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观应: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制定新闻法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光仁编《上海新闻史(一八五○——一九四 九)》认为,“在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提起‘报 律’的是康有为”;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 史》、黄瑚著《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也说, 1898年8月9日康有为上书《恭谢天恩条陈办报 事宜折》时附带了一个请定中国报律片,这“在 中国首次提出了报律的制定问题。”如果仅仅从 字面来看,上述观点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康有为 的确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提出“报律”二字的 人。但如果我们把“报律”与“新闻法”等同视 之,会发现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制订新闻法的 人不是康有为,而是郑观应。本文通过考察三个 版本的《盛世危言》:1894年的五卷本、1895年 的十四卷本和1900年的八卷本,认为郑观应在 五卷本《盛世危言》中便提出了新闻立法问题, 增修八卷本时又明确提出制订报律。因此,郑观 应提倡制订新闻法的时间至少比康有为早4年。  相似文献   

2.
蔡斐  陈玲霖 《青年记者》2009,(24):97-98
长期以来,“新闻自戈公而有史”的.论断奠定了戈公振在中国新闻史学界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一本洋洋洒洒的《中国报学史》成为戈公振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实际上,“戈公振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除了对新闻史学的研究,戈公振在新闻教育、媒介经营、新闻实务等诸多方面都颇有见地和建树。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新闻自戈公而有史"的论断奠定了戈公振在中国新闻史学界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一本洋洋洒洒的<中国报学史>成为戈公振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实际上,戈公振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除了对新闻史学的研究,公振在新闻教育、媒介经营、新闻实务等诸多方面都颇有见地和建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微,界目前有关于戈公振先生在上述领域的思想研究已有涉足,遍查文献.尚未发现有关戈公振新闻法制思想的系统研究成果.本文开拓这一研究课题,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戈公振先生长期从事新闻报业工作,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学研究的第一个开拓者。一本30万字的新闻学论著《中国报学史》的出版,不仅决定了戈公振在中国新闻史学研究中的先驱地位,而且揭开了我国新闻史研究的新的一页。《中国报学史》的重要价值首先是在于她的系统性。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把我国从古到今的新闻事业作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戈公振为我们所勾勒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轮廓清晰明了,这正是由于其资料浩瀚,有史有论,内涵丰富殷实。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我国六五普法工作的第一年。在这一法制进程中,媒体也担负着十分重要的普法责任。而《并州之剑》作为山西省第一档专业法制类栏目,走过了长达十五年的专业法制新闻之路。在这十五年中,《并州之剑》通过与公检法系统的  相似文献   

6.
《暂行报律》事件是民初报界抵制报律的代表性事件,它集中体现了报界反对报律的普遍要求。在表面上来看,此次事件似乎是《暂行报律》立法程序上存在的漏洞所导致的。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政局变化和报界精英新闻法制、自由观念的发展,就会发现还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深层原因:绝对的新闻自由观和政党斗争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主编的《新闻法制学概论》一书,已于2009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郑保卫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的最终成果。一批新闻法制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学有所成的年轻博士参加了此书的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8.
法制新闻深度报道是法制新闻本身的要求,也是当代弘扬中国法治精神的重要手段。法制新闻是通过对典型法制案件的报道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基于此,本文从法制新闻与深度报道的内容入手,以国内著名的法制节目——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节目作为分析对象,说明目前我国法制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并研究法制新闻深度报道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推动中国法制新闻深度报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法制新闻作为一种专业性新闻,是以1980年《中国法制报》(《法制日报》前身)的创刊为标志的。跨入21世纪,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仍在不断加强。法制新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法制日报》在20多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法制新闻报道的先驱和典范,是全国法制类报纸中知名度最高、传播信息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中央级报纸。本文总结并提炼它的法制新闻的采写特色不仅可为其他法制类报纸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为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戈公振先生是我国著名新闻学家,对新闻摄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曾多次出国考察,寄回大量新闻图片.本文以《良友》为中心,系统考察了第22期至111期相关图像,论述了《良友》对戈公振国外行踪的图片报道,分国际联盟情况、苏俄情况、艺术情况三部分阐述戈先生从国外寄给《良友》的图片,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戈公振国外新闻图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中国新闻史研究领域有两本山峰之作,一本是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另一本则是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前者虽不是第一本新闻史著作,却是新闻史研究的第一次重大意义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新闻史走上整体的、系统的研究轨道,后者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中国新闻通史著作,被誉为中国新闻史学成果的集大成者。篇幅之宏大、材料之厚实、内容之丰富、方面之细致、建构之完整,在同类著作中达到先进水平,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最新重大突破。 正如河有源头,细流不涓,才能成浩荡之势,中园新闻史研究这条大河,…  相似文献   

