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汉代画像石是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石刻绘画形式,是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极具艺术价值、考古价值的瑰宝。汉代画像石以完美的线条语言、变化多端的构图方式、动态的表达形式和夸张的形体变化向世人展示出两汉时期奔放、雄浑的大汉雄风和气势。基于图像学视野分析汉代画像石,需要明确不同画像石的具体属性,遵循得体的分析原则,由两汉时期风俗习惯分析汉画像石的内涵。深入了解汉代画像石散点透视、对称均衡、分层分格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分析其内在的装饰性、艺术性、动态性、思想性等构图特点,从汉代画像石无言的形象中感悟汉代人们的信仰和不朽的思想,学习其震撼视觉、振奋人心的表达形式,从图像中感受动态的生命之美,并将其运用于现代纹饰、色彩、视觉表达艺术,传承和弘扬汉代文明。  相似文献   

2.
汉代铜镜七言诗铭文体现的奉顺阴阳、追慕神仙和征服夷狄思想,显示出鲜明的汉武帝、汉宣帝时代精神。联系这类具有七言诗镜铭的铜镜产生时间以及“柏梁联句”的传说加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七言诗在西汉时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3.
汉代的画像艺术中存在着大量蟾蜍图像,这些图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作为月亮的代表。蟾蜍成为“月精”的历史久远且多有变动,因此造成一些讹误;二是作为西王母仙境的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图像学和原型批评方法,旨在厘清蟾月关系的发展脉络及蟾蜍在汉画西王母仙境中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汉代铜镜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战国铜镜,同时又开创出生动而丰富多彩的装饰风格,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铜镜制作的大发展阶段,因此极具艺术价值。文章通过对汉代铜镜中画像镜的图像分析,归纳总结出"天"与"人"这两大主题,并从追溯形成二者的历史文化源流入手,揭示图像背后所隐藏的汉代文化观念:"天人合一"的国家文化意志和儒道互补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20,(2):53-56
在广西出土的铜镜中,汉代铜镜所占比重较大。从类型学上分析,汉代铜镜铭文的主题有祈福辟邪、相思毋忘、十二地支、材质介绍、宣传介绍、宗教信仰等几类。分析广西出土的汉代铜镜铭文,有助于我们了解汉代的铜镜特点和汉代人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6.
浅析汉代铜镜纹饰中的人文思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诗  陈碧 《文教资料》2013,(5):60-62
汉代铜镜装饰艺术是当时科技水平、社会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等的综合体现。汉代铜镜种类繁多,纹饰精美,铭文丰富,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纹饰同时也反射出汉代人对富贵、亲情、爱情、长寿及美好生活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9,(5):63-67
汉代铜镜中有很多带有"忠"字的铭文镜,这些"忠"字铭文当是对儒家忠的思想的反映。经整理和统计,铭文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关于自身修养之忠;二是关于与人交际之忠。以铜镜铭文体现儒家忠的思想是汉代推崇儒学思想政策的结果,它表达的是希望人们通过修身养性培养内心忠的品质。推而广之,在独处或人际交往中,均需秉持忠的思想,从内心与行为上以忠规劝自身。  相似文献   

