位教师的素质都获得最大的发展。与新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相适应的教师评价制度,至少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的主体,不应只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而应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校领导、学生、教师、家长共…  相似文献   

13.
多元主体参与的大学英语教材评价模式首次使得评价主体、价值主体与评价客体(教材)内在的价值和质量相一致,它不仅改变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还拓展了评价者的角色,并提供了相应的可操作性程序,使得大学英语教材评价活动较之以往更加公正、客观和科学。  相似文献   

14.
浅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特色的弱化与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是加强教师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胜任力与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受到高职教育发展底蕴不足,教育评价理论落后于评价实践以及评价者自身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还缺乏应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合理、高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有助于他们获得最充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如何利用好课堂评价这个教育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及个性的全面发展呢?一、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双方都处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做好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有效信息,如指导…  相似文献   

16.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面向教师,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是持续不断的过程评价,是多角度的全景式评价,能激发被评价者对工作的主体感,满足被评价者信息沟通的需要,增强被评价者的职业认同感,只有掌握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质,才能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使这一评价模式为教育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17.
对发展性教学评价价值取向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评价有多种不同的分类,从评价功能角度,可将教学评价划分为发展性教学评价、水平性教学评价和选拔性教学评价三类.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注重评价过程,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性的教学评价.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及对个体发展需要的尊重,关注和承认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它认为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过程,是评价双方共同进行的价值判断.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建立在评价对象自身发展需求和教育组织者对评价对象要求的有机结合之上,促进评价对象在现实基础上向未来发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发展性教育评价产生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它区别于选拔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注重诊断、激励和发展。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发展。其内容多元化。既关注学业成就、升学率,也重视被评价者多方面素质与潜能的发展。其方法多样化,除考试与测验外,还使用观察、访谈等多种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它不仅注重结果,还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和主体地位。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全面认识和发挥教育评价的多种功能,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重视教育评价的元评价,力求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科学、有效;要抓好配套制度改革,理顺关系,为发展性教育评价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吕健 《江西教育》2012,(29):21-22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此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在现实中,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只注重了教师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2 建立新的中考科目设置方案 考试科目设置失控是现行中考标准质量控制缺失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导致中考组织者成为集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一身的评价者,滥用中考制度所赋予的权力,使中考丧失了为改革基础教育系统运行实现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功能。从中考制度方面分析,导致对中考组织者权力失控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没有建立有效的价值主体监督评价主体工作的机制,中考组织者不需要对中考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负责,导致中考最关键的——中考标准成为中考组织者的标准。于是,现行中考出现了一种评价主体限制和规定价值主体,价值主体对评价主体绝对服从,价值主体成为评价主体的价值客体的奇怪现象,这导致中考无论是从科目还是到内容都不具有教育系统自我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