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花拾零     
我国的十大石窟我国的石窟雕刻艺术,起源于公元前,盛行于北魏,千百年来,遍布全国各地,至今保存较完整的有数10座,其中较大的10座是: 一、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的鸣沙山,现保存有492个石窟,壁画总面积有45000多平方米。二、云岗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内,建于公元460年,有石窟53个,雕像51000多尊。三、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建于北魏,现有石窟1352个,佛像10000多尊。  相似文献   

2.
"等拍"分为"有预期等拍"和"无预期等拍"两种类型。"有预期等拍"包括事先通过审美观察和审美判断采取的"有预期等拍"、事先通过询问拍摄对象或知情者采取的"有预期等拍"、事先通过熟悉环境和了解被摄对象的行走路线所采取的"有预期等拍"三种形式,它们是挑选目标、"坚守阵地"的一种行动,是捕捉最佳时机的一种功夫,是创作优秀纪录片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苍茫无际的甘肃西部大漠,有一片被祁连山雪水浇灌的绿洲,那就是敦煌。无与伦比的敦煌石窟艺术,是中国文化最为璀璨的明珠。为敦煌艺术而贡献毕生的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常书鸿,则被人们公认为是敦煌瑰宝的守护神。他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常书鸿1904年出生在杭州,满族,  相似文献   

4.
范宗武 《青年记者》2006,(12):41-41
有的作者写作评论,把文章的主题凝练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意象。读者记住了意象,就记住了作者表达的主题,而且这种意象还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甘肃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微笑并保持微笑》获得了人们的好评,并被多家报刊和网站转载。评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戏台是目前发现的我国第二座石窟寺戏台,其特征是面对窟龛而建,其修建年代为清末光绪年间。此戏台未被《中国戏曲文物志·戏台卷》《中国戏曲志·甘肃省卷》《甘肃省庆阳地区戏曲志》等书著录。戏台依附于佛寺而建,而佛寺早在宋明时期已有盂兰盆会,清道光间有了"灯戏",戏台正是民间礼佛和庙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卫霞 《声屏世界》2012,(5):30-31
《东方直播室》作为内地最早的辩论型谈话节目之一,虽然有一些模仿《一虎一席谈》的痕迹,但因其鲜明的特色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东方直播室》的成功之处《东方直播室》是东方卫视于2010年3月倾力打造的一档群口辩论型谈话节目,立足于"直播转型中的中国"及"梦想离不开现实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陈乐道 《档案》2014,(9):24-25
甘肃雄踞茫茫雍梁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域辽阔,风光旖旎,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故里",举世闻名。境内丝绸之路横贯东西1600余公里,是古代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孔道,今天的甘肃,无疑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今年7月,我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5处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继1987年敦煌莫高窟和万里长城—嘉峪关以后,我省首度新增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省共有7处的世界文化遗产,已跃居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前列,这对2600万陇原儿女来说,无疑是一桩值得自豪和铭记的喜事。为积极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展示独具魅力、积淀深厚的甘肃历史文化,本刊特辟"丝路文苑",专门刊登讴歌陇原大地的诗词歌赋。本期刊登陇上著名诗人陈乐道《咏甘肃世界文化遗产》组诗22首,《敦煌赋》1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永靖傩文化     
郭友实 《档案》2013,(1):24-27
2007年9月,江西、贵州、四川、陕西、青海等省以及省内兰州、文县、临夏县的傩艺术表演团队来到永靖,参加"甘肃永靖·全国傩文化艺术展演"。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安徽以及兰州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甘肃永靖·全国傩文化研讨会"。同月,永靖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到了2008年5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决定在永靖县建立"中国傩文化保护基地"。  相似文献   

