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龚莉萍 《今传媒》2005,(8):17-18
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开播。当时,谈话节目在中国电视界还算是一个空白,“实话实说”的开播和随之而来的广受好评,带来了谈话节目的遍地开花。一开始,“实话实说”的确是借鉴了国外脱口秀的经验。然而,与美国脱口秀节目为了争取收视率而强调节目的娱乐性不  相似文献   

2.
电视“脱口秀”节目,源于美国,本为“TALK SHOW”,在欧美受到相当的欢迎。它其实是一种电视谈话节目,因而我们译之为“脱口秀”,既谐音,又生动、形象。在中国内地,称得上“脱口秀”节目开山鼻祖的当属中央电视台王牌栏目之一的《实话实说》。《实话实说》从1996年3月16日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从摸索起步到极度辉煌再到逐渐黯然,《实话实说》的确经历了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3.
吴庆捷 《今传媒》2006,(8):36-37
一个受观众喜爱的收视率高的节目,主持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栏目和主持人可谓“相依为命”,成功的具有品牌效应的栏目可以使主持人为观众所熟知和喜爱;同样,优秀的、与栏目融为一体的节目主持人也可以使节目锦上添花,获得观众的喜爱。一、门当户对,好马配好鞍一名节目主持人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栏目,一个栏目也需要一名适合栏目特色的主持人。多年前“实话实说”节目是因为有了崔永元观众才喜欢看,在许多人心目中,崔永元已经和“实话实说”连成了一体,不少人是因为崔永元的幽默和平易近人而收看这个节目的;同样,看足球赛的球迷…  相似文献   

4.
“实话”栏目开办时间虽短,但是却打破了以往党报文章的说话风格,内容短小精湛,结合我们基层工作的实际让各地市的“一把手”说话,大家互相学习,相互交流,本着交流的心态说话,促进干部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加强干部同群众的相互理解。在我看来,实话的特点就体现在如何说话上,体现在怎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之所以能一炮打响,还得益于栏目的最大特点:实话实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到中央电视台说实话,也不是你所有的话题都可以拿到央视去说说。中国还有一句古语:实话好说不好听。很多实话,是无法拿到台面上说的。 但没有机会上“实话实说”说,并不等于群众不说。私下里,他们话题更多,说得更尖锐,甚至是刻薄,有时近乎于谩骂。且听群众针对干部说的一段实话:  相似文献   

6.
2002年9月中旬,央视王牌谈话节目《实话实说》换主持人引起众人关注。据说:崔永元暂避幕后,主要原因是身体太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评析道:“国外有许多谈话节目都是一天一期,每期都要50分钟,他们的工作量比崔永元大得多。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一种话语状态,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做的成分太大,与自然的说话状态不符,所以他累。”“做的成分太大”,不仅道出了崔永元暂避幕后的原因,也  相似文献   

7.
用事实说话,关键在“说话”,难点也在“说话”。因为这里使用的“说话”一词不是我们日常用语中的“谈话”之意,而是指用事实宣传一种思想或观点,从而体现出新闻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8.
高贵武 《新闻与写作》2001,(12):25-26,27
“实话实说”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就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惊呼:中国的电视评论从此又多了一种新的样式;普通百姓则惊喜地发现生活中从此又多了一块可以直抒胸臆的言论空间。时至今日,“实话实说”不仅已从当初的稚嫩,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不负众望,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中,一举拿下了全国性新闻专栏的最高奖,被评为了中国新闻名专栏。而它的主持人崔永元,则不仅得过全国主持人评比的最高奖──金话简奖,而且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主持人。“实话实说”栏目能在电视栏目激烈的竞…  相似文献   

9.
湖北电视台社教中心大型谈话节目《KNS·往事》创办于2000年12月,开播的首期节目就与央视名牌栏目《实话实说》共同荣获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社教栏目一等奖。此后连续获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社教栏目一等奖,2003年度首届“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十佳公共栏目奖,今  相似文献   

10.
今年9月中旬,央视王牌谈话节目《实话实说》换主持人引起众人关注。传媒纷纭:崔永元暂避幕后,主要原因是身体太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评析道:“国外有许多谈话节目都是一天一期,每期都要50分钟,他们的工作量比崔永元大得多。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一种话语状态,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做的成分太大,与自然的说话状态不符,所以他累。”①“做的成分太大”不仅道出了崔永元暂避幕后的原因,也道出了目前我国大部分电视谈话节目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做作,虚假,不真实。  相似文献   