8.
"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时间与空间的观念贯穿于人类认识世界的整个过程,是我国古代宇宙观的重要内容。古代时空图式以时空统一、宇宙万物有机统一、天人合一为基本理念,以象数的形式为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感性呈现。汉代时空图式作为上古时期时空图式的历史资料,是汉代人在科学、哲学与宗教巫术基础之上,以天文历法为构架,以阴阳五行为指导思想,而形成的以象数、卦气为主要形式的宇宙观图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汉代图书学、易图学、汉画学、谶纬学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汉代时空图式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充分体现了"河图洛书"、"式盘和博局图"、"太一九宫图"、"图谶"、汉代博局镜的标志"OTLV"等重要图式,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密切的关系,是进一步认识汉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9.
汉代画像石中建筑图像类型丰富多样,艺术语言简洁概括、生动传神。汉代画像石中的建筑图像,按照建筑的用途和功能,主要分为礼制类建筑、城镇类建筑、住宅类建筑。从美术技法、雕刻技法、建筑图像的空间布局、绘画表现要素等阐述画像石建筑图像的艺术语言,透过画像石的画面内容透视形象及其背后的意义,可见建筑图像中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汉代画像石中的建筑图像及其思想说明,当时的人们按照自己认可的宇宙模式排列,凝结了那个时期艺术家们的艺术思想和情感,极具形式美感。建筑图像作为画像石艺术图像的内容之一,其造型和思想说明了当时人们对生与死的思考,即通过图像艺术语言表达希望逝者进入天堂生活幸福的愿望。汉代的艺术家积累的艺术语言给予我们很多启示,为后代的建筑艺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图像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应用价值。作者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实践中,通过以当时创作、保留至今的造型艺术图像在汉代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例,说明图像能形象对照文学作品的内容,形象衬托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也能在汉代文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和完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狮子象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狮子本不是中国原产。本文引用充分古籍文献,辨析、考证了中国狮子的来源及其象征意义。狮子作为贡品,最早在汉章帝时代由西域传入中国并逐渐进入民间。到唐代已有石狮问世,明清时石狮已遍布全国各地,石狮子信仰在官方和民间极为普遍。从汉代直到唐宋辽金时代石狮子只被赋予辟邪的人文品格,到明清时又被赋予了富贵、生财、子孙繁盛和守护神等的象征涵义。狮子作为瑞兽灵兽的品格,是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中华文化的观念中长期积淀而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早期道教与中国古代之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镜的使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早期主要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使用.汉代谶纬神仙思想盛行,铜镜的一些普遍功能逐渐被神秘化、神圣化.这种被神化的镜思想被刚刚兴起的原始道教所接受,并被用于宗教修炼.在这个过程中,道教发展了关于镜的思想,至魏晋时期终于形成三种成熟的镜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象征意蕴是指文艺作品中形象或意境的深层意味。文学作品的象征意蕴是由文学话语含义的丰富性、文学作品的符号性以及读者理解作品的差异性等原因而形成的。《老人与海》的象征意蕴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类的精神风貌,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态度、生存心态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14.
现有文献表明,先秦两汉间对《木瓜》一诗的评论,主要有四种说法:一为"藏愿"说,二为"苞苴之礼"说,三为"美齐桓公"说,四为"下报上"说。而对这四种说法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与《诗》义丢失——重建的过程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先秦两汉间,《诗经》的诗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三个阶段。对《木瓜》的诗义进行探析,不仅能具体地了解《诗》义变化的过程,也能理解《木瓜》诗义变化背后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梦》故事围绕家庭琐事展开,角色设计主要集中在一家三代人。爱德华.阿尔比对剧中的角色设计独具匠心,几乎所有的角色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梦》中角色的分析,可揭示出角色背后所折射的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爸爸和妈妈的关系象征了美国家庭的扭曲,姥姥的生存状态象征着美国社会对老人的抛弃与漠视,年轻人则象征着美国梦的虚伪与颓废,以及美国社会对年轻的狂热。  相似文献   

16.
ThestoryofTheTempesthappensonamagicalis land .Itishalf-mythicandhalf -real ,whichmakesitdifferentfromtheworksofpurerealismandmakesitfullofsymbolsandallegories .Thecharactersinthisplayareinterpretedasallegor icalfigures .Prospero ,asanomnipotentmagician ,hasaboundlesssupernaturalpower ,suchascontrollingtheforcesofnature ,foreseeingeverythingandsendingthespiritsatwilltoachievehisowngoal.Heisnowactuallyasupermanorhalfagod .PerhapsjustinthissensesomecriticsconsiderProsperoasGod ,Calibanasadevil…  相似文献   

17.
客家民俗的象征意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试以客家民俗为考察对象 ,从象征意义这一角度入手 ,重点分析它与文化、民俗的关系及其在民俗中的表现形式 ,对客家民俗事象的意义进行归纳、分析 ,认为客家民俗存在隐喻象征、谐音象征意义等。通过这些民俗的象征意义分析 ,促进我们对客家民俗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并求得此类研究的新视角、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简·爱》相关情节的概述,以场景的转换为线索,通过分析小说中鸟类意象的象征意义,分析了鸟类意象与故事情节发展及主人公心理及命运变化的关系。象征在小说中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鸟类意象与主人公简的命运息息相关,与小说内容紧密联系,成为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和纽带,预示着主人公的命运,为小说的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19.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通过描写老渔民捕鱼的冒险经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斗争,把作者一生所赞美和推荐的硬汉形象及人文精神提到了哲理的高度,文章分析了这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现实及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