9.
张国藩 《档案》2014,(4):30-33
甘肃的石窟壁画艺术和地下砖画(砖刻)艺术举世闻名。在异彩纷呈的地上、地下面廊中,有许多内容与交通活动有关,既有宗教题材,也有世俗生活;既有王公出行、商旅往来及驿使飞驰的场面,也有乘车出游的逸情景致。丰富的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古代甘肃交通特别是河西交通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郑州报业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实力的都市报有《大河报》、《郑州晚报》、《东方今报》和《河南商报》。它们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争夺郑州市的市民读者上。郑州都市报市场从《大河报》的"一枝独秀"到与《郑州晚报》的"两军对垒",再到《东方今报》的"横空出世",《河南商报》的改制改版,其间不良竞争行为时有发生。在2007年签署《郑州都市类报纸发行自律公约》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初现有序竞争态势,主要体现在低价倾销现象消失,订报纸送礼品现象、虚报发行量和虚假宣传等现象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李宁 《新闻世界》2011,(2):143-144,146
调解作为一种"东方经验"在中国源远流长。虽然治安调解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优越性,然而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实践中治安调解工作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治安调解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村民"与"公民","宗族社会"与"公民社会",概念言辞将它们分离,而它们本身又纠结在中国的农村和农民问题上。肖唐镖先生通过"村治权力网络"这一分析框架为它们之间搭起了被言辞强行隔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巩杰 《东南传播》2011,(7):82-84
影像技术已经成为纪录、保护和传播陇右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最有成效的影像纪录方式就是摄制了大量关于陇右文化的甘肃地域文化纪录片,完成了对陇右文化生动鲜明的影像传播和形象逼真的视听再现。影像对陇右文化的表达和传播主要涉及到陇右远古文化遗存、中华人文始祖文化、陇右石窟文化艺术、陇右民族民俗文化和陇右三国古战场文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尤以龙门石窟北魏造像题记为最,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葩。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中期(约493),历经东魏与西魏、北齐、隋、唐、北宋乃至明清都有善男善女雕凿不断。根据龙门石窟研究院统计的数字显示:东西两山现存窟龕2345个,碑刻题记2840余块,凡30多万字,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值得一提的是极为丰富的龙门造像题记,居世界石窟之冠,涵盖了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它们被称为"万能猪";在美国,它们又被叫做"百万美元猪"。实际上,它们是为了解决人类器官移植供体短缺问题而生的。用万能猪身上的"零件"来供应移植所需要的器官,这听起来很"科幻";可是,心急的患者已经纷纷打来要求"换猪肾"的电话  相似文献   

16.
微笑的力量     
我写的言论《微笑,并保持微笑》(刊于2003年5月22日《甘肃日报》)能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意外“事件”。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能谈谈自己的经历。一、关于言论我在陇东老区一所农村中学工作过12年,其中有6年时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高中语文老师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候国,秦到明的历代王朝,都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它们犹如三条巨龙,蜿蜒于世界东方。而这三条巨龙的龙头,都在甘肃境内。在我国有古代长城遗存的16个省区中,甘肃是保存长城遗迹最多、文物最多的省份之一。甘肃境内的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在甘肃大地上的民族争夺战,民族大融合,都发生在长城两侧。每当你经过河西走廊时,会时不时地看到汉、明长城,宛如两条巨龙并肩而行,跌宕起伏,蔚为壮观。绵延的万里长城,设立了无数个烽燧关隘,以确保军事信息…  相似文献   

18.
林霖  邵晓霞 《今传媒》2023,(11):122-127
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革命的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对融媒体视域下麦积山石窟文化传播现状调查情况、麦积山石窟文化融媒体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融媒体时代麦积山石窟文化的传播策略,旨在促进麦积山石窟文化的有效传播,提升麦积山石窟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石窟的保护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9.
政经资讯     
《新闻世界》2010,(5):3-3
【话语】中国崛起是一种"被崛起"模式——《联合早报》刊发署名文章,认为中国之所以能迅速崛起,是全球化的结果。中国模式是一种"被崛起"模式而不是自主崛起模式,是一种"被发展"模式而不是内生发展模式每一个人都会因应自己的喜好,形成一套自己的上网惯性;除了少数人有不断冲浪、不断闯入新世界的嗜好,大多数人都只会来来去去光顾几种固定的网站和网络服务,如同长年住在一个盆地里面。———梁文道谈互联网时代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档案》2011,(4):32-33
第三部分南梁星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甘肃共产党人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先后在甘肃发动了"两当起义"、"泾川凤翔路口起义"、"靖远起义"、"天水起义"、"蒿店起义"、"碧口起义"等十多起武装起义,创建了西北红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