12.
由东台市人民政府、江苏电视艺术家协会、江苏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上下集电视剧《戈公振》日前在南京开机。戈公振(1890—1935),江苏东台人,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工作者,曾先后任上海《时报》和《申报》的主笔。该剧以戈公振1914年进入上海新闻界至1935  相似文献   

13.
假如没有《大清报律》,大清王朝照样要结束,但中国那时必将大乱,决不会南北妥协,平稳过渡。中国之所以在辛亥年避免了一场法国大革命式的灾难,主要得益于《大清报律》带来的言论自由和公开按照规划,1908年清政府必须公布《饮定宪法大纲》。在公布宪法大纲前,清政府于3月公布与宪法大纲相配套的《大清报律》。这是清末政治改革至关重要的一步。比较激进的看法,《大清报律》是一个非常反动的法律,因为这个法律规定了非常严格的新闻管理和审查制度,没有让人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然而到了后来,当人们总结清亡教训时,  相似文献   

14.
冯昱开 《新闻窗》2010,(2):88-89
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设进程中,电视法制节目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逐步走向成熟和繁荣。1995年,中央电视台开播《今日说法》栏目,将电视法制节目正式推上电视荧屏。此后,电视法制节目一路走红,迅速发展成为继新闻、娱乐节目之后的第三大电视节目门类。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电视法制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经济与法》、《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等等。2008年,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于一九一八年十月十四日在北京大学正式成立。它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研究团体,是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从事研究的开端。戈公振则在《中国报学史》中称之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虽然,在这之前,全国报界俱进会曾于一九一二年在上海举行过特别大会,通过举办“报业学堂”的提案;之后,在一九二○年,全国报界联合会也草拟过“新闻大学组织大纲”,但借于这两个组织本身不久便散伙,因  相似文献   

16.
吴菲菲 《青年记者》2007,(16):96-97
被评为"中国十佳电视栏目"的《今日说法》,开办于1999年1月,它既谱写了中国电视法制栏目的新篇章,又是享有午间收视第一高峰的午间新闻栏目。是什么让《今日说法》获得观众高满意度与高忠诚度呢?  相似文献   

17.
著名学者戈公振在其力作《中国报学史》一书中,曾指明:“米怜创《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其内容有言论、有新闻之记载,是为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戈公振的这个观点为后来的新闻史研究者们所接受和沿袭。然而,我在阅读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后,觉得这个观点似乎是难以成立的,它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8.
著名学者戈公振在其力作《中国报学史》一书中,曾指明:“米怜创《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其内容有言论,有新闻之记载,是为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戈公振的这个观点为后来的新闻史研究者们所接受和沿袭。然而,我在阅读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后,觉得这个观点似乎是难以成立的,它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首先,从大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发端的,这是史学界经过充分研究和严格论证后得出的结论。而《察世俗》创刊于1815年8月5日,把它列为近代化的中文报纸,显然与中国的大的历史环境产生了违悖,《察世俗》提早25年进入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当然,我们不排  相似文献   

19.
河南《平顶山日报》一直非常重视法制新闻报道。1999年起,该报增设《法制周刊》,每周一期,周四出版。周刊主编卢拥军长期从事政法系统采访报道,经验丰富,善于创新,把《法制周刊》办得有声有色,使之成为《平顶山日报》的一个品牌栏目,在广大读者中有较大和深远的影响力。2012年,他将发表的法制新闻精心选择后,分类写成法制系列著作:《拥军拍案》、《卢眼看法》、《拥军解法》、《卢评贪渎》。这几部书不仅是法制新闻作品集,更是法制报道的经验集成,为今后的法制报道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相似文献   

20.
唐红波 《新闻三昧》2006,(12):54-56
戈公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的报人,是一位集记者、学者、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爱国知识分子。他的多重“角色”均以新闻为轴心,“与新闻事业相始终”(于佑任语)。戈公振一生编辑和创办了《东台日报》、《时报》、《图画时报》、《申报》等主要报刊,曾先后在上海的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学校新闻系任教。他的译著《新闻学撮要》和《新闻学》、《中国报学史》等专著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特别是《中国报学史》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方面的奠基之作。他还于1927年和1932年前后两次出国考察,总结出《世界报业考察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