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针对目前教师评价中过多注重教师业绩而忽略教师内在精神的问题,提出教师专业精神的概念,认为教师专业精神是体现优秀教师素养的重要方面。尽管专业精神具有内隐特性,本文试图通过构建教师专业精神的三个发展层次,即教师专业认同、教师美德和教师使命,对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涵作出阐释,旨在理解教师工作的丰富性和挖掘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索教师在其专业发展生涯中自我完善的可能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目前教师评价中过多注重教师业绩而忽略教师内在精神的问题,提出教师专业精神的概念,认为教师专业精神是体现优秀教师素养的重要方面。尽管专业精神具有内隐特性,本文试图通过构建教师专业精神的三个发展层次,即教师专业认同、教师美德和教师使命,对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涵作出阐释,旨在理解教师工作的丰富性和挖掘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索教师在其专业发展生涯中自我完善的可能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师发展中心的使命具有引领前进方向、提供发展动力和营造文化氛围的价值。笔者对澳大利亚八所联盟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使命陈述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澳大利亚八校的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使命陈述一方面具有共性特征:强调"教学"主导地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鼓励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具有个性特点:澳洲国立大学强调"学术发展",悉尼大学看重"大学—社区合作",墨尔本大学重视"制度咨询、政策发展"。我国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处在起步阶段,可借鉴其成功经验:明确核心使命,清晰教师发展中心定位;以教学为主,实现教师全面发展;创新课程开发,对接学校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给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指出新方向、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与之相应,新时代也要求高质量教师在四个方面实现使命的迭代:一是在初衷使命上从立足课堂走向扎根中国,即扎根中国大地、坚守中华文化、树立崇高师德、投身教改浪潮;二是在核心使命上从培养人才走向立德树人,即增强育德意识、丰富育德内涵、提升育德能力、创新育德路径;三是在专业使命上从传道授业走向专业创造,即发展专业智慧、提升专业素养、开展专业生活、学会专业创造;四是在社会使命上从管理中心走向协同治理,即树立治理理念、推动协同治理、提升治理素养、创新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5.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越来越被普遍接受的大背景下,当前关于教师的工作效能和专业发展方式都还存在着一些抱怨和分歧,这个状况意味着需要对现代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进行深入的审视。当代,在教师职业专业性内涵上主要有三个维度的争议:公务性与专业性、技术性与实践性、意志取向与结果取向,这些争议都影响着现代教师职业是否应该专业化发展以及如何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在反思和重构"专业"内涵的基础上,理解教师专业性需要在"一体两翼"的架构模型上进行:教师专业性的"一体"是教师"专一于教育使命和任务",教师专业性的"两翼"是教师"专精于教育素养和实践"和"专享于教育权力和待遇"。基于对现代教师专业性的理解,《教师法》在修订中特别需要:明确《教师法》的适用对象是担当公共教育任务的从业者;强调教师忠诚于国家教育使命和任务;明确教师根据国家教育使命和任务的需求来履行义务和享有权利;在教师资格的取得中加入宣誓的要求;设置教师资格的实习期;在教师待遇上创设和保障教师追寻社会发展文明的机会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范梅南的心目中,教师应该担负起为学生赋能、履行“替代父母”职责、给予学生教育学的理解、给予学生有教育学意义的影响、在教育情境里正确地行动等五种使命。范梅南认为,抚养儿童和教学的使命要求教师具备一些特别的品质、态度或情感,否则教师就将不成其为教师了。这些特别的品质是:爱和关心,希望和信任,责任感和同情心。同时还应该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特别的素质,尤其要有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7.
大学使命管理理念与模式建构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命管理是大学管理的新理念,对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在阐述使命管理的内涵及其对大学管理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使命的结构和制定过程.探索性地建构出大学使命管理的模式框架。并对影响使命实现的六大要素即大学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等在大学使命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宜江 《教育文汇》2024,(1):5-7+35
教书育人依然是智能化时代教师的使命,其内涵包括传播知识、开启智慧、浸润心灵、完善人格四个方面。智能化时代教师为了更好地践履教书育人使命,需要更加注重涵养学生未来思维,更加注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更加注重唤醒学生生命自觉。  相似文献   

9.
教师使命是教师对所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观认定,以及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的明确表达。当职业仅成为生存工具时,教师将处于精神虚无与使命缺位状态,他们丢失了知识、真理的身份象征,丧失了批判精神,且陷入功利化、庸俗化和冷漠化的泥淖,渐渐失去职业幸福感。教师捍卫使命、重塑形象的基本内容包括:守护育人使命,重塑教师幸福、阳光形象;守护文化使命,重塑教师知识分子形象;守护道德使命,重塑教师精神形象;守护能力使命,重塑教师学习形象。  相似文献   

