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主体地位,双方的关系与发展也会受到课堂教学活动及其各自扮演的角色的重要影响。本文立足于中职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师生关系的发展,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剖析,分析重点集中于教师权威错位、教学方法单一性以及师生权力结构失衡等各方面。而要解决此方面问题,则应当重构中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凸显教师主导地位,尊重教师与学生的权力,构建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提高双方信任度,创新教学方法,使师生之间保持较为频繁的互动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张岩 《学苑教育》2012,(22):69-69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淡化教师权威,培养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良好情感;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对学生要宽严有度,管理有方;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地学英语。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民主化是培养民主社会人才,使其具有批判与创新精神、创造力以及开放、宽容、平等、合作、尊重差异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条件,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课堂教学民主化应是教师追求的重要目标与境界。具体来说,课堂教学民主化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一是师生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获得教师的同等对待;三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西方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的历史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是权威与自由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如何协调教师权威和学生自由的矛盾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热门问题。对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的概念澄清和演变溯源有利于认识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处理,为师生民主关系的确立寻求途径。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搞好课堂教学是实现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保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融洽师生关系,学有气氛。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师生关系融洽与否,会对课堂教学的气氛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发生重要作用。教师的讲授并不是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的简单过程,而是师生之间进行的心灵接触和情感的交流,师生感情融洽和谐,学生学习就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以良好情绪给学生一…  相似文献   

6.
丁恺 《现代教学》2014,(1):33-33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当下,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仍处于课堂权威地位、师生间存在着“畏惧”的隔阂、课堂缺少师生真正的对话、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度关注成绩等。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究竟应该如何正确把握呢?  相似文献   

7.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一个教师权威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教育效应。教师权威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师权威容易引发师生冲突 ,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而随着传统教师权威向现代教师权威的转变 ,如何在现代教师权威下化解师生冲突 ,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就成为现代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合作型师生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合作的关系,是以师生间的合作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合作型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性、共创共享性、非强制性的特征,为了保证合作型师生关系的实现。教师必须自觉消解教师权威,以学生为本,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学生,师生在课内外积极交流、沟通,学习中共同探究、共同体验,最终实现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应使师生都能体味到幸福,但现实中师生的幸福感均不太高。对于严谨抽象的数学而言,数学教学中师生的幸福感水平更是不容乐观。其实,教授数学是数学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学习数学也是学生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捷径。为使师生的幸福感得以同步提升,教师可在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淡化分数观念、倾听学生心声等方面充分展开工作。初步的创新实践表明,教师的心态积极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了,表明师生的幸福感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陈立星 《辽宁教育》2005,(7):124-124
师生关系是发挥教师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接触,就不存在教师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施、运作的基本媒介就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育性交往关系。在以前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学生对所学内容只能唯唯诺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内容和倾向起绝对的支配作用,教师是以道德权威者角色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