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加彪  赵悦言 《传媒》2021,(14):91-9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抗战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抗战社会动员,形成"万众瞩目清凉山"的宣传态势.中共中央以延安《解放日报》指导全党工作,充分发挥了抗战社会动员的功效,形成了以笔为刀的革命传统.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赓续党报红色基因,有利于党的舆论信息的传播和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2.
唐燕  舒竞 《新闻知识》2023,(6):33-39+94
《青年呼声》是《新中华报》的常设副刊,也是全面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青年的唯一“喉舌”。为了顺应抗战形势新变化,配合党的青年工作的开展,打破青年宣传舆论“真空”,《青年呼声》应运而生,并在宣传动员的内容主题、编辑策略、传播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广泛动员边区青年乃至全国青年投身革命、积极抗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展现了党的青年宣传工作的另一个面相,对当前党的青年宣传工作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的文学批评,几乎是与创作同时起步的,但专门的文学批评刊物的产生却要晚得多.五四前后一代新文学开拓者所写的那些被视为现代文学批评的滥觞的文字,都是借着<新青年>等综合性文化期刊与读者见面的.  相似文献   

4.
郑风  牛艳君 《兰台世界》2016,(21):115-118
社会动员作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社会救济中起了很大作用。陕甘宁边区政府很重视社会救济中的社会动员工作,在总结以往动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颇具特色的社会动员方式:组织动员、宣传动员及利益动员,这不仅有利于边区群众统一思想,认同并接受政府的救济政策,还能极大地号召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同时也为当今的社会救济和社会动员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抗战初中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响应政府号召,动员工厂、学校以及广大难民向内迁移。在内迁动员中,两家报纸所生成的难民动员文本,分别将难民自身和党国/政府作为其主要受惠对象,体现了不同的主体性策略:《新华日报》着眼于难民个体和群体,注重为其遭遇解困,体现了一贯的团结普通民众抗战的立场;《中央日报》基于党国号令,劝诫、批评难民以及各种受动主体的行为,呈现了内迁过程中的复杂面相,也表征了其应时应势的动员策略与技巧上的诸种缺憾。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界对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国人报纸抗日救亡舆论动员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内外报刊均对此事件给予高度关注,作为东北新闻史上进步国人报纸之代表《国际协报》(1918—1937),在抗日救亡舆论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报纸设置系列揭露日军侵华、引导民众抵御外侮的宣传议题,唱响民族抗战的舆论主调,成为东北抗日舆论动员的先锋阵地,在抗战新闻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适应形势任务要求,积极配合军事行动,深入开展舆论动员,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总结抗战时期我党舆论动员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 对搞好未来战争舆论动员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和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大公报》头上顶着“小骂大帮忙”的帽子,并且因在抗战初期的“缓抗”言论,历来饱受批评,这些事实容易给人们一种误解,即《大公报》宣传抗战不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由于抗战时期战事频仍,《大公报》的出版地一再变迁,由津至汉、渝、至港、桂;由于战时纸张匮乏,版面也一再缩小,由十四版缩为四版。  相似文献   

9.
刘亮 《中国出版》2023,(12):66-69
抗战时期,《妇女生活》以爱国为底色,以民族救亡为己任,以动员妇女参加抗战为目标,在党的领导下,克服内外诸多不利因素,通过观念引导、创新宣传策略、构建强大宣传队伍等方式,展现出强大引领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引领妇女抗战的一面旗帜。该刊不仅团结大批爱国妇女和进步群众,还影响了一代妇女同胞,指引她们参加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邱识 《传媒》2022,(16):86-87
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出版的党报,也是其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报纸,在提高中国共产党政治影响力、达成广泛的宣传舆论阵地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受特定因素的影响,该报在当时形成了鲜明的编辑特色,而其中许多理念和范式,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对此,本文从编辑机构、版面设计、读者工作和文稿写作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归纳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编辑特色,以期为当代纸媒的编辑革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抗日战争史上曾出现了多家《抗战日报》,其中以1938年创刊于湖南长沙的《抗战日报》及1940年在山西兴县创刊后改名为《晋绥日报》的《抗战日报》最为有名。由于后报头系毛泽东同志题写,且后来毛泽东同志又对该报编辑人员发表了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学术理论界和新闻界对山西《抗战日报》提得最多,研究的也最多,而在湖南我党宣传抗日思想取得卓越成绩的《抗战日报》则少有人提及。  相似文献   

12.
创刊于上世纪20年代的《良友》画报,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画报之一。起初,它记录上海都市生活,构建都市图像,是文明生活理念的倡导者。抗日战争爆发后,《良友》画报迅速调整刊物风格,全力配合抗战宣传工作。在抗战时期,《良友》画报的新闻活动历经四年余,它以服务抗战为准则,以图说新闻的方式宣传抗日救亡。  相似文献   

13.
14.
沈毅 《当代传播》2012,(6):84-85
抗战时期《解放日报》重视经济新闻报道,对根据地报道的数量、广度和深度,是其他地域报道所不能比拟的。对解放区和苏联正面报道的程度,也是国统区和美国报道所不能相提并论的。《解放日报》重视多种文体的运用,讲求语言文字效果。报纸忠实贯彻执行中共抗战方针和统一战线政策。  相似文献   

15.
《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的抗战图像动员在内容和力度上存在不小差别,但采用的视觉符码和意义建构方式却具有更多的共通性。如三报的形象符号、修辞情境、凝缩瞬间具有共通性;三报在共识性认同、榜样性示范、信息性传递、构图位置、景别选择、戏剧营造、留白处置等方面,也都有类似的成功经验,都为抗战动员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边区是我省三大根据地之一,是由晋西北、晋西南和大青山三块根据地组成的。在《晋西北根据地新闻出版史鸟瞰》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两篇文章里,笔者已对晋西北和晋西南根据地(1937年7月~1939年12月)的新闻出版概况,作了历史性的回顾。因此,本文所记述的新闻出版史实,是从1940年开始的,晋西事变是分水岭。晋西事变爆发之前,两个根据地都是抗日军队与顽固军队并存,抗日政权与顽固政权并存的局面,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受到了种种限制,有时还要遭遇顽固势力的骚扰。晋西事变以后,我党虽然暂时撤出了晋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7.
18.
19.
魏丹 《东南传播》2010,(9):133-134
新闻漫画作为一种图像新闻,具有独特的新闻特性和魅力,它同语言、绘画艺术相互整合,开拓了新闻报道的另一种样式。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新闻漫画又成为了重要的宣传喉舌,担负着宣传抗日思想、鼓舞民气的功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解放日报》创刊后,创作了大量的新闻漫画,这些漫画中的新闻成为我们今天最好的历史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再忆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经过。本文试图从新闻漫画的传播优势、修辞艺术等角度进行探析,以此总结抗战时期《解放日报》新闻漫画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张铭钟  杨璐帆 《传媒》2023,(18):87-89
《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立的第一个大型日报,其采用政治新闻、政治评论和政治宣传画的形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党性和群众性相统一两个原则,旨在开展对党员干部和边区基层群众的政治宣传。笔者认为,在新时代应从三个方面来开展党报的政治宣传工作,包括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舆论引导不动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