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故事》是美国著名作家房龙的重要著作。它论述了从人类的起源,到每一个风云翻滚的历史时期;房龙以清新睿智的文字,风趣流畅的笔触,展示了人类历史的浩荡长卷。它曾经一度被美国的中学采用为历史教科书,不过,它获得的最高荣誉奖并不是历史学类的,而是美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奖“纽伯利奖”;颁奖者显然认为,它的文学成就甚至高于其他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2.
李秀龙 《东方文化》2001,(1):125-126
爱,无疑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感情;每时每地我们都可听到对人间之爱的颂扬、对人们献出一份爱心的呼唤。但我们不难看到,爱的实现却并不是人们现世生存之路的目标,实业家、政治家以至哲学家们都很清楚:历史、人类明之发展、现世利益之更大实现是不可能从爱这种美好的情感趋向中去寻求推动力量的。  相似文献   

3.
王功龙 《寻根》2006,(1):25-30
哲学是关于宇宙观的学问。宇宙观就是人们对于宇宙的总的看法。宇宙是指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和。对于宇宙的看法即相当于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因此也可以说,宇宙观亦即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神秘主义陈来一般认为,冯友兰哲学是一种新实在论的哲学、一种典型的理性主义,这在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也使得冯友兰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因素往往被忽略了。他自己曾经有一次这样说过:“我过去的哲学思想最後归结到神秘主义。”事实上,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有“第三只眼”的说法由来已久。印度教的祖师一直认为,人体具有未卜先知的器官。在东方的许多宗教仪式上,人们习惯在双眉之间画上第三只眼,认为这样便可获得与宇宙进行直接交流的通道。  相似文献   

6.
斗争与和谐,传统与马克思主义钱逊宇宙万物的发展,既有斗争,又有和谐,由这两个方面构成。怎样全面认识和把握这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大课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传统思想中也有许多值得借鉴和批判地继承吸取的内容。人们常说,重和谐是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命科学、航天航空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与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在最近十几年的发展速度和成就,远远超过以往几十万年的发展总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人无究人,金无足亦的话并不是绝对真理,总有一天,足赤之金可以被人们提炼出来.就是说科学技术可以实现人类在古代的许多梦幻,自然界也有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但这并不是宇宙万物完美的顶峰.  相似文献   

8.
郭莹 《世界文化》2005,(5):31-32
浩瀚的宇宙广袤无垠,夜空中的繁星曾引发人们多少美丽的遐想。当遥远夜空的一颗星斗向人间洒下一缕银光的时候。你可曾意识到那银光所展现的是星斗几万年前的光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的确让人对宏大的宇宙充满了想象。然而除了让宇宙的奇观吸引你的眼球之外,你是否还听到了宇宙那动听的歌声呢?不错,宇宙就是这样奇妙而又充满生机,激荡着人们去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郭莹 《世界文化》2005,(9):46-47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从古至今,无数的科学家、哲学家为此绞尽脑汁,但始终没有能够为我们留下圆满的、明确的答案。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科学的探索,还是哲学的思辨,都无法探知准确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超越人类认知范围的。就像我们要探索无穷的宇宙一样,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分子是很难从局部获得完满解答。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说:“上海世博会不仅荟萃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为人类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启迪了人们的心智,这是世博会的灵魂所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有上升到精神和理性的高度时,才能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并永久传承。”  相似文献   

11.
陆九渊作为心学开山与朱熹理学思想相对峙,多数学将朱陆之异界定为认识与存在之别,认为陆九渊以心为本体,朱熹以性理为本体,陆九渊提出“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论断表明其以心为生发宇宙万物之源泉的观点。笔认为此说法尚须进一步探讨,陆氏同样承认天理的至上性,吾心即宇宙似乎更多的在于开启人们的主体意识,从而把握天理、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2.
华严宗心性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严宗心性论述评方立天华严宗是唐代法藏创建的极富哲学理论思维的宗派。这个宗派热衷于对宇宙万物生成、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宇宙万物与本体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理论探索。华严宗的中心理论是"性起说"。"性"指如来性、佛性、本性、法性。"性起"即"体性现起",...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家庭是人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的基本形式,而村坊和城邦则是家庭的组合与扩大。在此意义上,家园小可指个人家庭、家族、家乡,大可指城邦、国家及整个人类家园。家园始终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存在,是人类化的重要主题,历来为人们所书写。  相似文献   

14.
毕克官 《寻根》2001,(3):46-49
人们知道李叔同是近代艺家,丰子恺是现代漫画家,但是说他们曾经从事过版画创作,许多人可能会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15.
近读鲍绍林先生《明的憧憬》,引起我对于化全球化的一些遐想。全球化是目前人们谈论得比较多的话题,人们对于全球化有各种见解:有的说全球经济可以一体化,化不可能一体化;有的说化一体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因为全球化不是一个纯经济性质的运动,而是一个综合的运动,是一个通过经济扩张而推行西方政治理念和化价值的历史过程,这些争论和分歧确实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早期的人生起源论,是和宇宙生成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中,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是把“气”作为宇宙的本源,认为人和万物都由“气”化生,各家学者都尚此说,儒家学者尤其如此。儒家把“气”视为产生和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孔子把“血气”作为人体精...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文化是和装饰同时开始的。因此也可以说,人类是装饰的动物。德国的美学家马克斯·德索瓦尔说过:“人们美化自己以便把自己与他人加以区别。”当人们意识到装饰品对他人,特别是异性所产生的效果时,它可起到传达自己意志的语言的作用,也可以说具有某种传达情报的功能。蕴藏着超自然的力量冰河时代我们可以从化石中看到在蜗牛壳上或在古生物时代长毛象的牙齿上钻孔后制成的项链似的东两,这说明当时的人类已开始有装饰品。这些装饰品,恐怕是用来保护人类自身免遭危害的。由于古代人认为亮晶晶的石头以及形状极美的贝类蕴藏着超自然的力量,故此,在野外劳动的男性当然就比女性更需要装饰品。这是因为男性在狩猎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曾多次痛失机遇。这一次中国搞改革开放和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国内外环境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决不可错过。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原因就在于此。我认为,与经济建设相配合的文化建设也有个机遇问题,这个机遇便是本世纪末的特殊社会条件。它来之不易,如果抓得不紧,时机也会丧失。文化建设的大好时机表现在:长期偏左的文化路线,通过总结“文革”的经验教训,得到纠正;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要不断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文明成果,才能真正繁荣昌盛;中华优秀…  相似文献   

19.
维度艺术形式抽象,内容宽纵,是一派被科学引领着的艺术。它不是以个体梦幻的抽象,随意的组合,违背常理的快意,寻求视觉的冲击,而去刺激人们的遐想。维度艺术是以几何的拍象与延伸,以物理的抽象与扩展,以光线对色彩的冲撞,以结构追求与色调的和谐来愉悦人们的视觉,引导人们的想象,与宇宙,自然,神奇,博大,无限等天象对接。  相似文献   

20.
宇宙殖民地     
奥尼尔教授向普林斯顿大学一年级的几个学习物理的学生提出了人类到太空居住的问题。学生们进行了精密的分析,把自己所作的答辩交上来后,可以从中看出,宇宙殖民地问题似乎是一个科学上切实可行的命题。从此,曾经申请要当一名宇航员的杰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