10.
唐圣权 《中国教师》2010,(Z1):123-123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依托一定机构与制度。县级行政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机构就是教师进修学校。在珠三角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更早些完成了自己的前期使命,因而也就更早地面临着发展的选择与困境。要走出困境,必须审视自己的时代使命:转型为教师专业发展机构;构建研究型、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树立"教育下乡"的服务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经典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下,当代我国大学教师的社会使命不外乎学术使命与服务使命。学术使命是大学教师的核心使命,服务使命是基于学术使命的派生性使命,是学术使命在当代社会的自然延伸,其本质仍然应当是学术的。为避免和克服现实中大学教师在承担学术使命与服务使命时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当以和谐论高等教育哲学为指导。促使大学教师和谐处理好学术使命与服务使命的关系,使二者统一于学术,统一于大学的和谐发展,为大学教师有效履行其社会使命导航。  相似文献   

12.
困境与出路:当代教师的道德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现实处境来看,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目标、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所做的调整与重构,如果没有教师道德使命的自觉担当与充分践履,将难收其效。然而,社会氛围的功利化倾向、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安排、教师教育的去道德化、以及教师自身的条件性依赖假设,却为当代教师的道德使命担当设置了重重困境。为了从这些困境中突围,我们一要坚定教师改变大环境的信心;二要做好教育制度的不断调整;三要增加教师教育中的道德因子;四要鼓励教师成为积极的道德行动者。  相似文献   

13.
Analysis of a questionnaire completed by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ITE)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 shows a clear divergence between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ideals. The students define their own ideals predominantly in terms of situations, like being married, having children or being happy. Their professional ideals, which comprise the ideals they want to pass on to pupils and their views about the ideal teacher, are mainly defined in terms of character traits, like being kind, honest and hard working. Another outcome that was different from our expectations was that, though the ITE has a Catholic mission, only a small number of students mention religious ideals.  相似文献   

14.
法国教师的新使命与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中,法国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教师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承担许多社会应当共同完成的任务。法国在未来教师职业化的进程中,教师的继续教育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培训也会更加个人化。但能否吸引足够的优秀青年加入到教师队伍,如何实现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将是未来若干年法国教师教育领域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远程教育创办30年来成就功不可没,为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远程教育又有新的使命摆在面前: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为此,中国远程教育应采取四项措施来完成这一使命,即利用远程教学手段,开展科学技术的传播;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开展科学课教师的培训;利用远程教育特点,开展科学课教材的编写工作;利用远程教育影响,开展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社会的良心,在面对当今社会人们"良知的遮蔽"时,学校道德教育要履行促进学生体认良知的社会使命。但是,学校道德教育在践履其社会使命的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其出路在于要充分把握其对"良知遮蔽"的意义,直击和破解"良知的遮蔽"。而"性善论"视角下对"良知"的充分理解,则更加有助于学校道德教育社会使命的践履。  相似文献   

17.
追问大学的使命,可以从比较抽象的大学信念开始,然后是大学理想,再到具体的大学责任,这一过程就是在回答"大学是什么"的基本问题。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更好地发展教学、科研,正是大学校长的使命和责任。通过履行职能,大学发挥各种功能,而好的功能仍基于自身使命的履行。大学传承和发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大学的使命,发展人的可发展性才是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是"人"的自觉,其本质是主体的"自我反思性构建",自我超越是"文化自觉"的根本要义。"文化自觉"与教师教育场域之间具有的内在耦合性及教师教育现代化转型与发展的诉求是促发教师教育文化自觉命题的"双轨"动因。教师教育文化自觉的向度、意涵、基本价值构成等体现为"文化自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教师教育场域中的具体释放或表征。从新世纪教育的使命出发,"文化自觉"应为教师教育实现21世纪"人文重建"使命的实践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部影视作品在教学论课程中的应用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是师范教育领域内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师范教育面临更大挑战的当下。重新思考师范教育的使命,关注学科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建设,创造性地探寻多元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工具,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以影视作品分析作为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益尝试,应该是一个充满创新意义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学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这种学科性质使得学前教育学必须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研究。从这一立场出发,对以实践为主线的"学前教育管理学科"和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为主线的"教师教育技能学科"的价值观和使命观提出了质疑,并期待以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的理论研究为主线的"理论学科"能够担当起学前教育学的主流使命。虽然,目前学前教育学主要承担着三重使命,但是,学前教育学历史使命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即推动学前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