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城,明朝灭亡。吴三桂引领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清兵占领北京,并随即大举南下。明朝皇族在南京建立了弘光(南明)政权,试图对抗清军,但随着扬州城被清军攻破,  相似文献   

2.
<正>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城,明朝灭亡。吴三桂引领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清兵占领北京,并随即大举南下。明朝皇族在南京建立了弘光(南明)政权,试图对抗清军,但随着扬州城被清军攻破,也土崩瓦解了。明朝官员黄道周、郑芝龙拥立明朝皇室宗亲朱聿(yù)键在福州即位当了皇帝,也就是隆武帝。黄道周倒是真心想抗清,但掌握兵权的郑芝龙只想保存实力,不愿出兵北伐。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前的甲申年——1944年,郭老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再上溯三百年前的甲申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打入北京.这两件事都是值得纪念的.李自成打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完成了农民战争的历史使命——改朝换代.也就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李自成的事业是成功的,他个人及其大顺朝的悲剧,就微不足道了.何况,作为一个农民革命领袖与抗清英雄的结局,较之一位老死床褥的开国君主,历史光圈自然要辉煌得多.清兵入关,历史也并未堕入黑暗.且不说标志着经济文化有所发展的康乾盛世,以及在学术上做出贡献的乾嘉学派,单是形成了巩固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是历代所不及的.历史前进的步伐并未中断.至于清后期的落后挨打,原因很复杂,不能归罪于清兵入关.所以.明末农民战争的结果是胜利,是成功.至于改朝换代以后,是建立大顺朝或大清朝,由姓李的当皇帝或者换做爱新觉罗氏,那已不是实质问题了.  相似文献   

4.
明清鼎革之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由此成为臭名昭著的“汉奸”。本文则重点剖析了李自成招降吴三桂的真实目的,及大顺政权铲除吴氏家族的必要性,指出李自成的真实意图是诱降并抓捕吴三桂,计划败露后迫使吴三桂投降满清。当时,明、顺政权腐朽,满清政权崛起,历史借吴三桂之手引清兵入关,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一罪惟録与后明韩主在反抗统治阶级的虐政苛敛,残酷压迫剥削下,所掀起的明末农民大起义,在李自成领导下,于一六四四年三月,攻克北京。推翻了明朝地主阶级统治政权。这时候,连年对明朝侵略的满清统治集团,看到了农民军的佔據北京,是他们侵略中国的阻力,认清了农民革命军,是他们的真正敌人。恰好这时候大流奸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满清侵略者遂在除暴安民和替明帝雪耻的伪装面貌下,进兵攻击农民起义军,洪承畴、吴三桂一般汉奸们,引导清军,击败农民军。使得入北京不过一个多月的李自成,不得不退出北京,侵略军更追击农民军,攻佔了晋陕鲁豫,李自成由陕入襄阳,走武昌,在清军继续追击下,於一六四五年(顺治二年,弘光元年)行军至湖北的九宫山,被地主武装猝击而死。张献忠也於一六四六年在川北於明军反攻,清兵夹击下战死。随着李自成、强献忠的死亡,农民军的溃败,满清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奄有了华北,扼制了长江流域,随时可以更进一步进击,在这种严重情势之下,人人感到民族危亡迫於眉睫的威胁,原先抗拒农民起义军的地主武装,到此时多转变为保家卫国抗御外侮的队伍,广泛的民从,更成千成万的,纷纷参加了民族的斗争,李自成张献忠余部,也在反清復明运动高潮下,改变政策,转变为反抗满清的民族自卫劲旅,在明末民族战斗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旧来一般人对於晚明政府的抗清运动,除了鲁王监国,不建号称帝外,只知有弘光(福王)、隆武(唐王)、永历(桂王)三朝,至於为李自成余部所拥戴,以定武纪元的后明韩王,却不为世所知。吴兴刘氏嘉业堂藏有查(?)佐罪惟録,係海内孤本,自商务印书馆选入四部业刊,市肆方见流行,书中有韩主纪,並在桂王纪、监国纪中都分书定武纪元,在诸王列传韩意王松傅中也有韩王居房山,改元定武的记载,都是很珍贵的史料,在其他史籍见不到的。  相似文献   

6.
张煌言(1620年——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是明朝末年有名的抗清民族英雄。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下北京之后,民族败类吴三桂引狼入室,清兵乘机占领北京,旋分兵数路南下。南明政权腐败无能,毫无抵抗能力。各地人民群情激愤,纷纷奋起抗清,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扬州十日”,南京陷落;“嘉定三屠”,杭城降服。宁波城人心惶惶。是年六月原明御史钱肃乐与甬城六秀才举起抗清复明义旗,招募民军,保家卫国。二十六岁的举  相似文献   

7.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李自成氈笠缥衣,乘乌驳马入承天门(今天安门).至此李自成起义发展到高潮的顶点.可是,进入北京后,形势很快就发生了逆转.四月三十日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接着退回山西、陕西,最后退到湖广,于顺治二年(1645)九月牺牲于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胜利和失败都很快,为什么以前的绝对优势一下子就完全消失了?它的原因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正> 魏禧是清初著名的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他是江西省宁都县人,生于公元1624年。逝于公元1680年。字凝叔,冰叔,因排行第二,又字叔子,号裕斋,因住室名勺庭,又号勺庭,人称勺庭先生。他的青少年时代,也即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候,正当朱明王朝内忧外患日趋尖锐,时代风云发生急剧变换的年代。那时,不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席卷大江南北,严重动摇着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资本主义因素也已萌芽、发展,更预兆着封建主义魔窟的岌岌将倾。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武装攻下北京,导致了明代的终结;原就雄踞关外,觊觎中原的清兵,便乘机长驱直入,并取而代之建立了清王朝。  相似文献   