11.
蔡辉 《声屏世界》2009,(2):42-42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到现在,中国的主持人经历了一个从“主持职业”到“主持明星”的过程。简言之,“主持职业”就是以栏目为中心,时刻体现纯粹的栏目性质及内容,栏目在前主持人在后——以栏目推栏目;而“主持明星”则更多的是以主持人为中心,在栏目中体现主持人的独特魅力,逐步建立起一种“明星”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世界》2005,(2):27-29
自1996年央视新闻评论部集合一大批新闻人智慧的结晶.把一个新颖、闪亮的《实话实说》打造出炉之后,各地迅疾刮起“谈话”、“对话”类节目的狂风,涌现出一大批类似“小崔”的谈话主持人和模仿《实话实说》的谈话节目,然而并不是每个节目既赢得了观众,又赚到了钱。目前不可避免的事实是:风起云涌之后的谈话栏目已经越来越不好做,  相似文献   

13.
曾与亿万电视观众一起含泪观看了央视“实话实说”栏目播出的“亲人”谈话节目。不久前,串子侵权二审案在通化市中级法院开庭。这起国内外媒体均有报道并被沸沸扬扬爆炒一年多的“通化串子事件”,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被人们渐渐淡忘。但是,这  相似文献   

14.
“谈话节目”,在西方称为Talk show,港台地区形象的译为“脱口秀”。从1997年到现在,以中央台“实话实说”为代表的一批谈话栏目迅速走红,成为荧屏一道新景观。除了“实话实说”,成功的谈话节目还有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中央台的“五环夜话”、湖南台的“有话好说”等。这些成功的谈话节目均以其贴近百姓的话题,鲜明的主持风格和轻松的氛围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观众,也因其低成本、高产出的先天优势,为各电视台所青睐。那么,这些成功的谈话节目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一周后,其一套节目,即新闻·综合频道也改版为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的这两大举措,堪称我国电视业改革的大手笔,同时也为地方电视台的频道改版和频道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和诸多启示。启示之一:频道改版需谨慎。央视一套是1995年由综合频道改版为新闻·综合频道的,至今已有八年之久。在这八年中,为突出其新闻特性,增加了“新闻早八点”、“新闻30分”、“现在播报”、“午夜新闻”等新闻栏目。这些栏目均受观众好评。此外,收视率颇高的,如“东方时空”、“实话实说”、“综艺大观”、“正大综艺”等栏目,也先后进…  相似文献   

16.
黄振鹏 《新闻窗》2008,(2):116-117
去年年底,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一枚分为五瓣的公章,引起了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平面媒体,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上海东方卫视《七分之一》等广电媒体的名牌栏目,新浪、搜狐等网络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枚被网友誉为“史上最牛公章”的“五合章”,  相似文献   

17.
“以事实说话——焦点访谈”。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是这样向观众宣告自己的品质的。“以事实说话”,报纸可不可以也这样办批评性栏目呢?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一种电视演播室侃谈形式正风摩世界,叫做电视“脱口秀”(talk show)。主持人、观众聚于演播室内,他们不仅在回答问题,参与节目时全部脱口而出,没有任何前期准备,甚至侃谈的题目很多也在当场现定,中央电视台依此形式开播了“实话实说”栏目,但没有全盘照搬,而是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了成功的改良,讨论的话题全部属命题作文。作为国家级电视台,又地处北京,他们很容易地将全国著名的文人、名人、理论家、学者邀请到演播室;又因这些人所处的位置或所从事的工作,使其在争论、侃淡中轻而易举地携带出很多最新的信息或研究成果,使观众大有“不枉听君一席话”之感,所以“实话实说”在所有文化侃谈节目中很快成为最“火爆”的一个。各省级、地区级电视台与中央台相比,其覆盖面、收视率与影响力都有所不同,在开办文化栏目时若全盘照搬中央台形式,恐与省情、台情不符,预求生存发展,应该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9.
问世于1994年4月1日的“焦点访谈”,在经过了几年的“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之后,现在已将片头语改为简单明了的五个大字“用事实说话”,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栏目的定位,《吉烟现象》就是体现“用事实说话”这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理念的一篇成功之作。它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此前,它已摘取了1999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桂冠。《吉烟现象》的梗概是这样的:吉林省四平市的四平卷烟厂是四平市的利税大户,于是,四平市政府把卖吉烟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求四平市的各级领导直接负责推…  相似文献   

20.
刘肖 《兰台内外》2012,(3):55-56
10年前,崔永元因为患了重度抑郁症,突然离开了央视重要栏目《实话实说》。虽一年后康复并新创了《小崔说事》和《电影传奇》等栏目,但外界传他在央视越来越边缘化。今年“两会”前夕,媒体爆料,崔永元要去做一个口述历史研究者,可能调离中央电视台。对外界的猜测,崔永元不屑一顾;对自己的人生抉择,他谈得更多的是责任和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