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侯向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4):599-600
通过对国内外几种生物类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的分析,发现文献格式简约化可能将是一种发展趋势。同时推荐了一种简化的文献格式。 相似文献
2.
国际著名期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种国际著名大农学类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制类型、整体排列风格、出版年、著者、题名项、卷期项的著录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4.
参考文献中中文期刊的著录,应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既要方便国内读者需要,也要兼顾对外交流的需要.介绍了《无机材料学报》参考文献中中文期刊的著录格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国内外学术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情况.本课题组从三种国外权威的医学期刊(The Lancet,JAMA.N Engl J Med)入手.统计了同一时段(1996年1~3月)的各期.将其文后参考文献的情况逐一录入计算机.进行特殊项目的百分率统计、年限统计。结果,三种期刊的篇均引文教分别为7.3,15.3和14.4;引文年限统计为60%左右的引文为近5年的.但引文最久的可以达100多年。引文中期刊的比例达83.8%~89.3%。约有1%的引文为会议资料性的。引文语种中,英语占99%以上。期刊自引为8. 相似文献
6.
赵秋民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423-425
对200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所包括的5种儿科类杂志论文文后英文参考文献的著录质量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5种杂志论文文后的英文参考文著录存在较严重的问题。提示文后英文参考文献的著录应引起广大同仁和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全国125种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表中书和期刊的著录格式,按照GB 7714规定著录的计55种,占44%,按GB/T 3179-92参考件示例规则著录的只发现10种,仅占8%。若将标点符号的规范著录也考虑的话,绝大多数期刊的参考文献著录是不规范的。列举了各类不规范形式,分析了不规范原因,提出规范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不同科技期刊对技术标准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内容不尽一致,可列出10种不同的著录实例。其原因一是对国标和规范的执行不到位;二是《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 1-2006)的规定不一致,且有关规定不便于执行。建议:加强对执行国标与规范的宣传,认真执行国标与规范,适时修订国标与规范。 相似文献
9.
结合5种免疫学核心期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项核查的结果,阐述了错误率高的参考文献给期刊影响因子和检索信息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错误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11.
张建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0):1072-1075
【目的】了解目前编辑出版类期刊假冒或论文代发网站情况,并对解决此问题提出建议,以期对作者、期刊和政府相关部门有所帮助。【方法】 通过“百度”网站,对国内的11种编辑出版类期刊进行查询。【结果】 查询的11种编辑出版类期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期刊假冒或论文代发现象。【结论】 期刊假冒网站和论文代发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扰乱了期刊行业的秩序,需要迫切解决。在现阶段建议除了作者警惕、期刊维权和市场自律外,更应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医学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丰富相关理论成果;着眼提升中国医学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遵循“总结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基本特征—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与方案”的逻辑思路;对我国医学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可行性进行分析。 【结果】 明确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对目前存在的出版管理理念落后和对编辑出版辩证关系认识模糊等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从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加强编辑管理、加强出版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升办刊水平。 【结论】 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建设走向世界一流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高质量发展科技期刊对夯实国家科技与文化基础以及科技强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医学科技期刊要优化出版管理机制;与国际先进办刊理念接轨;以人为本、守正创新;从而提升服务国家大健康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语义出版中编辑活动变化的预测,旨在使传统科技期刊编辑了解行业趋势,把握努力方向。【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并结合成功案例,在研究当前中国科技期刊语义出版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探讨编辑活动变化趋势。【结果】 出版信息平台呈现智能化,数字出版市场服务由“推”转变为“拉”,中国科技期刊将以学科为基础聚类。其发展会对编辑活动产生较大影响:需要进行期刊信息的语义处理,分析作者(读者)“偏好库”,加强与用户的互动,结合全媒体技术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等。【结论】 语义出版对科技期刊编辑活动的效率和专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编校、数字出版平台的操作使用外,也会有新的工作内容出现。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有必要认识其发展趋势,从而在各个方面进行逐步调整。 相似文献
14.
沈秀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7):635-640
【目的】 了解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 访问国内三大数据库、期刊门户网站、期刊公众号和期刊APP,调查2014—2015年9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结果】 网络数据库仍然是最普遍、实现程度最高的数字出版形式;调查的期刊中,78%的期刊建立了独立的门户网站,但是网站数字出版与传播功能仍有待提升;78%的期刊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但是存在栏目设置和推送内容雷同,关注度不高等问题。【结论】 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的数字出版程度有待加深,个性化特点有待加强。期刊发展要走差异化、数字化集群之路,要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朱大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3):251-256
【目的】 为科技编辑出版中的参考文献引用、引文内容鉴审、引用格式规范化,以及科技期刊引文分析和学术评价提供整体性的思维框架和理论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科学引证的概念,提出由科学论著、参考文献和引文内容三要素构成的科学引证概念模型。【结果】 根据科学引证概念模型,从科技编辑视角,系统分析了科学论著、参考文献与引文内容的相互作用关系。【结论】 科学引证概念模型分析发现了科技编辑出版和引文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得到若干有益的启示,启发值得引起重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1989—1999年中文引文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1989-1999年间引文研究论文的来源、作者、年代、研究主题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10年来引文研究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17.
丁明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8):856-861
【目的】分析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对文字复制比后检测的影响,提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编辑出版工作的有效措施。【方法】 研究相关文献及2014年度CSSCI 15种新闻学与出版学期刊,对已发表论文的寄送方式、寄送时差及其对后检测中文字复制比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文稿的寄收日期、寄送方式对后检测中文字复制率有影响,引证时间未予揭示、引证文献使用不当、引证内容难以核查可能造成文字复制比增高或误判。【结论】 创造性地标识收稿日期,清晰地呈现引证印迹,适当地提供引证样件,有助于检测时确定文字复制的时间终点和准确核对引证内容,为评判合理引证与学术不端扫除障碍,提高编辑出版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薛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6):603-605
【目的】提醒编辑在工作中不要盲目依靠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建议技术人员要针对问题完善软件的应用。【方法】简单阐述NoteFirst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价值,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并提出使用建议。【结果】NoteFirst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大大提高了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稿件的编校质量,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或检索数据库自身存在的差错,批注提示经验证正确的编校报告有时会出现与原题录相左、作者姓名表达错误等问题。【结论】 NoteFirst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为编辑提供了方便,针对系统缺陷,软件开发人员应进一步完善系统,编辑需要对软件编校结果严格把关,使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规范且内容正确,以提高论文水平和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向谊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1):1134-1139
[目的]探讨提高中国编辑出版类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可行性和措施。[方法]调研中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基本情况和产生国际影响力期刊的特征,调研SSCI编辑出版类期刊现状和中国作者发表文章情况。[结果]中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不高,但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提高国际影响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国际化意识、为文章增添国际化信息、出版中英文双语或英语期刊、加强网站和数据库建设、争取被检索机构收录等;还可通过明确自身定位推动中国STM出版格局的完善,借助学术力量加强国际交流,提高编辑素质,在中国编辑\"走出去\"的同时将国际同行\"引进来\"。[结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编辑出版类学术期刊是可行的,而且对促进中国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