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末诗人周繇为“咸通十哲”之一,《全唐诗》卷六三五存其诗一卷。但前代文献中关于周繇生平的记载颇有相互抵牾之处,《全唐诗·周繇集》中诗是否均为周繇所作,亦甚可疑。今考,有关记载实将元繇与周繇混为一人,《周繇集》中诗亦当分属二人,试申其说,以就正于方家。 一、周繇生平考略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涉足唐楷、审视魏碑的基础上.溯源被称为“正书之祖”的钟繇小楷,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楷书,提高我们赏析楷书的能力。钟繇(公元151-230年)是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在魏明帝时迁太傅(辅弼皇帝的大臣),人称“钟太傅”。他从小便勤奋好学.篆隶皆精,后又孜孜以求蔡邕《笔法》,潜修30年。平时和别人一起坐时,还在身边数步内画满了  相似文献   

3.
自从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4条龙,将其中两条龙点上眼睛,两条龙成了真飞起来之后,他便一夜成名,整个亚洲都轰动起来了,不论是老人、小孩还是青年都知道了“张僧繇”这个名字。张僧繇的家门口顿时成了“大市场”,每天都有很多人等在门外,想见见这位神奇的画家和那只神奇的画笔。张僧繇召开了一个紧急家庭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决定开设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博物馆。由于想看这位神奇的画家和那支神奇的画笔的人源源不断,门票收入越来越多,渐渐地,张家的钱简直堆成了山,张僧繇开始过起穿金戴银、山珍海味的生活,成天吃喝玩乐,再也不愿…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和繇辞过去研究者很少,关于其作者也少有关涉,但是对古代典籍之中童谣和繇辞进行探索,发觉童谣繇辞作者无外乎出自两类人物:或者是专业人员,如卜官、史官、乐官;或者是君王、卿大夫、士人等。这一特点即使到秦汉之后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依然是专业神秘职业者和统治阶层人员,表明童谣和繇辞作者只能是层次和知识比较丰富和复杂的中上层人士,而不可能来自下层人物。  相似文献   

5.
唐《班繇及妻李氏墓志》的释文用现代简化字隶定并刊在《文博》2013年02期上,但释文有颇多可商之处,本文共列举了13处,主要分为三类:一,文字误释;二,文字漏释;三,标点刊正。  相似文献   

6.
周繇,是《唐才子传》誉之“诗禅”的才子。因新旧唐书无传,历来献对其记述混乱。力尽钩沉,就其故里、仕途、诗、交游诸方面予以考证,还其原本之面目。周繇乃皖籍历史化名人,又曾长期隐于九华,在大力开发九华山旅游化资源时,大可将此位“诗禅”纳入其内。  相似文献   

7.
<正>钟繇(yao)(151—230),字元常,今河南许昌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钟繇从小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史上记载他潜心学习书法三十余年,手指能把棉被穿出洞来。他练字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时间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就蹲在地上写字。晚上睡觉,就用被子作纸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给划了个窟  相似文献   

8.
钟繇作为“楷书之祖”,对楷书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开创性巨大贡献。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与汉代以来颍川郡钟氏家族厚重的文化素养积淀息息相关,亦与钟繇融合众长、顺应时代变革的书法创新追求密不可分。钟繇楷书具有意蕴高古、天然质朴、茂密幽深、高雅温润等独特艺术特点,是东晋时期“书圣”王羲之楷书风格形成的源头,亦对南北朝、唐宋、元明时期的不少书法名家产生了悠久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萧梁时期的大画家张僧繇所创造的绘画风貌,对南北朝后期和隋唐两代的绘画艺术起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所创造的独具风格的疏体画法,丰富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而张僧繇本人对艺术勇于创新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10.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F0002-F0002
周繇,汉族,1962年出生,吉林省通化人,198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曾荣获“吉林省新长征突击手”,“吉林省教育系统师德标兵”,“通化市十大杰出青年”,“吉林省爱鸟、护鸟模范”,“吉林省优秀科技辅导导”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6):115-F0002
周繇,男,汉族,1962年生,吉林省通化市人,1983年毕业于通化联合大学生物系,现任通化师范学院生物系教授(2005年被破格评为教授),长白山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所长,通化市民主促进会副主委,通化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吉林省申报“长白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专家,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吉林省普查工作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2.
研究前期书法史时,书家在书体演进中的作用容易被忽略。文章对锺繇"三体书"及其影响的研究,从锺繇所处时代文化背景、书法发展的实际情况及书家的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发现锺繇"三体书"是当时实用而流行的书体,"皆为世人所善"与其政治生涯紧密相系,是由实用而上升到艺术层次的,并对书体演进起了重要作用。"三体书"中的"铭石书"因处于书体演进趋于结束时期,其魅力犹如天边的晚霞夕阳,虽行将逝去仍发出绚烂耀眼的光芒,为人们赞叹、留恋。"章程书"虽处于小楷草创阶段,却因锺王并举而构成了中国书法特有的"魏晋现象"。"行狎书"是"三体书"中最短寿的书体,因特点不够明显很快被王羲之行书所取代。"三体书"只有楷书以锺王并存的形式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3.
南北朝晚期至隋唐初期的佛教石窟中,“秀骨清像”风格的造像却开始悄然隐退,张僧繇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将佛教题材和技法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改造,创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而短而艳”的“张家样”佛像。对后世的绘画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艺术发展和艺术创新的重要样本。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由主义自严复始,它始自1903年由严复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自由主义经典《论自由》。严复对此书的翻译很审慎,这从书名及用字即可看出。在翻译的手稿上,严复的原名是《自繇释义》,待出版,又变为《群己权界论》。然而,在前此的《原富》翻  相似文献   

15.
<正>临帖前一定要先读帖,读懂所要临的字帖的字形特点和整篇风格特征。比如"楷书鼻祖"钟繇代表作《宣示表》,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充分表现了在魏晋时期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在临习《宣示表》时,我个人注意了以下几点:1.《宣示表》字形偏扁,长横居多,该帖用笔沉实古朴,虚和简净,充溢着一种恬淡安详的气氛。  相似文献   

16.
《宣示表》     
<正>《宣示表》,小楷法帖,是钟繇的代表作品,拓本现藏故宫博物院。真迹不传于世。只有刻本,一般论者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笔法质朴浑厚,雍容  相似文献   

17.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12):F0002-F0002
《中国长白山食用植物彩色图志》是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所长周繇教授、通化师范学院副校长朱俊义教授、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于俊林教授历经29年时间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宋郭若虚《图书见闻志》载唐人阎立本观摩张僧繇画迹事,颇发人兴味。“唐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定得虚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高手。’明日往,曰:‘名下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张僧繇南朝梁人,早于阎立本约百年,自是画坛高手,一代名师。阎立本不盲信盲从,必亲历为验。第一天观摩,得出“定得虚名”的印象;第二天看出了味道,作出  相似文献   

19.
空前绝后     
典故顾(顾恺之,晋代画家)冠于前,张(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绝于后,而道子(吴道子,唐代画家)乃兼有之。宋·赵佶《宣和画谱》  相似文献   

20.
在成语故事《画龙点睛》中,画家张僧繇仅仅是"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那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乏神韵的四条龙,转眼就"腾空而去"。可见此间的"点睛之笔"是多么神奇,又是多么需要。如果不是那一笔,四条龙永远不会腾飞,观赏者永远不会感受到张僧繇绘画艺术的真谛。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尽显自己的教学智慧,依据教学进展和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