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微博时代“意见领袖”特点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宋好 《今传媒》2010,(11):96-97
自20世纪40年代"意见领袖"概念被提出以来,"意见领袖"在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生的网络"意见领袖",更是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引导造成了巨大影响。如今,代表着互联网媒介新时代的微博客迅速兴起、繁荣,不仅为"意见领袖"提供了全新的活动平台,还以其自身的特殊性为微博"意见领袖"带来新的特点。具有这些新特点的微博"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陈志娟  王楠 《新闻前哨》2023,(15):17-19
网络意见领袖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代表性角色,其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对于网络舆情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在舆论引导方面,争取网络意见领袖的正向认同感;在舆论事件中,指导网络意见领袖发表正向言论;搭建与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平台,畅通互动渠道三种途径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规范和引导,使他们在舆论导向方面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林玲 《报刊之友》2014,(9):32-33
在微博话语空间,意见领袖掌握着大部分话语权,其言论对网络舆论起着导向作用。在当前中国转型的社会环境和繁杂的网络环境下,毋庸置疑,我们需要网络意见领袖。然而,意见领袖的不当言行带来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责任心不仅是微博时代意见领袖的道德标准,更应该成为其新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考察微博平台上网络"意见领袖"在议题转化成为公众议题的过程中是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通过内容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多个指标的测量,实证研究了网络"意见领袖"对议题转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意见领袖"在微博上对某一议题相互交锋的次数越多、讨论的时间越长,该议题越可能被受众所知;而网络"意见领袖"与网络议题扩散度没有必然联系。"意见领袖"在网民对议题从知晓层面上升到表达层面的过程中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正>把国内意见领袖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类,分别从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和网络、营销学中的意见领袖作用机制方面对其研究梳理。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指的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者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这一概念最早由拉扎斯菲尔德、卡兹等人在《人民的选择》(1948)一书中提出。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意见领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085篇,其中"新闻与传媒"学科中有相关文献592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播与"意见领袖"理论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若伊 《当代传播》2011,(3):30-32,37
网络传播带来媒介环境的转型,"意见领袖"的内涵、评价标准、角色定位都发生了变化."意见领袖"理论解释力降低.本文以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的结构改变为切入点,探寻"意见领袖"理论在新媒介环境中的相应调适.  相似文献   

7.
"体验型"意见领袖是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其"体验型"表现在通过媒介融合等新技术手段营造"半沉浸感",拉近与受众的信任距离,从而进行情感互动和自我更新的一种意见领袖形态。在当今"人人拥有传声筒""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体验型"意见领袖也完成了"自然产生-群体加剧-循环往复" 的崛起过程。在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中,内容生产形式的创新成为了必然——一种内容大多为记录日常生活的视频博客Vlog(video blog)应运而生。本文将基于拉扎斯菲尔德的意见领袖理论,通过对Vlog这一新兴视频形态的实证分析来探究新型意见领袖的"体验性",以更深刻地理解网络时代"体验型"意见领袖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林琳 《今传媒》2016,(8):56-57
随着新媒体行业不断发展,涉军网络舆情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在网络意见领袖的参与下无论是正、负面信息,都会夺人眼球、迅速爆燃。因此,新形势下遵循舆论传播规律,正确应对和引导网络意见领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意见领袖对涉军舆情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要发挥现有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培养军队网络意见领袖,以及强化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约束。  相似文献   

