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儿 《家长》2003,(11)
许多家长由于溺爱孩子,把孩子给宠坏了。你在养育孩子时,应该怎样避免宠坏他呢?  相似文献   

2.
雪儿 《家长》2003,(12)
许多家长由于溺爱孩子,把孩子给宠坏了。你在养育孩子时,应该怎样避免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上过于溺爱孩子一说,是社会、专家、舆论编造出来的假象吗?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在指责溺爱背后,存在着更严重的、更迫切地需要改变的社会问题又是什么呢?薛烨老师将通过3期的专栏,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个话题。最近,我读到阿尔菲·科恩(Alfie Kohn)的近著《溺爱孩子是编造的故事》(The myth of  相似文献   

4.
家长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什么是真正的爱。那么,溺爱孩子到底有哪些典型表现呢?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高人一等,处处享受特殊待遇,好的食物供他享用,生日、节日必有礼物,久而久之必然使他变得自私,不会关心他人。  相似文献   

5.
环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立体化的"三维教材".孩子成长需要哪些环境?父母又该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呢? 人际环境--民主、平等、和睦、欢快、恬静 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父母不要娇宠溺爱,也不要冷落他.  相似文献   

6.
环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立体化的“三维教材”。孩子成长需要哪些环境?父母又该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呢?人际环境——民主、平等、和睦、欢快、恬静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父母不要娇宠溺爱,也不要冷落他。  相似文献   

7.
<正>人的高贵,是更加强大的个人魅力人们都说不要溺爱孩子,可是,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是彻底杜绝溺爱,还是摒弃部分溺爱?孩子的哪些表现不可以溺爱,哪些表现又可以溺爱?当我成为母亲,我发现,对自己十月怀胎的孩子,不溺爱,简直不可能!我并不认为我的孩子完美无缺,恰恰相反,我发现了她许多弱点:胆小、怕人、隐忍。有一次,小亦池缠着我不停地和她玩一个游戏,由于我实在有事,就不耐烦地横了她一眼。立刻,她既不吭声也不哭闹,怏怏离开,钻进  相似文献   

8.
季雨 《山东教育》2004,(9):45-45
有一次,我在班上看各种幼儿杂志.发现《幼教园地》中“家庭教育”专栏很有特色。例如:“如何教育孩子艰苦奋斗”、“溺爱孩子的害处”等这些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心想:为什么不把这些文章拿给老公公看呢?我便借了几期《幼教园地》给老公公看。老公公看后连声说:“这些文章太好了,它告诉人们如果真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身心健康着想,不能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把孩子溺爱坏了。要用我们老人的苦难童年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9.
教育好任性的孩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任性住往发生在家里,对象多为父母。在幼儿园里,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任性的儿童。幼儿为什么会出现任性呢?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①对孩子过分溺爱。有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无论什么事都由着孩子的性子去做。②对孩子管束过严。孩子的任性,常常反映了他们对父母严厉管束的不满。③对孩子的态度不当。有的父母对  相似文献   

10.
我自认为不是那种溺爱孩子的妈妈。看着已经13岁,青春勃发,亭亭玉立的女儿,我深感女儿如此懒下去的危害性。我想,该想个什么辙来治治她的懒病呢?绞尽脑汁后,我突然计上心来:我何不也做个“懒”妈妈,以懒治懒呢?  相似文献   

11.
<正>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品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少家长忽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一味溺爱,使孩子过分依赖家长,导致孩子独立性差、适应性差、害怕孤独等状况。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一、在行动中积累自信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热爱劳动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年来,由于享乐主义思想的抬头和过分溺爱孩子,不少家长不注意让孩子劳动,“小懒虫”越来越多。这种状况是不利于儿童成长和民族振兴的。为此,必须注意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怎佯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上一直在呼吁不要溺爱孩子。其实,哪个父母也不想溺爱孩子,都想让孩子拥有坚强的品质和勇敢果断的办事能力。至于溺爱孩子,那也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孩子,才算是不溺爱孩子。  相似文献   

14.
问:我的孩子依赖大人,一时离开大人的照料就寸步难行;在伙伴中,行为不大胆,畏畏缩缩,很难“入群”。请问,如何改变孩子的这种性格弱点呢?答: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会生活,把握自己。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软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一切事情,完  相似文献   

15.
我的儿子明明快7岁了,已经上小学了,可还总是离不开他妈妈,玩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都要妈妈陪着。平时,只要妈妈在,他就寸步不离地缠着妈妈,明明对妈妈的依赖远远超过和他同龄的孩子。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重庆读者朱月孩子在儿童期是敏感性和依赖性最强的时期,如果妈妈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就会造成孩子的恋母心理。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曾提出男孩的“恋母情结”,即男孩对妈妈的爱超过了一般的母子感情,带着某种占有欲。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孩子往往是由妈妈的“感情私有”造成的。这些妈妈希望孩子只爱她一个人,只对妈妈一个…  相似文献   

16.
张燕 《母婴世界》2010,(9):44-45
求助人小明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与四个老人经常起冲突。老人们溺爱孩子,怎么说都不听。比如孩子摔了,如果我在,他会看看我的反应,我没反应他就自己爬起来。如果有老人在,他一定赖在地上大哭不肯起来,直到老人把他抱起来,用各种好东西哄他。上个月把孩子放在我妈家的时间比较多,接回来后,明显感觉孩子变娇气了。我该怎么跟老人沟通呢?  相似文献   

17.
如果被包办、被溺爱成为一种习惯,遇到困难挑战就逃避成为一种常态,何以期望学生走出一条踏实而宽广的路呢?孩子逃回家和送孩子上大学,看起来都是小事,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意志品质的锻炼靠的就是一点点的积累。如果听之任之,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  相似文献   

18.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给自己快乐的理由,是发自内心对于万事、万物感激之情。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情怀,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经过三年的课题实践,我们认为:一、强化感恩教育的责任心与紧迫感从教二十多年,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现在的孩子对人对事缺少宽容和感恩,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孩子的温室。在家里,孩子是  相似文献   

19.
父母爱孩子,乃人之常情。可是,爱孩子要讲究方法。不然,就会走进溺爱的误区。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数年来的耳闻目睹和教育实践,不能不让我为一些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方法感到忧虑!在此,笔者想结合几例实事同为人父母者进行商榷:究竟应该怎样爱孩子?怎样做才不至于走进溺爱的误区? 有这样一位母亲,一天下午孩子离园后,我和她6岁的儿子正在  相似文献   

20.
董书羽 《山东教育》2013,(Z3):102-103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体会,家里的孩子刚上小班似乎比以前更容易生病了。刚入园的孩子离开了家长一对一甚至是几对一的细心照顾和呵护,来到一个大集体中,虽然老师活动时注意活动量、提醒随时穿脱衣服,但也难免有照顾不周和疏忽的地方。那么如何让孩子少生病呢?指导家长为孩子合理穿衣,科学育儿是首要因素祖辈老人对孩子较溺爱,保护过度,往往会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