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乡土资源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乡土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成为教学实践中的一大亮点,在这几年的台州市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中都涉及台州的乡土资源。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乡土资源就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它不仅有助于师生更多地了解乡土知识,体会家乡的可爱,感受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2.
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搞好社会课教学,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  相似文献   

3.
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结合身边的地理现象进行培养,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使学生拓宽眼界,增长见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爱护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相似文献   

4.
吴卫平 《考试周刊》2011,(32):170-170
把乡土地理知识结合到地理教学的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此外,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有一种亲近感,提高对地理课的兴趣,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后,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变成将来参加家乡建设的基本技能。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显文 《甘肃教育》2013,(20):64-64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学生来说,由于接触大山外的世界很少.语文能力的训练环境也比较落后,课外阅读量少,学生知识面窄,写作确是苦事一桩。故写来写去,作文能力非但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反而越写越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所以,应该有意识地从培养学生乡土情感的角度出发,激发他们关注家乡一草一木.了解家乡的人情风俗,引导学生以写作的形式展示家乡,抒发情感,从而达到作文内容具体.言之有情。  相似文献   

6.
正"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以"善用知识技能,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学习生活"为德育实践活动中心内容,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提升自我"为活动宗旨,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德育思想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感受祖国、家乡发生的日新月异变化,激发其为中华之振兴而学习的动力。一、"寻根溯源,感受辉煌,挚爱家乡"主题系列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热爱家乡是对家乡的一种深厚情感,这种情感是热爱祖国的基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引导学生从爱家乡之情,升华到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党的热爱之情,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热爱家乡首先必须了解家乡。我校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从拓宽德育空间入手,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对家乡的自豪感转变为自身的责任感。1.结合农村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劳动体验教育。体验教育伴随着少年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机会竞争.许多学生会根据学校的安排以及家乡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专业优势、技能特长和成长成才需要,利用假期进行专业实习.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期借此来提升就业能力.寻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是.很多学生的实习实际上仅仅停留在”实习做事”本身上.不能有效地利用难得的机会强化自己的就业能力.因此.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明确就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并付诸行动,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注:2011年谢枫老师于江西省南昌市参加全国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优质课评选活动,并获一等奖。以下是她执教这节课的教学实录。学情分析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学生教职员工的孩子,家庭教育不错。二年级的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虽然没有深刻的感知,但对"南昌是一座英雄城"感受颇深。虽然家乡的风景名胜,但他们对风景名胜的传说故事,尤其是家乡的民间艺术、歌舞,了解甚少。因此,教师要把功夫  相似文献   

10.
郭玉琴 《考试周刊》2013,(68):126-126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而家乡(社区)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进行此领域课型的研究,可以引领学生在了解家乡、做家乡小主人的过程中,促进爱心、责任心及综合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是美术课改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努力挖掘乡土美术文化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学生通过了解家乡古建筑文化,做一回小导游,做一道家乡美食,学一招家乡花鼓等活动,切身感知乡土文化,提高审美情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的:1.以了解“张之洞在武汉的建设成就”为例,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延伸,引导学生客观地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深入挖掘武汉地方特色化,培养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个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总体构思】本次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调查走访、资料查阅、资料运用等,使学生对家乡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旅游景点、家乡名人、家乡特产、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决心。在此同时,培养学生资料的搜集处理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化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化学与人类的生命活动、生产、生活、工业、农业、国防、高新科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使下一代乃至下几代人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全面提高公民素养.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呢?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悟语言的能力、自学探究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6.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七册的教学内容。 活动一 猜一猜,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营造学习氛围) 师:同学们,家乡是每个人一生中特别眷恋牵挂的地方,我们的家乡在哪儿呢?这里有一首儿歌(多媒体呈现字幕:中国有个洞庭湖.它把两省分清楚。湖的南部是湖南.北部省名叫什么?),请大家猜一猜是哪个省。  相似文献   

17.
案例教学法指借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但目前常规案例教学中存在案例教学资源匮乏、案例教学情感不足、案例教学方法简单等问题。社会实践案例教学法通过社会实践调研、课堂案例分析、课后案例编写等方式.实现由传统从课本与教材中选用案例的学习模式到采用学生亲自实践调研收集案例的方式.使学生从常规案例教学单项能力的训练.扩展到全面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将来的就业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孩子与大社会亲密接触,学习生活中的"活"知识,近年来,我们践行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重要思想,开展"生活课堂"研究,组织学生走入社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文以"走进家乡名企"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围绕活动背景、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社会三年级 (下册 )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指导教师 :中山区向阳小学 唐淑玲中山区教师学校 冯桂卿教学目标 :1 .态度 :知道四通八达的交通将家乡与外界联系起来 ,体会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2 .能力 :学会认识和使用交通图。3.知识 :了解家乡的交通状况。教学准备 :1 .家乡交通图。2 .学生收集的与家乡交通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 :1 .介绍出行经验 :师 :同学们 ,你们有过到外地探亲、旅游的经历吗 ?生 :(绝大多数同学 )有。师 :谁能说说你去的是什么地方 ?是怎样去的 ?生 :( 1 )我姥姥家在沈阳 ,我去过沈阳 ,…  相似文献   

20.
王雅娟 《教学随笔》2007,(11):36-37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在小学高年级开展环境教育,使学生能深刻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从而产生持久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主动参与到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中来,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开放式教学策略,使学生感受真实生活中的环境危机,在活动中形成绿色消费理念、获得绿色生产方式经验,从而共创绿色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