9.
公元一六四四年,在我国历史上也可算是风云多变、惊心动魄的一年。正月,明末农民军最杰出的领袖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李自成改称“大顺王”,建元“永昌”。它的建立,预示着明王朝末日的到来。二月,农民军就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北京。三月十九日凌晨,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走投无路,终于在煤山自缢而死。中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统治中国人民达二百七十六年之久的朱明王朝从此覆亡了。中国历史又处  相似文献   

10.
明祟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破北京,明思宗自缢,明北都覆亡,四月十三日吳三桂迎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農民起义軍,五月一日入北京,开始了滿族對中國的統治。一般人論明亡後史事,都歸之於南明史範圍,大略限於江南地區,而且隨残明封建統制阶级的勢力逐漸縮小以至於結束。實在說,當時的反滿抗清運動。是在全国普遍的开展着,若只就殘明統治勢力所能達到的區域去看,未免僅得一偏,不能概全,山東河北的農民武裝起義,和滿清统治者鬥爭的劇烈,較之江南各省,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因为滿清統治者,对華北人民的迫害屠殺,太殘酷了。所以不能不起來反抗。人民反抗的主要原因,第一由崇禎二年到十七年间清軍五次入关的大屠杀,給華北人民留下惨痛的血的教訓。滿清入主中國,當然要起來反抗。第二滿清统制階級奴役人民,使人不能忍受。潍縣志卷二通紀云。顺治十一年甲午,东人狱起,初崇祯间滿州兵入塞,所虏人口、多配王公为奴,定都北京后,多不堪虑待逃亡,官府札飭,索逃亡者,株連颇众,時号东人  相似文献   

11.
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恰逢甲申)的3月19日,李自成攻克紫禁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仅一个多月后,李自成在山海关被满汉联军击败返京,匆匆在武英殿登上皇帝宝座,旋即撤出北京.  相似文献   

12.
1644年的鼠疫     
1644年,一年之内,紫禁城的龙椅上坐过崇祯、李白成、顺治三个皇帝,其中李自成坐的时间最短。以往认为农民军入城后迅速腐化,导致失败。历史真是这样简单吗?农民军的攻坚能力极差,北京城墙高大而坚固,有十几万军队把守,为何李自成能轻而易举地进入北京?41天后,农民军不仅在山海关大败而归,也不能固守北京城,南撤后连战连败。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八年八月出版的部编中学历史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以“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战争”作为标题,进行了论述。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部颁《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也都以“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或战争)”作为专目。这种提法和论述,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先前读过一则有关抄底的笑话。陈胜吴广第一个抄秦王朝的底,后失败,胜利者为刘邦,双底(陈吴+项羽)形成后他买入,得了天下;曹操刘备孙权第一批抄底汉朝,失败,司马懿抄了第二个底,成功得天下;金兵第一个抄底宋朝,败,元兵抄了第二个底,胜;李自成第一个抄底明朝,败,清兵抄第二个底,胜。所以,抄底要抄双底。  相似文献   

15.
《柳敬亭传》第四节开头“亡何国变,宁南死”这句话中的“国变”,课文注释为“明朝覆灭”。我认为,这里的“国变”应指南明政权中福王小朝廷的覆灭。史实告诉我们,1644年3月,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崇祯自缢于煤山(景山)寿皇亭,  相似文献   

16.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起义军定都襄阳,初建中央机构,李白成由“奉天倡仪文武大元帅”改称“新顺王”。十七年正月,又在西安即顺王位,国号大顺,改元永昌。 永昌元年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占了北京,颠覆了统治中国276年的朱明王朝。四月二十九日李白成在北京武英殿即皇帝位,但当天就撤出了北京。大顺政权只统治北京四十二天,这短短的四十二天是大顺政权由巅峰滑落到低谷的四十二天。它留给了人们一连串的疑窦:大顺政权为什么不能建立像汉、明一样的王朝?李自成为什么不能像刘邦、朱元璋一样开创一个李氏的家天下,成为第三位布衣皇帝?悲剧的结局是如何发生的?其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澄清。  相似文献   

17.
李自成牺牲的前前后后——兼评石门县为僧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明末农民战争的杰出领袖李自成结局究竟怎样,是清初以来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由于李自成的牺牲正处于各种社会力量激烈斗争的时期,传闻异词很多。乾隆四年钦定明史的编纂者没有经过认真查考,误定为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死于湖北通城九宫山。1956年《历  相似文献   

18.
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推翻明王朝之前,曾在河南地区取得巨大的胜利。现在来探究有关这一胜利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两点意义:其一,李自成起义军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10月占领西安,次年2月初渡河东下,夺取北京。一路势如破竹,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就于3月19日攻占了明帝国的统治中心——北京,颠覆了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残暴统治。猛然看来,这样巨大的胜利似乎得来甚易;其实,这次胜利只是明末农民起义军反明斗争整个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以前,起义军曾和  相似文献   

19.
刘宗敏是李自成部下的骁将,身为一品权将军,在军事上不仅有谋略,而且又很勇敢,所以李自成“倚为心腹”,在北京时,曾任大顺政权中的“中吉营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凡文武官俱受权将军节制”。其地位仅次于李自成,是大顺政权中十分重要的一位农民军领袖。  相似文献   

20.
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与李白成起义军退出北京,使当时中国的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原来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明朝官府与农民起义力量相对抗,而这时则加进了清朝,从而形成了三大政治势力的相互斗争。清朝的入关,给关内带来了民族压迫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