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相似文献   

2.
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 2.读懂这两首古诗的意思,能说出阅读“不认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张琳 《文教资料》2020,(2):84-85,120
《游山西村》一诗因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流传至今,相关解读大同小异。在设计教学时,作者另辟蹊径,抓住“从今若许闲乘月”一句中的“闲”字设计三重比较,让学生先通过诗歌内部矛盾的发掘,引起深思;继而通过对关键字的把握,加深理解;最终通过对诗人其他诗作的补充,形成对诗人的全面认识。本堂课容量看似很大,补充的诗歌多达五首,但所有教学内容的安排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使学生在不断比较、思辨的过程中对诗歌及诗人有更加深入立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朗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直到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反复诵读更能够增强学生记忆文章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朗读促进发展学生的理解力为多数优秀老师所采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上不乏朗读气息:课堂解读前的学生自读;解读过程中或情深意切的朗读,或配手势语的朗读,或想象的读。都旨在让学生理解文本意义。本文将以《游山西村》为例,以朗读为切入点,、分析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在讲初一语文第一册中,收编《诗五首》时意外地发现《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这两首诗出奇的相似。于是我用一个课时有效地完成了这两首诗的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都是展现村居生活题材的田园诗佳作,描述了古代农家人的好客热情及招待远方朋友的场景。虽然二者都是农村游记题材,但两首诗从美学的角度去分析却“同题不同趣”,展现出在美学风格上的极大差异。文章从两首诗的文本内容出发,从诗歌结构、诗歌主体和诗歌意境这三个方面找出两首诗歌美学意蕴上的不同,找到同题不同趣的深层原因,并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8.
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式,正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以《游山西村》线上研究课为例,通过设置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创设具体的探究性情境、开展互动的小组式合作、提供丰富的助学式资源、创设生成的个性化成果等五个方面阐述古诗教学微项目学习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9.
邵代全 《现代语文》2005,(11):27-2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讲究炼句的。动心的起句如骤然鸣响的爆竹,言尽意不绝的结句如绕梁三日的余音。丽句绚烂如红玫瑰,秀句清雅如水仙花,豪句如江海翻腾的怒涛,奇句如拔地而起的山岳。那么,言简意赅的警句呢?是使人热血沸腾的军号,是令人心魄激荡的洪钟!  相似文献   

11.
12.
《画风》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小故事。讲三个孩子怎样开动脑筋画出风来的事。画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似乎是个难题。课文告诉孩子:只要动脑筋。联系平日寸生活的积累,就能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到风的存在,风无形,却有影,飘动的旗子、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转动的风车都是风的足迹。  相似文献   

13.
一、读文看图,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中彩那天》。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有一些问题要问大家。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 《五彩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省松潘县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对五彩池进行了生动的描述,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颜色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慨叹大自然的神奇。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作者先介绍小时侯向往的瑶池,然后说见到了像瑶池那样的五彩池,既交代了五彩池在哪里又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五彩池是什么样的以及五彩池呈现各种美丽色彩的原因;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结束语: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这是作者的赞叹,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开头呼应,意味深长,再一次突出五彩池的神奇、美丽。课文运用大量打比方的句子,描写生动形象,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教课的“出奇”是和备课的“人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备课中肯于“深入”,不被困难和困惑所挡,思路就会豁然打开,就会有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愉悦。  相似文献   

17.
大纲明确指出低年级的古诗教学 ,重点应放在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上 ,在理解上不提要求。针对这点 ,我认为在教学古诗时 ,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和背 ,才能使学生快懂乐学 ,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用心感受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古诗《草》时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1.出示小草实物图 ,问 :这是大家都经常见的小草 ,你们知道小草的生长特点是怎样的吗 ?学习一首古诗以后你们就知道了。2 .揭题 ,板书 ,齐读 ,简介作者白居易。3 .口述学习任务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草》。二、初读课文 ,感受意…  相似文献   

18.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11册《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诗人王安石以平实的文字,抒写了真挚而强烈的思乡之情。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师生对诗中的几处内容提出疑问。为此,笔者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这几处疑点进行了辨析,供同行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我为你骄傲》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一个小男孩在与小伙伴玩耍时,无意中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在老奶奶的宽容与期待下,自我觉醒,主动认错这样一个小故事。老奶奶在玻璃被打碎之后,并没有猜疑和询问送报的小男孩,而是“和往常一样微笑着”。让小男孩深感愧疚不安,最终把送报攒的钱和一封道歉信放在了老奶奶家的信箱里。当老奶奶再次微笑着给男孩一袋饼干时,还有一张便条:“孩子,我为你骄傲。”在整个过程中,既没有声言俱厉的训斥,也没有大张旗鼓的表扬,却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恰到好处地保护了孩子那颗敏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20.
(1)一读——认读文字——要求读得正确、顺畅。(2)二读——想象画面——要求读出连动的画面。(3)三读——进入意境——要求读出身临其境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