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德法并治的治国思想是在高度、深刻总结古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包含着丰富而博大的思想内涵,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得益彰,不可偏废;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规范手段各有其优势又各有其局限性,两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德法并重”治国方略的提出标志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国方略的重大突破。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救济的,我们应该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大力营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氛围;加强官德修养和公民道德建设;做到某些道德法律化和制度伦理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 ,法治与德治 ,从来都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并重 ,同时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加以强调 ,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表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治国方略作出了新的探索 ,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 ,对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全面推进建设…  相似文献   

4.
5.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在法律视角上分析,既有其现实原因,又有其历史原因;从现实角度看,德治的产生是由于普遍存在的法律万能倾向及其法治的弊端;从历史角度看,德治的成因则在于法律虚无主义的传统以及传统德治的合理性,这些都为现代德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孕育于传统德治的现代德治方略,并不等同于传统德,它与现代法治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从毛泽东领导时期以政策为主的治国方略,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再发展到今天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把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全新的治国理念,这一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治国方略认识的深化和推进,并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可动摇的目标,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是对我国治国之略的发展和完善;法治与德治的正确结合,才是科学的治国之道,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社会主义治国方略 ,具有极其丰富、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文章即从中国古代和现代西方两个历史阶段对“法德并举”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理论渊源进行追溯和回眸 ,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德治”、“法治”思想和“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模式以及现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思想与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这些治理模式和治国经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法治与德治的结合问题提出了三点初步意见。必须坚持法治主导,德治辅助,民主监督,三管齐下。官德重于民德,官德的优劣决定民德的好坏,关系社会的兴衰,国家的强弱与政权的得失。与当代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当代中国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来源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同时,必须与国际接轨,充分吸收借鉴包括法律,道德在内的西方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确立依法治国后又提出以德治国,这是十分正确的客观的,因为,一个法治化的社会必须是有道德的社会,法治需要道德的支持,任何片面强调“法律万能”或“道德万能”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将“德治”与“法治”融为一体综合为治才是适合我国的最佳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1.
1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基本治国方略;江泽民以理论创新精神明确提出治理国家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深化和完善,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的继承和发展;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实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总结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克服了在治国问题上的各种片面观点,运用唯物辩证法,时治理国家的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且把它们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科学的、文明的治国方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的,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治国方略的一个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化、制度化。这一目标包含了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正义、秩序、自由、平等的法律价值,而其核心价值是正义和秩序。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法两家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思想根源不同,在于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和历史观的差异,是其"礼治"、"德治"、"人治"与"法治"治国方略之争的理论前提.剖析儒法两家不同的治国方略和法律思想,对于我们贯彻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现代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践以德治国方略,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德治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正确处理治和法治的关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指出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种治国方略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社会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从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的治国方略到邓小平以法律制度为重点的治国方略,再到江泽民“德治”与“法治”并举的治国方略,在认识逻辑上正好完成了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认为二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这戏是对历史上人治的否定,也是对西方法治缺陷的克服。是在继承人类历史优秀化遗产,特别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德治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治国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法律至上是一种历史概念与文化传统,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法治的根本原则。法律所以至上在于良法本身实体价值和工具价值中所蕴含的仙在之德。发挥德治的作用必须在法律至上的原则下,对传统德治进行改造,使其与法治相匹配,为法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