9.
在传播学领域内,"意见领袖"的发现和探讨是社交网络传播研究的重点。对此,国内相关研究方法大多采用了各类数学算法,主要通过社交网络用户表面的粉丝数量、转发数、评论数等作为意见领袖属性值。本文认为,这些数学计算都忽略了意见领袖人际影响链的传播特征。在复杂的社交网络中,这种基于群体间个人影响的动态链式传播结构,仅用数字反映其影响度大小是不够的。本文从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层面对意见领袖的存在条件、存在方式、存在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社交网络中的个体是否对另一些个体产生了态度的改变或者行为的影响,应该作为判断意见领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高校网络论坛(BBS)中的"舆论领袖"是大学生网民中的"意见领袖",是网络舆论形成集传播的重要信息集合点.本研究在聚类分析得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以实证得方法,对"交大发展论坛"版面中的虚拟群体成员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舆论领袖",并对其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建立了"虚拟舆论领袖"影响力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惠普"质量门"事件为例,主要采用观察法、内容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考察网络空间中意见领袖在消费者维权活动中的作用.本研究发现,在惠普"质量门"网络维权过程中,可识别出多个意见领袖,他们不同程度地发挥着设置议题、引导观点、信息传递、娱乐调侃、凝聚力量、维系关系等六大作用,并且意见领袖的作用由网络空间自然延伸至现实.研究还还初步探索了意见领袖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此外,研究还发现,从个体层面上看,受到角色分工及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意见领袖在消费者维权活动所发挥的作用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是自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主流媒介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介"。然而,它不仅具备传播范围广的大众传播功能,还包括了更具亲和力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是传播史上飞跃性的突破。本文将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意见领袖"的理论应用到网络环境中,探究"网络意见领袖"的现象,重点分析网络论坛(虚拟社区)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特征,并与传统意见领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里县选举调查中发现了意见领袖,提出"两级传播"假说,在这之后的"迪凯特研究"对意见领袖进行了详细考察,深化了对意见领袖的认识,而社会学家罗杰斯等人开展的"创新扩散"研究,为两级传播论提供了佐证。在此之后,传播学者不断对两级传播论进行批评修正,两级传播逐渐发展为"N级传播"论(多级传播论)。在当时,两级传播论的提出不仅改变了之前盛行一时的魔弹论,而且使得人们开始重视人际联系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两级传播论对我们认识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社群和网络舆论领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意见领袖的权威和影响力逐渐在消解,网络意见领袖在当代的网络社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比起传统意见领袖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其通过新兴的传播媒介的助推,在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助于建构网络公共领域。但另一方面,意见领袖的网络发言需要进行自我规范。  相似文献   

15.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意见领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泳 《新闻记者》2012,(9):8-13
意见领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互联网上的论辩伦理和交往伦理,尤其是在网上可否推行有效的对话。本文在对"意见领袖"的概念、要件以及微博中意见领袖如何确立并发挥影响力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探讨在中国特定的网络环境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6.
李波 《新闻大学》2015,(1):145-149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微博热潮使信息传播途径、方式发生变化,微博意见领袖正在引领和掌控者微博的主流信息,左右社会的舆论导向。因此,结合微博意见领袖的泛众化、圈群化、显性化的传播特征,分析微博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发端、发展和低谷期中的作用,总结在网络舆情中的影响力,并就网络舆情中如何识别、培养和正确引导微博意见领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健康超话中存在基于规则设定的形式意见领袖和发挥实际作用的真正意见领袖。甄别健康超话中真正的意见领袖并分析其对不同类型用户参与行为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健康超话的管理和发展。[方法/过程]首先,基于用户活跃度、话题相关性和网络位置三个属性构建三层次意见领袖甄别模型;其次,通过量化计算意见领袖影响力,分析健康超话中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最后,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健康超话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三层次模型能够筛选出健康超话中实际的意见领袖,其甄别效果优于单一属性的识别方法。意见领袖对健康超话中的信息传播呈现正面引导作用,对不同参与类型的用户以及用户的不同参与行为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网络的品牌危机传播“意见领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和现点,对"意见领袖"在品牌危机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分析,以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9):43-49
本研究通过大数据处理和量化分析,从群体特征、焦点话题、社交网络关系、群体结构特征四个方面考察了1886名活跃的微博意见领袖的公共参与情况,描述该群体在社交媒体舆论场的影响力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从人群特征看,微博意见领袖多为居住在大都市的专业型男性;他们在重大时政新闻、灾难事件、社会民生热点三种类型的话题上起到聚焦话题、界定事实、引导话题走向的作用;在社交网络关系方面,专业型意见领袖是网络的核心节点,其社会资本有效地转化为网络舆论场的影响力。此外,微博意见领袖群体结构的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数意见领袖聚合了少量话题热度,幂率特征显著;大V式微,中V崛起,影响力更分散、多元;意见领袖群体间的互动程度降低,个人影响力重新整合。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和媒介权力概念,对以意见领袖为中心节点的社交网络结构变动的特征及趋势进行阐释。文章指出,由于社会资本的转化优势,意见领袖仍将在社交媒体中发挥中心节点作用,但节点的分化整合将更频繁,意见领袖代际更迭将是常态。  相似文献   

20.
拉扎斯菲尔德最早提出"意见领袖"这一概念,网络兴起之后,研究者将这一概念应用到网络中来,网络"意见领袖"为受众设置议程,引导舆论的走向。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一批在面对特定社会事件时跟风起哄甚至攻击谩骂的网民群体被关注,有学者将他们称之为"哄客"。从网络"意见领袖"到网络"意见哄客",舆论焦点选择的天枰开始出现倾斜,负面效应被不断放大,呈现出一种"沉默的螺旋"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