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时下,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少数民族的留守儿童也不在少数。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躯体化、恐怖、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孤独、焦虑程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显然,年事已高的祖辈或亲属监管人,已力不从心,何谈人性化、高效化和有情有义的监管?事实上,那种简单、粗糙的管理和教育,已经成为阻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另类"常态。那么,作为班级内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居多的班主任,作为学校,该如何去淌出一条有益于留守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2.
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原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这三方平衡教育关系已经无法平衡,因此,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更显重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有高度的爱心,爱心和责任心是对留守儿童管理的关键。科学管理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作为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衍生品",在长期远离父母的生活与学习情况下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是因为农村经济与生活条件等因素所导致不能与父母一起在城市生活和学习,由于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教育监管,留守儿童过早地承受生活的压力,不仅对其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影响其自身的思想行为准则出现偏差。如何避免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中要重视的部分,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青海省化隆县"拉面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劳务输出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部分"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监管,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研究解决。笔者对化隆县"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后,对防范和解决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5.
<正>一、对县域内农村学龄前"留守与半留守"幼儿的认知与理解1.对学龄前留守幼儿概念的理解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正在朝低幼化发展,留守结构正在向复杂化、多元化纵深。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导致"亲子分离",最终留在家中(主要在农村),脱离了父母监管的6岁以下幼儿群体均属学龄前留守儿童。因为年纪小,成为最无助的一个弱势群体。2."留守与半留守"幼儿的分类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之社会监管力度薄弱,许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网络成瘾的现象,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对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现状与干预对策进行研究探讨,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问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吧是把双刃剑。农村网吧由于监管不力,环境差、上网内容不健康等对留守儿童的学业、人格健全等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只有对农村网吧加强监管,才能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6,(2):33-35
近年来,农村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诸多伤害。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由于农村学校及留守儿童监护人食品安全意识较差,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正规的购销渠道,监管环节较为薄弱等原因造成的。鉴于此,唯有对症下药,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各方食品安全意识教育,促进农村食品购销环节的监管,以及实现农村食品的安全治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预防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南振江 《亚太教育》2019,(10):169-169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监管的缺失,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而这些最终会映射到儿童的行为表现上,影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借助有效手段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就成了重中之重。接下来,本文就围绕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教学内容、行为表现三方面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无父母监管。针对英语课堂教学中留守儿童普遍害怕交流互动的现状,对促进留守儿童交流互动的策略从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成人或教育者对留守儿童反常行为的错误认知,使得留守儿童的反常行为及其意图长期被误解。理解留守儿童反常行为十分必要,而教师与留守儿童所处的同一时空为教师理解留守儿童反常行为的意义提供了可能,借由共同时空与留守儿童相处,建构他"我"的"经验图式",为教师理解留守儿童反常行为提供了现实条件。除此以外,教师若想更准确地了解留守儿童的行为,就必须转变以往对于留守儿童的错误认知,创造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引导留守儿童的"告知行为",并持续观察留守儿童,包括成长环境、日常行为等在内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本文主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问题,查阅了2004年到2007年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问题的文献,对留守状态是否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综述认为,今后的相关研究要注重组织权威机构和优势的研究力量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调查研究,形成科学的结论,揭示深层问题,同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实证研究,以便更有效地改善"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转型期必然产生的一个群体,并且会长期存在。在校率低且留级率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缺失、学习成绩差、管理教育难等,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留守儿童"管理体制、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和扶持力度、为"留守儿童"进城扫清制度障碍,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山区或农村,不少青年劳动力呈洪水之势向城市涌入,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不对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最大的帮助,则很有可能因此而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多方面的问题。结合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学现状,浅谈几点在小学教学中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策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教师洒下的一片阳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南省澧县农村1098名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进行比较研究,人们必须(1)关爱留守儿童、培养学习兴趣要切忌"污名化"倾向;(2)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应该避免另类思考;(3)要充分挖掘"留守"蕴涵的积极因素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4)探明影响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主客观原因是极其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随着"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问题也逐步成为了众多学校、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介绍"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现状入手,剖析了影响"留守儿童"英语学习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英语学习障碍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凸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留守儿童通常指那些生活在农村,因父母外出务工而与祖辈或其他代养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在人们的关注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有人提出了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策略--"标签化"留守儿童,即划分出留守儿童群体,来标识留守儿童,甚至把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来"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教育问题,并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社会中的一项热点话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其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一直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监管,致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以及道德等方面都会出现一定问题。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社会以及政府部门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当前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展开分析,并针对如何有效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性策略,希望能够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得到一定的优化,使留守儿童能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需要"快",也需要"慢",关键就在于教师在这种"快"与"慢"的调控中,是否真正走进了留守儿童的内心,是否以一种唤醒和解放的力量参与了他们的光合作用?无论快慢,都应该从基于留守儿童,体贴留守儿童,扎根于留守儿童真正的内心出发,真正为留守儿童打下学习、精神和健康的底子。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15,(2):6
河南省漯河市现有农村留守儿童13.5万名,占全市儿童总数的30%,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7.5万多名,分布在全市680所农村中小学。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大、分布广、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安全保护疏忽等问题,漯河市出台了《关于实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并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计划用3年时间,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为重点,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300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