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差,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所以如何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有些学生还没有形成数学思维,对数学的接受能力不是特别强。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从各方面着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让小学生从小养成好的数学思维,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及接受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沈月梅 《考试周刊》2012,(87):70-7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为了落实《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接受人文熏陶、获得自我实现和发展的过程,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3.
初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兴趣的一门课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能够不断地提升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初中数学的探究性的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数学这个学科领域当中通过自己的现实生活情景中选取某一个角度来进行数学式的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调查研究以及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分析探讨,来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话就能够让学生掌握住数学知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掌握更好的数学学习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问题导入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合理地接受新的数学问题,但是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导入问题的引导作用是主要目的,导入问题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导入问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利用比较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串"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采用有效的数学问题串,让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数学转化为对"问题串"的探索过程,使模仿、记忆为主的学习变为活泼的、有效的求解"问题串"。采用"问题串"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进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建构主义学习观把数学学习看成是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数学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主动进行建构的过程,这就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结论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的"再创造"过程。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动手操作为抓手,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8.
任菊红 《广西教育》2014,(21):84-84
"数学广角"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经历将数学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和求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让学生手、脑、口并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参与度,让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经历一次次数学探究之旅,获得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体验和本领。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学中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辩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除了要接受知识以外,还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0.
学习数学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特定的数学教学活动,在具体情景中逐步认识所学对象的特征,获得数学体验。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思维的形成、问题的解决等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因此,数学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尝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使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关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性。我认为尤其是低年段的孩子,为了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理解、直观,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绪调节和坚持性。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认知活动中如何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  相似文献   

13.
宁小红 《考试周刊》2022,(47):100-103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也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因此,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中数学周记实施模式的探究?课题研究中发现,数学周记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解题过程、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学习情感态度、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以及数学素养的反思,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反思习惯。  相似文献   

14.
核心素养指的是人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在数学学科中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对于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师要更新学生观和教学观,真心把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做数学、探索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中形成数学技能,培养思维能力。教师要创设思维空间,指导学生再创造,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只有让数学更加生活化,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接受它,更加有趣地学习它。生活的过程是我们不断地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要尽量将高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合理地运用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去。怎样在生活中去学习和消化高中数学知识呢?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引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初中数学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几何能力、推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紧紧跟随课堂,提升数学课堂效率。问题导学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考数学问题,从而解决数学问题。阐述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法的意义,提出运用的措施,促进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王裕鑫 《考试周刊》2014,(84):59-61
<正>美国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第十一章"思维的作用"中,用生动的语言向读者介绍解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论,引导读者理解思维的涵义,体会思维的过程,学习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学会如何思考要比得到简单的数学知识更美妙;而对于教师来说,教会学生方法要比教会学生答案更重要.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接受数学思想的过程.教授数学这门课程,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学习,展现思维的方式,领悟思维的过程.笔者以"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为例,谈一谈如何将思维的过程融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和情感上都有  相似文献   

18.
梁善忠 《广西教育》2014,(41):87-87
正初中数学"体验式学习"是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中逐步获取、掌握学习数学的一般技能和方法,最终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体验式学习的有效策略,以求抛砖引玉之效。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玩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就越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智力源泉,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  相似文献   

19.
李文英 《湖南教育》2003,(20):43-43
探究性学习是目前国际国内数学教学的一大趋势,也是强调让学生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的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圆的周长教学为例,谈谈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部对教学有了更多的要求,对数学与生活情境之间的关系有了更详细的阐述。数学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能帮助人们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能够让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学会对数量进行计算、推论与论证。数学模型所描述的自然与社会现象,更利于学生接受,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讲授课本中的一些概念性知识,学生很难理解这些知识。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数学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